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春節馬上就要來了,大家是不是既期待和孩子共度歡樂時光,又隱隱擔憂這漫長假期不好 “對付”

?
畢竟在寒假裡,走親訪友、家庭聚會等活動比較多,生活節奏與平時大不相同,孩子們日常學習計劃也會被打亂。
而且,走親訪友的時候,孩子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過度依賴電子裝置。
讓孩子完全不看電子裝置確實很難,但想讓他們不沉迷遊戲,其實還是有辦法的——
從我和身邊小夥伴的經驗來看,好的紀錄片,“魅力值”絲毫不輸前者。
就拿學科類紀錄片來說,不僅取材豐富,還能巧妙呼應課堂知識,將書本上的文字化作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畫面,激發孩子內心深處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嚮往。
今天,我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份精心挑選的央視紀錄片片單,希望能為孩子帶去更多收穫。
其中,有的是我推薦過好幾次的“老朋友”;
有的則是剛剛出爐的全新力作,帶有濃郁的時代氣息,用鏡頭捕捉著世界的瞬息萬變。
每一部都是口碑之作,絕大多數豆瓣評分都在9分以上,乾貨多、趣味足,可以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學知識、長見識、開眼界,值得N刷。
接下來,我會按照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理化生等類別,逐一給大家介紹下。

①《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
時長:11集,每集90分鐘
豆瓣評分:8.8

文海浩瀚,我們該如何帶領孩子走進千百年前古人的文章,瞭解他們的人生軌跡,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呢?
央視推出的這部《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就可以幫到我們。
不同於以往嚴肅古樸的紀錄片,它的定位更加活潑新穎,可謂是玩出了新花樣。
舞美陳設恢弘大氣、中老戲骨同臺飈戲,真實生動地還原了八位宗師的生活場景,可以讓孩子輕鬆地走進主人公的世界。

知識點非常密集,孩子每看完一集,都可以收穫到文學、歷史、政治、生活等相關方面的諸多知識。




②《定風波》
時長:5集,每集50分鐘
豆瓣評分:9.0

片如其名,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正是蘇軾平定風波的一生。
年少成名卻陷入黨羽之爭,東山再起卻主動請辭,再回朝堂又被一貶再貶。
三起三落之間,他沒有被風雨擊倒,反而磨礪出了一顆不羈而豁達的心。


愛吃、愛玩、愛交友、愛書法、愛寫文,說他是“斜槓青年”也毫不為過~

林語堂先生曾說: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若孩子能在汲取文學知識的同時,學得東坡先生的幾分樂觀與灑脫,一生都將受益無窮。

③《“字”從遇見你》(共二季)
時長:50集,每集5分鐘
豆瓣評分:9.0

一說到學漢字,許多孩子都覺得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
但其實,在那個自成體系、盤根交錯,又井然有序、悠然自得的文字世界裡,不僅有先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懷,更蘊藏著他們無窮的智慧和哲學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語文學習一定要從漢字開始的原因。
《“字”從遇見你》,將每個漢字的字形、由來,以及背後的文化發展,以小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

知道了這些漢字背後的故事,孩子再讀、再寫時,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④《書簡閱中國》
時長:6集,每集50分鐘
豆瓣評分:9.1

這部《書簡閱中國》,一共收集了30封古人的書信。
分別詮釋了親情、友情、愛情、家風、家國等不同主題,並由演員進行場景演繹,再現當時境況。

其中,包括許多歷史典故背後的名人書信,也講到不少普通小人物之間感人肺腑的書信往來。

透過文采斐然、情真意切的文字,孩子們可以體會千百年前古人們的喜怒哀樂與社會百態,也能感受到書信文體的歷久彌新與獨特魅力。
如此一來,再去學寫書信體作文時,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⑤《跟著書本去旅行》
時長:500+集,每集18-20分鐘
豆瓣評分:8.7

這是一檔由央視十套科教頻道打造的體驗式文化教育節目。
它以中小學課本或經典名家名篇為線索,帶孩子來到相關實景,瞻覽古蹟風貌、觸控歷史文化,瞭解文史中的科學。
比如,在“尋訪周口店——石與火之歌”一期,孩子們就走進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親身體驗了智人在工具製作和使用上的勇敢嘗試。

這幾年大火的旅遊城市,也都曾出現在節目中,或滿目青翠,或香氣濃郁,讓人那以忘懷。
新疆吐魯番▽

東北凍梨▽

雖然每集只有20分鐘左右,卻能帶孩子從扁平的紙張裡,走入立體的寰宇中,以好奇的天性發現——
書本從來不是死物,學習從來不是任務,而是認識世界、傳承文明的強大助力。

⑥《鮮生史》(共二季)
時長:20集,單集15-25分鐘
豆瓣8.7

這部紀錄片妙就妙在,將魯迅、蘇軾、白居易、李漁、汪曾祺等文學大家,與美食聯絡在一起。
比如,魯迅就特別愛吃點心。
包括糖餌、檸檬糖、甘蔗糖、柚子糖、叮叮糖、葡萄乾、羊羹、蛋糕、薩其馬……

哪怕長滿蛀牙、疼痛難耐,也不肯放棄。
他還經常在日記和小說中,提及家鄉的醉蝦、大閘蟹、糟魚、燻魚、魚圓等。
甚至專門用一大段文字,生動描繪了大閘蟹的吃法……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部紀錄片,那就像這位網友所點評的——
“既講鮮生,也講先生,太有意思了”!

①《被數學選中的人》
時長:4集,每集24分鐘
豆瓣評分:7.7

顧名思義,這部紀錄片就是藉由那些數學“大牛”之口,為孩子們講述——
數學是如何誕生的?

如何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

歷代著名數學家有哪些趣味軼事,他們筆下的《九章算術》《幾何原本》等著作講了些什麼?

以及從普通人的角度,回答了那些讓我們及孩子們,都曾困惑不已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

一直以來,很多同學都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孩子喜歡上數學?
或許,這部紀錄片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就像朱中海老師說的,“你不把數學背後的歷史、文化講給學生聽,他怎麼能對數學感興趣呢?”

②《華羅庚》
時長:8集,每集3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華羅庚,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但很少有人知道,因為家庭貧困拿不出學費,他連職業學校沒讀完就輟學了。
因此,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這部紀錄片,講的正是他從窮苦店員,透過勤奮自學、逆天改命,走上數學研究的傳奇歷程。

孩子們看完之後,不僅可以領略大師風采,更能感受到數學這門基礎學科的趣味與魅力。

①《重返三星堆》
時長:5集,每集2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這又是一部如同時光機的紀錄片,可以帶孩子們“穿越”回神秘的三星堆時代。
變身後的他們,將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建造家園、鑄造神蹟,盡情書寫屬於他們的故事。


除了“復活”三千年前的都市,影片還將鏡頭對準了考古發掘和文物修復的現場。
不懈探索的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拂去歷史塵埃,精準還原出文物的莊重與華麗。


隨著一件件寶物得以重見天日,三星堆背後的謎團也將逐一解開:
讓馬牧河穿城而過的三星堆古城為何能逃過洪災?
他們的社會結構和神權體系是怎樣的?
璀璨的三星堆文明為何突然消逝?
②《何以中國》
時長:8集,每集52分鐘
豆瓣評分:9.1

建議不在北京(或是約不到參觀名額)的同學,一定要把這部紀錄片列進孩子的寒假待看列表。
比起走馬觀花逛博物館,這部紀錄片能更巧妙地引導孩子“透物見人”,看到博物館裡看不到的古代中國。
它以無數考古一線出土的文物為基礎,還原出千年之前人們的形象與生活,展現了泱泱中華文明形成、延續、發展,最後成為如今獨特文明的全過程。

無論劇情還是文字,主創團隊都極盡巧思。


透過這部紀錄片,孩子們可以從客觀的考古視角認識中國,跨越歷史長河,感受這片土地的文化淵源與歷史脈絡,也感受到中華文化與自己的緊密聯絡。
③《畫裡有話》
時長:5集,每集5分鐘
豆瓣評分:8.8

看到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可能有同學會問:國畫作品離生活那麼遠,不懂美術的人能看懂嗎?孩子們不會覺得枯燥嗎?
別擔心,製作團隊早就考慮到了這些問題。
他們透過3D建模技術,讓一幅幅作品化身為飄逸靈動、妙趣橫生的水墨動畫。

為的,就是讓孩子們看得懂,還能看得津津有味。
有了這些指引,即便是不懂藝術的“門外漢”,也能透過這部紀錄片,對中國美術、對國畫藝術有所感悟,並在欣賞畫的過程中,觸控唐、宋、清時期的歷史故事和市井生活。

④《典籍裡的中國》(共二季)
時長:21集,每集90分鐘
豆瓣評分:8.7~9.2

這個節目,由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和中國國家話劇院,強強聯手打造而成。
它的創作陣容堪稱“王炸級”——
藝術總監田沁鑫,是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總編劇張昆鵬,在《經典詠流傳》等節目中擔任過總撰稿;舞臺劇導演林熙越,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知名導演。

主演方面,除了央視名嘴撒貝南,還有多位來自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老戲骨和實力派演員。

此外,節目還會請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典籍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現場品讀。

呈現形式上,也堪稱腦洞大開、博採眾長。
它將整個節目一分為二,前20分鐘主要以“現代空間”為背景,由歷史文化方面的專家老師帶領大家品讀典籍;
後60分鐘則以“歷史空間”為背景,讓觀眾跟隨撒貝南穿越時空、對話先賢。

透過這種沉浸式的戲劇演繹,原本枯燥乏味、厚重難懂的文化典籍,也會變得愉悅可親。
讓孩子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更從前人的智慧和心血中,收穫滿滿的感動和力量。
⑤《如果國寶會說話》(共四季)
時長:100集,每集5分鐘
豆瓣評分:9.0~9.5

這是一部短小精悍的紀錄片,從視覺到文案,都能給孩子帶來美的震撼。

尤其文案,既富有詩意,又不乏俏皮。
讓我們在寥寥數語之間,就能瞭解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瞭解它們自身的美感和趣味。

喜歡的孩子們,可以直接來摘抄一波~
⑥《河西走廊》
時長:10集,每集50分鐘
豆瓣評分:9.7





⑦《中國通史》
時長:100集,每集45分鐘
豆瓣評分:9.2

如果只能給孩子推薦一部歷史紀錄片,那麼毫無疑問,必須是這部《中國通史》。
要知道,它可是由廣電總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監製指導,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撰稿,邀請國內多家重點大學、專業機構的研究人員參與創作,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

更何況,《中國通史》還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部歷史專題片——
它以歷代治亂興衰的歷史教訓、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及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為主線,前所未有地、非常完整地描繪了中國境內從遠古人類起源到清朝滅亡的宏大歷史場景。

大家可以先幫孩子把資源存好,等有時間了或有需要了,再隨時翻出來看一兩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相信這樣一步步積累下去,孩子們的歷史素養,會有質的飛躍。

①《黃河之歌》
時長:6集,每集50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黃河究竟是什麼樣子?
對孩子們來說,它是課本插畫中奔騰洶湧的黃色巨龍,氣勢磅礴,一瀉千里;也是詩詞裡 “黃河之水天上來” 的豪邁存在,充滿了無盡的浪漫與雄渾。
真實的它,是否真的壯闊如此?這部影片給出了生動的答案。

從西到東,流經平原、沙漠,穿越高山、峽谷,貫通九大省區的黃河,滋養著古樸的村落,也孕育了繁華的都市。

而它不僅是風景奇絕的自然之河,更是靜水流淌的歷史之河、亙古綿長的精神之河。
歲月更迭,它見證了朝代的更迭、文明的興衰,也記錄下無數中華兒女的壯志豪情。
透過沙畫演繹的種種場景,孩子們將開啟通往歷史的大門,聆聽他們的故事。
孩子們會發現,原來司馬遷、文成公主、玄奘等歷史人物都曾看過這條河流,李白、王之渙、王維等文人墨客都曾吟誦過它的浪濤。

孩子們也會明白,中華兒女從未停止抗爭,正如黃河晝夜不停,奔騰不息。

希望孩子們看罷影片,會對祖國山河更加熱愛,也能更加了解歷史,從古人的智慧和勇氣中汲取到無盡的力量。
②《大東北》
時長:10集,每集3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這部影片,曾無數次衝上熱搜,被許多觀眾直呼“硬核又感動”。

它所刻畫的大東北,宛如一首激昂澎湃的交響曲,奏響在中國大地的北部。
從大小興安嶺的茫茫森林到沃野千里的三江平原,未經雕琢的恢弘之景,是雄渾的低音,訴說著黑土地的滄桑與堅韌。

從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北大荒集團農場,到身披綠衣的科爾沁沙地,人與自然共生的美好故事,是舒緩的和絃,給人心靈的慰藉。


美景壯麗如畫、故事溫暖似火,全都透著濃濃的東北味兒、東北情,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計劃去(或已經去過)東北的娃,還不快把它安排上~
③《大地之上》
時長:6集,每集50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這是一部涵蓋超多中學地理考點的紀錄片。

為了探尋何以中國,主創團隊遍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走近高原山脈、沙漠綠洲、江河湖泊、草木叢林、蔚藍汪洋、城市高樓。

他們以自然地貌為主線,結合人文歷史,系統講述了中國人與腳下土地的的關係——
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徵,塑造出迥異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態,我們和大地山川對話、角力,不僅創造了多彩的文明,還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生存史詩。

為了讓孩子能看得懂,《大地之上》可謂下足了功夫,既有重量級專家助力講解,也有趣味動畫穿插其中,一口氣看幾集也不會覺得累。

④《航拍中國》(共四季)
時長:34集,每集50分鐘
豆瓣評分:7.9~9.1

它是中國有史以來航拍規模最大的紀錄片,展現了34個省級行政區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自然和現代景觀。
堪稱孩子認識祖國、學習地理及人文知識的絕佳教材。
無時無刻不在奔騰、流淌的新疆▽

深邃神秘的西北大地▽

更重要的是,創作團還將自己對祖國河山的無限眷戀,融入到優美的解說文案中。
讓孩子們在感受視覺震撼的同時,也學會用文字來描繪自然景觀、用文字來抒發情感。
⑤《遇見最極致的中國》
時長:7集,每集25分鐘
豆瓣評分:9.1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
境內有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也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
而《遇見最極致的中國》,就將鏡頭對準了這些地方。
從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到全球最大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一路帶領孩子們,深入各種極致地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生命的神奇壯美~

⑥《中國溼地》
時長:15集,每集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雖然這是一部每集只有5分鐘的微紀錄片,卻足以稱“大”。
從盤錦遼河口到黃河三角洲,再到呼倫湖,它以上天入地的極致影像,展現了中國溼地晨昏四季。

看過這部影片,溼地將不再是孩子只能在地裡課本上看到的一個名詞。
它們會具象為一幀幀動人風景,煥發出蓬勃生機、映照出無限希望。

⑦《蔚藍之境》
時長:6集,每集45分鐘
豆瓣評分:9.0

這是首部全景式展示我國海洋風貌的紀錄片,也是國內現在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內容最全的一次海洋拍攝行動。
共有6集,從季節、潮流、濱海溼地、海島、海灣、生存挑戰6個角度,講述了中國本土的海洋故事。

看過的人都驚訝於《蔚藍之境》的高水準製作:

終於,那片神秘壯闊、令人嚮往的蔚藍之境,就這樣出現了我們面前。

⑧《第三極》
時長:6集,每集46分鐘
豆瓣評分:9.4

這是中國首部採用4K技術攝製的高畫質紀錄片,用近40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青藏高原之美。
皚皚雪山、青青牧草、灰黃土地,哪怕沒有定格特寫,也能美得讓人難忘。

生活在這片土地的藏民,無論留在鄉村還是去往城市,始終心懷善念,詮釋著人性之美。
把家園讓給“掠奪者”——猴子▽

救助黑頸鶴▽

透過這部紀錄片,孩子們將看到一個真實的西藏,看到這裡的人們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正如導演曾海若所說:
“我沒打算拍成解密的片子,藏民原本的生活什麼樣,就拍什麼樣。”


①《5億年,岩石裡的生命奇蹟》
時長:15集,每集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不同於其他影片,這部片子將目光聚焦於中國境內的古生物化石。
它透過現代先進的復原手段,將這些化石 “起死回生”,虛實結合,格外精彩。


跟隨這些神奇動物的腳步,孩子將去往茂密的森林、廣袤的平原、熾熱的火山、奔騰的河流,“沉浸式”體驗它們的生活。

最精彩的莫過於恐龍世界,各種“高手”輪番上場,各種炫酷“技能”頻頻亮相,精彩程度不亞於一部大電影。

同樣值得點讚的還有這部紀錄片的科學性,因為依託中國科學院的專業研究成果製作而成,所以它為孩子們呈現的是最前沿、最準確的恐龍知識。
有了它,小小動物迷們準能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不要太省媽~

②《國家公園·小小世界》
時長:5集,每集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提到國家公園,我們想到的可能是美國的黃石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
其實,我們中國人早就有了自己的國家公園。它們水土豐沃,為數百種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之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狐,小臉“最方”是藏狐。
雖然長相有些呆萌,它們卻有好技藝傍身,抓得住鼠兔,嚇得走餓狼。

當時間來到秋季,松塔,便成了花栗鼠的全部世界。
在東北虎豹公園,這些小傢伙們為儲存過冬食物拼盡了全力,能打包絕不堂食。

還有金絲猴、鷹嘴龜、大熊貓,也都會在這部紀錄片中“亮相”,個個憨態可掬、可愛爆表,小朋友很難不喜歡。


③《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動物在中國》
時長:5集,每集50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這是一部“國際範兒十足”的、生猛的國產自然紀錄片。
將五種中國國寶級珍稀野生動物與它們生活的“秘境”,透過一個個故事,徐徐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雲南大象奇遊記》裡,雲南象群與人類意外相遇;

《雪豹的冰封王國》裡,雪豹媽媽面臨著育兒難題;

《東北虎的秘密領地》裡,東北虎與棕熊狹路相逢;

《藏羚羊:神秘的遷徙》裡,說明了雌性羚羊偉大遷徙的原因;

《金絲猴王國:勇者的世界》裡,還有金絲猴家庭的“喜怒哀樂”……

共生夥伴、對手天敵……動物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
“故事化”的敘事表達,明晃晃地告訴所有人:“大自然才是講故事的好手!”
④《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時長:10集,每集50分鐘
豆瓣評分:8.5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部植物紀錄片。
200多位主創在3年時間內,遍訪國內外100多個地區,最終凝聚成了這10集內容。
我國約有三萬多種植物,數量位居世界第三,片中展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1科、28種植物。

從高原到荒漠,從雨林到草原,還有那些平日裡沒聽說過的神奇植物,全都會在影片中亮相。就連很多植物界學者都表示:太好看了!
⑤《凌雲壯志》
時長:5集,每集50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這部影片,用珍貴的影像資料,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突破時期,科學家們報國的故事娓娓道來。
百廢待興的年代,胸懷壯志的他們毅然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踏上歸國征程。

在那片荒蕪的科研土地上,他們從零開始,白手起家,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一點點搭建起中國核事業的大廈。


錢三強、彭桓武、鄧稼先、朱光亞、錢學森……他們,以及無數和他們一樣的科學家們,將苦難寫成歌,支撐起了國家崛起的希望。


他們的勇氣與擔當,是鐫刻在歷史豐碑上的不朽篇章,值得每個孩子用心去研讀。
⑥《超級巴斯德》
時長:6集,每集2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毫不誇張地說,人類死亡率降低的一大部分榮譽,都應歸於巴斯德。

他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他在戰勝狂犬病、霍亂、炭疽病等方面都取得了傑出成果……
不過,如果大家覺得這部紀錄片僅僅是巴斯德的個人傳記,那就錯了。
比起“主角”,巴斯德更像是本片的“主持人”。

整部紀錄片以巴斯德為線索,串聯起了與生物學相關的多個學科——比如古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生物醫學……
同時,還有更多生物學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在巴斯德的“帶領”下,你方唱罷我登場,一起向觀眾展現生物學無與倫比的魅力。

⑦《我的牛頓教練》
時長:6集,每集25分鐘
豆瓣評分:9.1

博爾特為什麼跑得快?
舉重運動員會被槓鈴壓矮嗎?
羽毛球怎麼變成全世界運動最快的球……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科學家牛頓會從物理學角度出發,為孩子們逐一講解這些問題的答案。

30多種體育專案背後的物理原理,變幻成生動有趣的畫面、幽默風趣的文案,每一集都知識量爆棚,一點都不枯燥。
空氣動力學對腳踏車、標槍、跳遠等專案的影響▽

花樣滑冰運動員可以原地高速旋轉,是角動量守恆定律在起作用▽

想要在運動常上拿到更好成績的孩子,是時候和牛頓教練一起操練起來了~
⑧《門捷列夫很忙》
時長:5集,每集25分鐘
豆瓣評分:8.5

門捷列夫是誰?
也許你不認識他,但一定知道他利用生命1/10的時間所發現的“元素週期律”。

這部紀錄片,就讓門大爺做了嚮導,為孩子講講元素週期表裡面的重要元素。
其中,包括了宇宙中最重要的氫、氧、碳、氮四種元素,有毒元素,金屬和非金屬元素,以及對人類程序起到關鍵作用的矽、鈾、鐵等元素。

透過紀錄片,孩子們既能瞭解這些元素的前世今生,又能摸清它們各自的脾氣秉性,於不知不覺中收穫化學基礎知識、薰陶科學素養。
⑨《典故里的科學》(共二季)
時長:11集,每集25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身邊的事物和所處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
這部紀錄片,就是為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而生。
它講述了一個個言簡意賅、蘊含哲理的歷史典故,並藉助現代科學的技術手段,歷經模型計算、實驗分析和合理推演,從不同角度驗證這些典故的準確性。
草船借箭(數學+機械+物理)▽

司馬光砸缸(歷史+物理)▽

當孩子們看完這集紀錄片,不僅可以去偽存真、尋找答案;
還能在紀錄片的引導下,學會獨立深刻地思考,辯證全面地看問題,更客觀地認識這個世界。
⑩《智造中國》
時長:5集,每集40分鐘
豆瓣暫無評分

什麼是“智造”?
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是讓機器長出眼睛,給裝置賦予思想;
是智慧製造與天地自然合一……
“中國製造”正在逐步走向“中國智造”。
紀錄片調研了海爾集團、三一重工集團等上百家智慧製造標杆企業;

拍攝了汽車、造船、航空、航天、機器人、機床等40多個先進製造業的智慧製造工廠;

從不同維度、不同領域,展現了我國智慧製造的探索實踐,以及人工智慧在多個領域的應用。
比如,電商大促,你買的零食最快多久送到?一袋小零食背後有哪些全球頂尖的黑科技?

比如,要多麼高科技的數控機床,才可以在10.35平方毫米的鉛筆尖上,雕刻出電吉他?

又比如,我國太空機械臂的研發進度一度落後國際40多年,今天發展到了什麼水平?

這一切,都能在《智造中國》中得到解答。
看這部紀錄片,不僅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感受祖國日漸強大的科研力量,或許還可以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埋下幾粒種子,找到一些新的方向…
好了,央視“學科紀錄片片單”,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
以上紀錄片,基本都可以在央影片網站或APP上免費觀看,感興趣的的同學,現在就可以安排起來了

~
也許你還想看看
【娃必看的七部最新動畫電影】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