隨著民主黨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蒂姆·沃爾茲(Tim Walz)的民調持續走低,沃爾茲週二在加州舉行的一場籌款活動中表示,應該廢除美國的選舉團制度,改用全國普選。
哈里斯競選團隊則迅速進行了澄清,否認他們有廢除選舉團制度的計劃。在一份宣告中,哈里斯團隊強調:“沃爾茲州長認為選舉團中的每一張選票都很重要,他正在全國範圍內努力為哈里斯和沃爾茲的組合贏得選民支援。”
事實上,這位明尼蘇達州州長長期以來一直支援廢除選舉團制度。去年,他曾在州長任期內簽署了一項法案,旨在推動全國普選制度的實施。這一法案旨在透過將每一張選票的分量相等化,消除選舉人票帶來的地區不平衡,並確保全國普選中得票最多的候選人當選總統。
沃爾茲的主張得到了許多民主黨人的支援,他們對選舉團制度的有效性表示質疑,認為其無法充分反映全國選民的真實意願。在過去八次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有七次贏得了普選,但在其中兩次卻因未能獲得足夠的選舉人票而失去了白宮。這種情況加劇了民主黨對選舉團制度的不滿,促使黨內一些人呼籲進行選舉改革。
事實上,使用選舉團制度進行選舉,是美國建國先賢的一大創舉!眾所周知,簡單使用多數人票數,它的結局往往就是“多數人暴政”,美國是一個橫跨6個時區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徵,為了“求同存異”,建國先賢使用了選舉團制度,並將其作為憲法的形式固定下來。
現行選舉團制度的核心在於每個州根據其在國會中的代表人數分配選舉人票,總計538張。候選人必須贏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才能入主白宮。大多數州採用“贏者通吃”的規則,獲勝者將獲得該州所有選舉人票。這意味著雖然一名候選人在全國普選中得票最多,但如果未能在關鍵“搖擺州”取得勝利,仍可能無法當選。2016年希拉里就是吃了這樣的“虧”,看似不公平,但對於人數較少的州來說,這又是公平的,只有這樣小州才不會被大州綁架。
如今,沃爾茲試圖改變選舉團制度,也就是要修改憲法!
隨著總統大選日益臨近,沃爾茲的言論無疑將繼續成為競選辯論的熱點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