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開一家“失業足球球員收容所”到底圖什麼?

失業球員收容所:足球也有甘露寺

第一次瞭解到鮑鮑,是因為在疫情期間,他在北京開設了一所“失業球員收容所”,也被戲稱為“臨終關懷所”,本意是對標外國的失業球員訓練營,給無處可去的球員們一個訓練的地方,幫助他們聯絡到一些俱樂部。但是落得這個名號,其實也是因為從鮑鮑“關懷所”裡出來後,繼續從事足球相關工作的人並不多。這個地方更多是讓許多前球員放下足球過去,了卻心願,立地成佛,不可謂不是足球甘露寺。
這麼看來,這種專門給失業球員使用的訓練營,肯定是虧本買賣,到底為什麼會有人開設?在英國這種訓練營由英超官方開設,為16-21歲沒有簽約的足球運動員提供訓練、心理和工作上的幫助,在德國由合約足球運動員聯盟承辦。但是這些歐洲國家畢竟是足球的耶路撒冷,有得天獨厚的好條件:藉由訓練營的名聲,足球運動員時時受歐洲各個級別聯賽的關注,簽約後訓練營也可能獲得一部分簽約費以維持運營,如此良性迴圈。
鮑鮑很欣賞這個模式,但沒有這麼好的資源。為了能讓球員安心訓練,鮑鮑找到了一位自己小時候踢野球認識的大哥求助。大哥比鮑鮑大十幾歲,現在已經是老闆,在北京有自己的足球場地,畢竟疫情的時候沒有什麼客流,工作日午後更是冷冷清清。大哥慷慨不收場地費,甚至還提供了兩處免費住處,解決了球員的大頭開銷。

鮑鮑戲謔地給訓練營起名叫“失業球員收容所”,2021年五月,收容所正式開張。透過口耳相傳,球員從四面八方來到了北京,鮑鮑也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傾囊相授,並同時靠著自己還不算太紮實的人脈,幫球員四處詢問試訓機會。
訓練的日子其實比較平常,在足球圈子外可能也沒有什麼關注度。也有其他媒體報道過鮑鮑的這個收容所,那篇文章寫出了大家想看到的一切:草根,獨立,討薪,貧困,掙扎,足球信念。頗有黑暗之中一縷光的感覺。這篇文章把鮑鮑的訓練場地比作“臨終關懷所”,因為裡面的球員看起來都前途渺茫,而想聊清楚“臨終關懷所”成立的前因後果,又涉及很多足球行業令人無奈的內幕,球員和機構的命運構成互文,很難說哪個更需要臨終關懷。

出師不利

在我眼裡,鮑鮑看起來比較像“踢野球的”,留著黃色的莫西幹,雖然面帶微笑,但看起來卻很不好惹。他也沒有一個打小開始就要終身為足球事業奮鬥的信念,自己接觸足球的契機無比稀鬆平常 —— 就是在初中同學推薦下看了國安。

看國安的時候

12、13年的時候,鮑鮑上著職高,迷茫之際看著周圍人都在出國,跟著感覺也去了韓國學習。鮑鮑想著既然自己這麼喜歡足球,不如就上個體育科學專業。
真正開始學習這個專業之後,鮑鮑才產生了之後要從事足球相關職業的想法,18年鮑鮑和另一箇中國人組隊到韓國足協學習並取得了足球教練證,獲得這個教練證讓他倆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自封為中國足球非職業出身第一人和第二人。
留學期間,鮑鮑就非常熱衷於現場去看足球賽,大大小小的足球賽他在18、19年之間看了上百場,有職業的,也有非職業的,尤其喜歡小學生、高中生的比賽氛圍。其中讓鮑鮑印象最深的,是一場日本高校選手權的女子組決賽,他看到落後的常盤木學園隊的孩子邊抹眼淚邊踢球,球員們下場的一瞬間就像決堤的大壩,嚎啕大哭,看臺上的家長們和同學們也都泣不成聲。

過了得有一個小時,球員們和觀眾們的情緒逐漸穩定。眼看著大家準備回更衣室收拾東西離開,鮑鮑瞄準了一個在指揮家長收拾助威用品的中年男子,把一束花和信交給男子,想讓他轉交給球員。誰知男子看了一眼信卡,放下手裡的工作,一把拉住鮑鮑的手並把周圍家長都叫來了。家長們四下尋找會中文的人來幫忙交流。鮑鮑用著尷尬的日語告訴大家,花代表著對球員的鼓勵,沒想到自己的小手被再次擒住,因為家長們執意要留下鮑鮑的名字。

鮑鮑真的愛死這種足球氛圍了。他覺得在這種環境中不上進很難,雖然這種氛圍是鮑鮑不曾有過的青春,但是某時某刻,在此起彼伏的人浪中、沐浴在把球員們汗水照的晶瑩剔透的陽光裡,鮑鮑還是會收到一種感召,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人戰鬥,他發現“足球可以更純粹”。
經過六年的歷練,鮑鮑準備回國大展拳腳。但是遇上了疫情,全世界球賽都停擺,國內一些本就苦苦維持的小俱樂部更是順勢解散。鮑鮑在家中無事可做,就把這六年的足球見聞整理成了小十萬字的文章,被一位編輯看上,雖然最終沒能幫鮑鮑發表文章,但是給他介紹了第一份足球的工作 —— 在中乙俱樂部當體能教練。但只幹了一個月,鮑鮑就離開了。各個俱樂部經濟狀況都不好,鮑鮑也覺得自己和這些俱樂部的足球理念不同,還不如自己單幹。
於是在當年夏天,鮑鮑有了開設“失業球員收容所”的想法。

最後的試錯機會

在還算安穩的條件下,訓練穩步進行,鮑鮑說,訓練營雖然看起來一派祥和,充滿希望,但危機不僅來自外部的現實制約,更來自球員內部。
中秋的時候,幾名球員之間打了起來,球員情緒不好是因為迄今為止這四個月的訓練中有一個轉會視窗期,如果在這個視窗期,球員沒有盼來心心念唸的合同,就意味著至少還要等上半年,心態難免崩潰。中秋又是回家團圓之際,有人想回家,又想接著是十一假期,來回兩趟路費貴,算著算著就打了退堂鼓,乾脆徹底離開。另一些球員覺得這些球員的想法影響了士氣,雙方大吵一架,這讓鮑鮑也很為難。
處在這種選擇節點上,鮑鮑能明白球員的糾結,但也難掩言語中的失望。
對球員的失望有太多,但有一點不得不提當就是“性飢渴”的問題,用他的話:“很瞧不起一些球員見到女生就哈喇子直流的樣子”。鮑鮑講了一個發生在15-18歲的球員身上的故事:
一個女球迷是“骨肉皮”,想方設法混到了訓練營裡和自己喜歡的球員發生了關係,結果別的球員也產生了想法,幾個人在訓練營裡大打出手,但沒人敢說想跟這個女孩談戀愛,畢竟交女友在訓練營裡也是被禁止的。相比這談性色變卻人人色狼的情況,鮑鮑看過一個日本高校選手權球員的採訪,球員大大方方地說自己的女友來看比賽了,就在看臺上。家長或是學校的老師也都知道。鮑鮑覺得,這種環境不光讓球員踢球,還讓他們成為了一個人。
鮑鮑知道人人都覺得踢球的素質低,用他朋友的話說就是這幫“臭踢球兒的”。但我覺得鮑鮑想說的是,球員身上會展現出來由於素質教育缺失所導致的智商情商雙低,是國內這種足球學業二選一的情況決定的。
球員知識儲備量不夠、不能擁有完整的生活,“性飢渴”是展示出來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體現在足球場上。“足球本來就是一個很需要創造力的運動,球員見識不夠導致踢球沒有想法,也不夠大膽。賽後採訪更是因為自己沒什麼想法,會展示出很扭捏的一面,不願意接受採訪或者推脫給教練和隊長。”
鮑鮑自己也曾因為球員心理不夠成熟而深受其害。北京訓練營開設的將近一年中,鮑鮑經手了4、50人左右的球員,其中有一個球員試訓一個月之後到簽約合同的時候,出了事情。鮑鮑也是之後聽別人說,這個球員在簽約當天和別的球員出去玩了,搞砸了這樁好事,他自己也沒臉再來和鮑鮑說。
鮑鮑當然是氣不打一出來,這個球員沒簽約也就罷了,能有這個機會刷的是鮑鮑的“信用點”,導致後面有一段時間,球隊聽到舉薦人是鮑鮑都躲躲閃閃,也有人直接跟他說:”我知道你是一個很好的人,在做的事情也很好,但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很好的人,你送來的球員我反而不敢接。”
鮑鮑經手的這4、50人裡,只有個位數的人獲得了試訓機會,這個位數里真正踢上球的只有3個。這個訓練營更像是一個最後的試錯機會,錯過這個機會那球員就應該意識到自己是真的不適合職業足球,也該了卻自己對職業足球的最後執念,去往別的地方了。

南下之旅

經過了在北京十個月的掙扎,這個“臨終關懷機構”也迎來了自己的臨終。鮑鮑在22年春節之後離開了北京,關懷機構也就自然關閉了。倒不是因為鮑鮑對足球失去了信心,而是秉承著“樹挪死,人挪活”的精神,開啟了自己的南下之旅。
2023年,鮑鮑來到了廣東這邊的一個球隊擔任體能教練,設想中他可以把自己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球員的體能管理中,畢竟國內的大部分隊伍對於體能還有錯誤的認知,比如認為跑圈就能提升球員的體能。但是這並不是最科學的訓練方法,足球運動員可能並不需要一萬米長跑,這一萬米拆成結合球的跑動綜合,更符合球員賽場上跑動的真實情況。
鮑鮑很相信科學,但也很快意識到自己相信的科學抵不過官僚。他手下訓練的人逐漸從一個隊變為了一個人,逐漸被邊緣化,約等於“看上了飲水機”。鮑鮑最終因為實在和球隊意見不合離開,尋求新的出路。
但官僚化干涉專業性的情況在國內比比皆是。鮑鮑知道某地方足協在和日本足協深度合作,每年都會派團隊過去針對理論技術、運營模式和足球理念進行學習。鮑鮑想跟一位足協官員取取經,如果可以的話,想把他從日本帶回來的資料拿來看看。畢竟這種共同學習的足球資料不是什麼機密內容。在聊天中,這位官員跟鮑鮑聊著日本美食、美景、玩具,繪聲繪色地描述團隊泡溫泉、看球賽的經歷,聊得不亦樂乎,聊到學習資料的時候卻沒了動靜。後來才知道,日本足協給了官員一個隨身碟,他以為是沒有用的紀念品,順手不知道給扔哪了,結果裡面竟是足球資料。
這種在自己喜歡的行業工作,但是發現身邊的人和自己的理念完全不同的孤單感讓人難以忍受,但是鮑鮑在和我交談的時候沒有明確表達過這種孤單,當時我以為這就是他的精神狀態比較鈍感,不會受傷。
直到後來鮑鮑也給我看了他當初撰寫的十萬字文章,我才發現他也是心思很細膩的人。他的文章分析了國內的青訓情況,重點講了初中孩子的心理狀態,他寫道:“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齡,有慾望、羞恥心、好勝心、有夢想、叛逆、也有對未來的恐懼。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家長也有很多的情緒,和孩子們的這些情緒一起碰撞,哪怕不是踢球的事兒,也會有其他很多很多的事兒。”
這些細膩和他聊天時的大大咧咧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但是讓我對他做收容所的行為又有了幾分理解。鮑鮑的大大咧咧更像是一種策略,而不是本身的性格。他給自己樹立了一條非常高效的足球打工人準則:給球隊一個禮拜的時間,發現理念不合,馬上跑路。
在這個準則下,他在廣東一個男足隊呆了還算久的時間,其間他也把自己的“臨終關懷所”挪到了這裡。球隊所使用的球場每天有一段時間空著,他就在那段時間裡重操舊業,為失業球員提供訓練。現在這個“臨終關懷所”不再是一個固定的地點,而是人在所在,人挪所挪。

從球迷到足球從業者

去年年底為了一個女足隊,鮑鮑也是傾盡所能,在足球訓練外的能幫就幫。拉贊助自然是其中之一。一開始他還會想著先完成個小目標,拉個一百萬,之後逐漸變成蒼蠅肉也是肉,能拉一塊爭取十塊,讓球隊勉強維持了二十來號人的生計。
鮑鮑還同時兼任隊裡的二手隊醫。我第一次和他聊天的時候,他在帶球員就醫。後來才知道,鮑鮑認識一位醫生,平時人家不上班的時候,請人到隊裡使用隊裡的按摩床、電針等給球員按摩、治療。
這還不算完,足球俠鮑鮑甚至還要幫助球員處理一些合同上的糾紛。因為鮑鮑面對欠薪敢一哭二鬧三上吊,有幾次成功討薪的經歷,這個事情也就傳開了。加之國內女足一個普遍現象就是不敢討薪,鮑鮑又有幫助女足的名聲在外,一時間他的微博評論區成了球員的賽博許願池:“我是xx隊的球員,名字不方便告訴,可不可以請你幫助我討回薪資?” 鮑鮑也很無措,他總覺得這些人應該自己努力試著要回辛苦工作的酬勞。這話也讓我驚醒,鮑鮑也不是活佛再世,無法事事幫忙。

慧行堅勇 究暢恆無極

前一陣子讓鮑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幫助香港球員朱寶恩加入佛山皓搏隊。香港女足自創辦以來,開開停停,球員工作並不穩定,能力也得不到提升。鮑鮑有幸結識朱寶恩的教練梁冠聰,二人都惜才,希望她能來到一個更大的平臺踢球。鮑鮑也牽線搭橋搞了一個友誼賽,意圖是給賽後佛山皓搏簽約朱寶恩這件事造勢。鮑鮑動用自己的人脈,拉了一些贊助,梁冠聰也聯絡了香港的媒體來報道,畢竟這是香港第一位加盟內地女足的運動員,希望能給這位球員和球隊都帶來更多的曝光。

他也不惦記球員出名了之後記得他,就是覺得這個球員有成為金球獎得主的潛力,能為這個球員提供一些機會讓他開心不已。
鮑鮑說自己的足球之旅一路走來,在關鍵點得到的幫助很少,希望自己有能力之後能在關鍵點上助他人一臂之力。他這般無私又讓我對之前說他不是活佛再世的事情犯了嘀咕,外加上他的b站賬號是《無量壽經》中的一句“慧行堅勇 究暢恆無極”,頭像是一朵蓮花,讓我不禁想他是不是踢球悟到了什麼。

鮑鮑還給我推薦了b站上推廣足球的節目,是媒體人孫雷、前國腳王新欣和楊昊在國內各個地方探索足球文化,我看了很多集,因為探索的是比較偏門的比賽和地區,確實很有意思。鮑鮑想著如果能有這樣的影響力,就能更多地幫助別人了。我一看這個節目b站粉絲量,兩萬六,在國內足球圈非常有影響力,但跟科技類、美妝類或者八卦類隨便一箇中等博主都沒法平起平坐。
我會有些擔心鮑鮑是否過於樂觀?他也跟我說過他和朋友對未來也有擔憂,他朋友還曾經吟詩一首:“在一片浩如煙海煙海的傻逼當中,當我和一個傻逼站在一塊的時候,我還是我;當我和十個傻逼站在一塊的時候,我可能還是我;當我跟一群傻逼站在一塊的時候,我就不是我,我也是傻逼之一。”
我記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在下沉,我們在狂歡。” 鮑鮑做的事情似乎是在試圖“上撈”世界,我覺得也非常狂歡。
採訪結束的時候他說自己想去香港那邊試訓,加入球隊踢聯賽。就在昨天我們得知他已經加盟了澳門工人康樂體育會,祝他一切順利。
//作者:土豆粉
//編輯:caicai、冬甩
//設計:鹹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