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從“怪物”鮑喜順到“自然生長第一高人”鮑喜順,他用了50多年,一路走來遭受的白眼和嘲諷,他很少對外界傾訴。如今終於獲得了外界的認可和接納,“明星”鮑喜順,雖然光輝閃耀,但能在人生暮年,擁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何嘗不是人生圓滿。
富書作者:沉煙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如果有人身高超過姚明,那他的人生會怎麼樣?
同籃球巨星姚明的命運截然相反,身高2.36米的鮑喜順,聽到人們對他最多的稱呼就是“怪物”。
“半夜看見他我會害怕。”“看這雙手,打我一巴掌,我就沒了。”人們對於鮑喜順,總有一種未知的恐懼。
人們的頭頂只能夠到他的肘彎,站得太近,想看見他的臉,得向後退一步。這是人們見到鮑喜順的第一印象。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這個中國第一巨人虛弱無力,如果不拄柺杖,甚至沒辦法長時間站立。
身高超越姚明,有著2.36米高的鮑喜順,一直活在“怪物”的陰影之下,直到一個男人的出現,才改變了他的命運。
1951年,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科爾沁的一個貧困家庭,鮑喜順出生了,家裡有五個兄弟姐妹,父母靠種地和養牛羊為生。
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人們常常吃不飽。
因為個子高鮑喜順每頓要吃一斤多玉米飯才能吃飽,為了不影響其他兄弟姐妹,他只能餓肚子。
因此發育不良的鮑喜順常常四肢無力,連長時間站立都成問題。
15歲之前,鮑喜順身高還算正常。
15歲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他的身高開始瘋長,20歲那年已經有2.1米左右。
家裡的炕睡不下他,需要搭一個凳子放腿,被子也完全蓋不住身體,真是“蓋上面露下面,蓋下面露上面”。
做衣服費布料,即便是用爛布料,他也需要比別人多一倍的布料。
“他咋這麼高?”“不正常,應該有病。”“怪物似的。”
當週遭都視他為“怪物”時,鮑喜順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有病,其他人都正常身高,“就我一天天長個不停。”
17歲時,鮑喜順就經人介紹出去打工了,到離家80公里的外地去蓋房子、修路。
因為個子高,他能不費吹灰之力將泥漿抹在房頂上,鐵鍁在手,就像隨手拿起的小勺。
從事體力勞動,這大概是身高對於他的唯一優勢。
但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體力也在慢慢喪失。
內蒙古的氣候風沙大,打工的日子很艱苦,再加上被子常年蓋不住腿,鮑喜順17歲就患上了風溼病。
但是他沒錢看病,腳疼痛難忍的時候,他能做的就是為自己洗個熱水腳,也從不告訴家人。
直到父母發現曾經那個可以扛著100斤麻袋跑的二兒子,連空手走路都成了問題。
無奈家中實在困難,還有好幾張嘴等著吃飯,於是鮑喜順的風溼病一直持續到1970年,那年父母實在不忍兒子繼續受罪,於是父親咬牙賣掉一匹馬,換了六七百塊,帶他去瀋陽看病。
在瀋陽的街頭,身高馬大的鮑喜順偶然間被籃球教練冷萬舉發現,教練邀請他加入瀋陽軍區籃球隊,還幫他轉院到部隊醫院治病。
1970年冬,鮑喜順第一次穿上了為他量身定製的衣服,睡上了正好適合他的床,蓋上了能正好將腿舒展開的被子,還能吃“大多數都是肉”,而且可以在軍區食堂隨便吃。
在籃球隊裡,鮑喜順每天都要跑步、投籃、運球,但是他的腳掌依然沒辦法自由活動,他的風溼病始終沒有治好,四肢無力的他不願意拖累隊友,於是拒絕了教練的挽留,主動離開籃球隊,回到了草原上的家。
草原最讓他不適應的,是他再也不能穿定製的衣服了,因為個子高,衣服和鞋在外面買不到,所以大部分的衣服和鞋只能母親一針一線縫製。
然而這樣溫暖的日子,也在1991年的一天結束了。
1991年冬,天母親患癌,但是因為擔心以後再也沒有人給喜順做鞋。
不顧身體的不適,母親特地為他趕製了幾雙棉鞋,一雙從自家綿羊身上取毛製作的冬襪,一雙長度到小腿的藍色蒙古短靴,不久後母親就撒手人寰。
之後沒多長時間,鮑喜順九十多歲的父親也離開了人間。
兄弟姐妹因為成家陸續搬了出去,一家七口的土屋如今只剩下了鮑喜順自己。
之前到了該談戀愛的年齡,家裡給他介紹了幾個物件都沒成,單身的鮑喜順變得越來越自卑。
40歲的鮑喜順每天的活動內容就是早上去種地,下午去放牧,如此生活了十幾年,鮑喜順不曾想到,未來有一天自己這個“怪物”會變成“明星”。
2004年9月,一個名叫辛幸的男人來到鮑喜順的門前。
原來他是赤峰市一家冷魚鍋飯店的老闆。平時飯店生意差,中午一般只有七八桌人,晚上上座率也只有70%。
在用過各種促銷手段比如演出、打折、送酒等全都無效之後,辛幸偶然翻起一本《赤峰之最》的雜誌,在雜誌的375頁看到了鮑喜順,“赤峰最高牧民”。
於是,辛幸心生一計,驅車開往鮑喜順的家,他打算讓鮑喜順為他做宣傳,發十天傳單。
鮑喜順起初很抗拒,他不喜歡去城裡,這總讓他想起第一次去瀋陽看病,所到之處皆是人們異樣的目光。
“好多人爭著看……好像我是一個動物,非人似的。”
“上城市又有什麼用?無非是被人圍觀,照照相,當怪物似的那麼看。”
就在鮑喜順猶豫之時,辛幸報出了價格。
“我敢說你這一輩子,沒掙過一千塊錢。”
那個年代,人們的平均月收入只有幾百塊,在草原上牧羊的人們,年收入不過六七百。於是鮑喜順就這樣被打動了,去了辛幸飯店工作。
這一次到城裡,鮑喜順有了一件更體面合身的衣服,老闆辛幸用去10米布料,量身定製的衣服,天青藍色的長袍,銀色亮片鑲嵌其上,還有在紫黃的衣襟處畫著朵朵祥雲。
“怕也是看,不怕也是看,那就看吧。”鮑喜順第一次有了不害怕、面對外界的勇氣。
第二天中午,本來鮑喜順的任務是在飯店門口發10分鐘的傳單,結果十分鐘剛過去一半,飯店門口就擠滿了人,馬路上開始堵車,人們過去跟鮑喜順說話、合影。
鮑喜順的到來為辛幸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但是卻引起了一個人的反感,這個人就是辛幸的妻子。
“怎麼這麼高啊?我站在他面前,就像他的拄棍兒似的。”
鮑喜順因為站立不穩,需要拄拐,如果巨人倒下來,我要離他遠點,“倒了就砸著我了。”
相比於辛幸,妻子有更多的恐懼和擔憂。
“咱們這個行業是餐飲業,你請一個病人來,直接影響到酒店衛生。”妻子和辛幸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於是在2005年,在辛幸和當地媒體的推動下,鮑喜順前往呼和浩特內蒙古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了體檢。
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鮑喜順身高是自然生長的,不源於任何異常,甚至他的很多指標比同齡人更健康,醫生甚至說他有一顆30歲的心臟。
然後在媒體的幫助下,鮑喜順以自然生長的身高2.3611米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成為“世界自然生長第一高人。”
雖然這一紀錄在2009年被土耳其2.47米的蘇爾坦·科森打破,但在外界看來,鮑喜順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巨人”。
“我不是病態,我是自然長高的。”
“自然長高”這四個字,像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從此再沒有人說他是怪物了。
“我跟別人一樣,只是長得高,你想長這麼高,你還長不了。”鮑喜順開始自信起來,甚至還能在媒體面前調侃兩句。
他開始變得愛笑,會跟大家一起吃飯、喝酒、碰杯,話也多了。
他開始頻繁地參加各種活動,還在赤峰市租了房子,嘗試在城市立足。巨人鮑喜順終於開始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2005年,吉尼斯總部出錢,鮑喜順和記者乘坐飛機一等艙飛往倫敦,接受吉尼斯“世界第一高人”的認證。
鮑喜順抵達倫敦後,《每日郵報》以《這樣的高度》為題,對他進行了整版全篇幅的報道。
半年的時間,鮑喜順因為參加活動出國十幾次,性格也變得越來越開朗。
比如他可以在眾人面前,唱內蒙古民歌《嘎達梅林》。在合影時,遇到扭扭捏捏的女孩子,還會開玩笑:“嗨,女子,別不好意思,靠近點。”
在家裡和鄰居打牌時,發現有人暗中搗鬼,他不會像過去那樣順從,而是笑著提醒對方:“規矩點啊,再耍賴,明天就在報上登你!”。
2005年,持續報道他的內蒙古北方報社還專門為他建起了一棟“巨人之家”,他戴著禮帽、穿著蒙古族民族服飾,走進新房,門框是特地加高過的。
那兩年,鮑喜順到哪都會受到明星一樣的待遇,他住酒店,有專人接待,上飛機會幫他訂兩個座位,出行定坐加長車。
2006年,在天津參加活動時,一位自稱“天津帽子王”的老人,聽說鮑喜順連一頂合適的帽子也沒有,於是專門為他趕製了一頂價值600元的平簷羊皮禮帽。
鮑喜順所到之處,備受歡迎,人們爭相與他合影,因為他的到來,帶火了當地的生意。
憑藉身高優勢,鮑喜順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天津的一次活動中,有一位骨科醫生拿出鋼捲尺,鮑喜順對自己的雙手進行測量。
結果顯示,他的手掌長27釐米,寬13.5釐米,是普通人的兩倍,於是鮑喜順希望再申報一個“世界最大手”的世界紀錄,以此獲得更多的關注。
那兩年鮑喜順在國內的活動出場費有人給到6萬人民幣,國外則高達3000歐元一天。
2006年12月13日,鮑喜順接到了一通來自遼寧極地海洋館的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想讓他用他的長手臂將海豚胃中的橡膠球取出來。
因為其餘器械會對海豚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於是想到了他,皮球距海豚口腔有1.05米,鮑喜順的手臂剛好是1.06米。
用時兩小時,鮑喜順終於將海豚胃中的皮球拿了出來,圍在四周的人們看到眼前的一幕,瞬時掌聲雷動。
人們看到的是巨人鮑喜順再次發揮他的優勢,救下海豚而閃爍出的人性光芒。
而這段在央視報道的新聞前,一個28歲的姑娘,看到的是鮑喜順因為救海豚而被滿是尖牙剮蹭的累累傷痕,以及被海豚胃液灼傷的手臂。
這個姑娘就是夏淑娟。
彼時已經56歲的鮑喜順,覺得自己的生活始終會歸於平凡,他希望透過目前自己能積聚到的資源徵婚,“想成個家”“我的夢想就是跟平常人一樣,普通地過”。
“巨人徵婚”使鮑喜順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此後來自9個省市的20多位女士,想跟他結婚。
兩年間,鮑喜順見了許多單身女性,正式相親4次,但相親物件基本是離異且帶娃的,對這樣的結果,鮑喜順心裡並不滿意。
直到夏淑娟的出現。
1979年,初中畢業的夏淑娟開始在服裝店打工,後來在赤峰的一家商場做導購。
當聽說朋友給介紹的是鮑喜順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雖然我年齡大了點,可也不能給我介紹一個‘老年怪物’吧?”
她之前談過兩次戀愛,也相過很多次親,但總感覺男方不成熟,不能“踏實過日子”。
第一次兩人見面約在了餐廳,1.68米的夏淑娟雖然不算矮,但在鮑喜順面前仍然有很大差距。
坐在夏淑娟對面,因為椅子太小,相親的鮑喜順顯得格外侷促。夏淑娟發現,這個看似很有名氣的“巨人”,居然在她面前很害羞,顯得內向又可愛。
56歲的鮑喜順不敢直視夏淑娟的眼睛,為了相親,那天他穿著乾淨整潔,頭髮烏黑,看上去一點也不像56歲。
本來夏淑娟覺得即便相親不成功,那認識一下傳說中的“巨人”,也不會吃虧。
因為兩人都出生在農村,中小學開始輟學打工,以及都想找個“普通人”,一起踏實過日子。
有幾個瞬間,夏淑娟說她幾乎忘了他是巨人的身份,再加上海洋館救海豚事件,夏淑娟對鮑喜順心生好感,這次見面後的一個月內兩人結婚了。
2007年7月12日,在鄂爾多斯,兩人被20多家企業耗資70萬贊助了一場蒙古傳統婚禮。一個月後,兩人又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被安排了一場名為“盛世婚禮”的頒獎儀式。
結婚後,鮑喜順和夏淑娟搬進了赤峰市內一棟居民樓的兩室一廳,傢俱店特地為鮑喜順打了一張2.8米X2.2米的木床。
平日裡鮑喜順到娛樂城工作,夏淑娟則繼續在商場做銷售。
生不生孩子,一直是夏淑娟和鮑喜順面臨的難題。
鮑喜順一方面擔心自己已經56歲了,年紀太大,另一方面自己曾經因為身高過高而四肢無力,擔心生出來的孩子後面也會這樣。
對此兩人曾經諮詢醫生,醫生勸告他不要生:因為他的身高問題不源於任何病變,很有可能會遺傳給孩子。
不過夏淑娟態度很堅定:“現在長得高的多了去了,高點又怎樣?”
經過反覆考慮,夏淑娟和鮑喜順終於決定,不聽醫生勸告生娃。
在2008年,夏淑娟冒著風險在河北的一家醫院生下一個男嬰,取名天佑,體重8斤4兩。
從懷孕到生產,夏淑娟的狀態一直保持得很好,也絲毫沒覺得累,唯一讓她害怕的就是剖腹產時的疼痛,挺過來之後,她一直沉浸在孕育生命的幸福之中。
孩子長得像媽媽,一雙大耳朵和帶些自然捲的頭髮。
孩子滿月的時候,鮑喜順熱情地沏茶、準備點心,邀請記者前來看望兒子。
天佑確實比別的孩子長得快,剛滿月就已經像是滿兩個月的孩子了,相比生娃之前的不安焦慮,此時的鮑喜順更多的是驕傲:“你看看我的兒子多厲害,他長得特別結實。才一個月零一天他的脖子就能立起來了。”
有了孩子,鮑喜順的日子一天天熱鬧起來。
他每天看著天佑肉嘟嘟的臉,孩子大一點,他就拿雙手當搖籃,嘴裡哼著歌兒哄孩子入睡。
孩子能走路後,讓孩子在自己身上來回走。
一次天佑再次踩上了鮑喜順剛吃完飯的肚子,被夏淑娟訓斥:“爸爸吃了飯,不可以踩肚子!”父親鮑喜順打圓場“沒事兒”。
婚後的兩人幾乎沒有拌過嘴,偶爾,鮑喜順會因為夏淑娟太用力刷鞋而著急:“小心點,別把鞋刷碎了!”
因為鮑喜順以前沒有鞋穿,即便後來有了贊助商贊助,但是小時候沒有鞋穿的隱痛還是會讓他發作。
不過夏淑娟說,她雖然理解鮑喜順的心情,在他面前假裝會好好刷,然後放緩速度,手上動作也變得輕柔,但是鮑喜順一旦轉身走了,她就又恢復以前的速度和力度。
2021年,巨人鮑喜順邁入70歲。
夏淑娟正在不斷為了鮑喜順改造房間,比如她會為鮑喜順專門訂高高的一排掛鉤,掛鮑喜順在衣櫃裡掛不下的外套。
將馬桶底部墊高,將鮑喜順常躺的榻榻米墊高“因為他的腰不好,如果太矮,站起來時,腰一使勁,就會痛。”
如今天佑已經滿16歲,身高1.7m多,像所有普通的家庭一樣,鮑喜順和夏淑娟總會擔心孩子成績不好:“他也不是笨,就是懶,一刷題就覺得累。”
夏淑娟擔心孩子考不上高中,得去“做電工、修車、修輪胎、炒菜、收舊家電”。鮑喜順卻覺得“當個好電工,也中”。
有那麼幾次,鮑喜順說自己活得“夠本了”。鮑喜順和普通的老人沒什麼不同,兒子在漸漸長大成人,未來充滿希望,一切都變得可期待起來。
從“怪物”鮑喜順到“自然生長第一高人”鮑喜順,他用了50多年,一路走來遭受的白眼和嘲諷,他很少對外界傾訴。
最後終於獲得了外界的認可和接納,“明星”鮑喜順,雖然光輝閃耀,但能在人生暮年,擁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何嘗不是人生圓滿。
孩子剛滿月的時候,鮑喜順曾經對記者說,他將來要把孩子培養成籃球運動員,像姚明一樣為國爭光。
如今鮑喜順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孩子喜歡什麼我就讓他做什麼。孩子嘛,就讓他自己成長唄。”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沉煙,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