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1月20日重返白宮,至今未滿一個月的特朗普就已掀起了諸多風浪:將墨西哥灣改名“美國灣”;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提議美國“接管”加沙……
如今更是老把戲玩出新花樣,鋼鐵、鋁關稅都被他從“工具包”的犄角旮旯裡翻了出來。
2025年2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坐在“空軍一號”專機上,又宣佈了一個加徵關稅決定: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分別加徵25%的關稅。

鄰國盟友,再次受傷。
特朗普號稱對全世界加稅,但具體到鋼鋁這兩項上,主要來自哪裡呢?
根據英媒《經濟學人》釋出的資訊來看,美國市場的鋼鐵供應國前五名依次是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韓國和德國。同時,加拿大對美國市場的鋁出口量同樣居首,佔2024年前11個月總進口量的79%,墨西哥則是美國鋁廢料和鋁合金的主要供應國。

幾天前,加拿大和墨西哥好不容易才讓特朗普推遲對其加關稅25%的決定,誰料到特朗普轉頭就又來了個“鋼鋁加稅25%”。不得不說,特朗普對鄰國和盟友下手那是真狠!
回想特朗普在首個任期時,也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加徵25%和10%的關稅,但是後來對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主要貿易伙伴給了免稅配額。
這一次特朗普態度變了,下手更狠,明確表示“沒有例外和豁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從表面來看,這一輪的“鋼鋁關稅大棒”看似是揮向美國盟友,但實則不然。因為特朗普心裡跟明鏡似的,他明白無論美國從何處進口鋼鋁產品,其最終源頭是中國。因為自身強大的工業產能令中國在全球鋼鋁格局中佔據著主導地位。

對此,美媒《紐約時報》就貼心的作出了一番解釋:稱中國的鋼鐵和鋁在被歷任總統加徵關稅之下,現在都是透過將鋼鐵和鋁出口至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美國盟國,再由他們將相關產品出口到美國;或是將大量半成品鋼鐵和鋁出口至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再由他們加工後出口給全球買家。
這不,特朗普就找了個藉口:中國不斷增長的鋼鐵出口量讓美國的生產商和工會“感到不安”,鋼鐵關稅此類貿易保護措施有助於美國鋼鐵業的發展。

但是此類手段對於美國經濟的發展真的有助益麼?毫無疑問沒有,美國人用關稅威脅築牆設壘搞保護主義是沒有出路的,在貿易戰、關稅戰面前,贏家永遠不可能是美國。
還是那句話,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想針對中國,你得掂量掂量自己這個“項莊”舞的劍能否承受得住“沛公”的反擊。
經濟表象,政治算計。
特朗普曾多次為自己的關稅政策辯護,聲稱此次關稅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產業免受不公平競爭的衝擊,並宣稱此舉能夠“激勵外國在美國投資”並“促進美國國內生產”。
但事實真的如此麼?回顧特朗普第一次實施鋼鋁關稅後的情況便可見一斑。據《經濟學人》統計資料顯示,自2018年首次實施鋼鋁關稅以來,美國國內鍊鋼業的產能雖增加了6%,但產量和鋼廠就業人數仍低於2019年的水平,美國2024年的鋁產量更是降至本世紀最低。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其一是因為關稅雖然短期推高了產品價格,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並未顯著提升,反而導致下游製造業成本上升;其二則是美國企業缺乏在國內生產大量精煉產品的專業技術,在某些產品上美國企業只能繼續依賴進口。
既然要技術沒技術,降低成本又降不下來,鋼鋁關稅難道就非搞不可?
說到底,這種操作背後特朗普可是有自己的政治考量,選擇在2025年初重啟鋼鋁關稅,其迎合特定選民群體的政治作秀意圖顯而易見,其實就是為了討好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等“鐵鏽帶”的選民。透過祭出關稅大旗,試圖強化自己“美國工人捍衛者”的形象。
但這種短視的政治操弄,正在將美國經濟推向更危險的境地。更高的關稅壁壘不僅會加劇通脹壓力,還可能引發新一輪的供應鏈混亂。

特朗普的關稅決策與其說是經濟政策,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
關稅愚蠢,禍害世界。
特朗普魯莽的關稅政策,既愚蠢又無異於“自殘”,在扼殺美國工業的同時又割裂了全球市場。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特朗普的鋼鋁關稅雖然表面上讓美國國內企業面臨的競爭變小了,但消費者價格的上漲以及鋼鋁買家面臨的更高成本,將“足以抵消”這些短期收益。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的研究預測稱,25%的關稅將使美國進口一噸鋼材的成本從755美元飆升到900美元以上,在“保護主義”的庇護下,最終是消費者為胡來的關稅政策導致的成本上漲“買單”。
針對這次的鋼鋁關稅,不僅我國商務部指出美國的做法嚴重損害各國權益,敦促其回到正確軌道上來,多國也做好了準備,加拿大表態將進行明確且有針對性地回應,歐盟表態將做出反應,巴西計劃對美國科技企業徵稅,澳大利亞則要求美國給予關稅豁免。
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是一劑毒藥,不僅會損害美國經濟,還可能引發全球貿易體系動盪,使全球經濟陷入"以牙還牙"的惡性迴圈,最終會讓美國受保護的金屬企業變得“更加腐朽生鏽和貪婪”,更讓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權威性進一步受損,多邊貿易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歷史經驗表明,貿易保護主義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面對經貿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理應加強合作,而不是訴諸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
畢竟,在相互依存的世界裡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