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美國徵收50%關稅,特朗普反徵200%關稅

歐美治大國,如小孩過家家。
特朗普一張嘴就是給中國加徵10%的關稅,然後一張嘴就又是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絲毫不考慮10%的關稅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意味著什麼。
多年博弈下來,大部分國家對大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都沒超過10%,別說歐美,包括我們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都是。特朗普這樣一口氣加徵10%然後又10%,會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巨大動盪,但特朗普絲毫不介意,好像這個數無所謂一樣。
最近幾天歐美表演了一番真正的關稅攻防戰,讓我們知道了原來10%真的不算什麼,歐美的政客喊起關稅來那都是直接往天上報數的,他們直接奔著200%稅率去報價了。
2月10日,特朗普突然宣佈對美國進口的所有鋼鋁產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同時取消曾經給與部分盟友的鋼鋁產品免稅配額,並宣佈該政策將於3月12日生效。
特朗普在簽署檔案時表示:
此舉將幫助鋼鋁產業和流失的就業崗位“回到美國”,關稅“不會有例外或豁免,無論它來自哪裡”。
特朗普的貿易與製造業高階顧問納瓦羅表示:
“‘鋼鋁關稅2.0 ’將杜絕外國傾銷,促進國內生產,並確保我們的鋼鐵和鋁行業成為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骨幹和支柱產業”。
中國是世界上的頭號鋼鋁生產大國,鋼產量佔全球的55%,鋁產量佔全球的59%,為世界第二名印度產量的約10倍。
特朗普對美國進口的所有鋼鋁產品全部徵收25%的關稅,雖說是對所有國家加稅,但因為全球的鋼鋁產品超過一半都是中國產的,出口產品裡中國貨也佔了4成多,所以特朗普的政策理論上肯定是變相針對中國。
美國確實不怎麼產鋼鋁,確實每年進口很多鋼鋁產品,但這個政策還真不是針對中國的,只是為了扶持美國的鋼鋁產業,增加美國的鋼鋁產能。
因為美國早就給鋼鋁產品設定了種種隱形壁壘,遠不止關稅那點,美國目前就沒怎麼進口中國的鋼鋁產品。
根據美國政府和美國鋼鐵協會的資料,2023年進口鋼鐵產品約佔美國鋼鐵消費量的23%,鋁佔比類似,大部分用的都是美國產品。
而且就只進口這麼點量,也沒中國貨,最大進口來源國依次是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韓國和越南。
完全沒有中國什麼事,加拿大和墨西哥還可以解釋成距離美國近,但美國寧可進口越南的鋼鋁產品也不進口中國的,說明和稅率沒啥關係,美國早就不買中國的鋼鋁產品了。
所以美國的這個新政策對中國基本沒啥影響,因為本來就沒進口量,所以中國的商務部只是淡淡的例行反對一下。
當然這個是紙面進口資料,畢竟鋼鋁產品都是沒標籤的,成品完全可以當半成品賣。
下面這些螺紋鋼,你說哪根是中國產的,哪根是越南產的,哪根是墨西哥產的?
既然分不清楚,那這些螺紋鋼混裝上船之後就沒人說得清楚來源了,所以表面沒有從中國進口什麼鋼鋁產品不代表實際沒有進口,只是紙面顯示沒有從中國進口而已。
這種轉口是不可能杜絕的,美國沒有打算也沒那個能力去發明出鑑定鋼鋁產地的黑科技,而且特朗普追求的是扶持美國本土的鋼鋁產量,不單純是為了壓制中國。
所以特朗普這次的鋼鋁政策是開地圖炮直接無差別給所有國家的鋼鋁產品加稅,包括盟友。
對這種無差別殺傷的做法,自然會有人出來反對,我們中國不著急,而且我們產品競爭力擺在那裡,只要是無差別徵稅那我們中國還真無所謂。
美國買的鋼鋁最多的就是加拿大產品,所以加拿大的反應最劇烈。
加拿大能打的牌不多,但這次打了一張突破底線的牌,那就是宣佈加拿大對美國輸送的電力加徵25%的“關稅響應費”,以補償特朗普給加拿大帶來的損失。
加拿大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有大量成本低廉的水力發電,美國有相當一部分電力是採購自加拿大。
電力是一種商品,但卻是極其特殊的商品,因為電力是無法儲存的,整個電網每時每刻輸入和輸出的電力必須完全相等,否則電網就會崩潰,因此電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想辦法時刻調整輸入輸出。
所以對於現代人類社會來說,電力是極其剛性的,和農業的糧食一樣剛性,對於一個穩定的電網來說,如果裡面一大塊電力供應突然表示要漲價,那不管漲多少你都只能暫時答應,否則你就只能讓自己的工廠或者居民不用電,不這麼幹你的電網就會瞬間崩潰,損失遠遠大於那點電費,這一切都要等到你找到新的電力供應源之後才能解決,這是一個很漫長的建設過程。
所以電力供應是一個現代國家的命根子,必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不能給別人任何藉此敲詐自己的機會。
同理,只有極其信得過彼此的國家,才有可能跨國採購電力,購買他國電力很多時候都是投名狀,是信任的表現,在很多國家談判時把這個拿出來是一個很重的籌碼。因為這屬於是把自己國家的一部分命根子交到別的國家手裡,只為了省區區一點電力成本那肯定不至於。
美國把自己的電力命根子給了加拿大,是信任的表現,但如今加拿大卻拿電力供應來威脅美國,這是破底線的事情。
3月10日,加拿大安大略省長道格·福特在一份宣告中說:
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我將毫不猶豫地提高收費,甚至完全切斷對美國的電力出口。
福特表示: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對美國經濟來說是一場災難,使得美國家庭和企業的成本更高。
“在關稅威脅徹底消除之前,安大略省不會退縮。”
福特還表示:
“我們不會退讓,我們會堅持到底,我向美國人民道歉,特朗普決定無端攻擊我們的國家、家庭和工作,這是不可接受的。”
對於加拿大要對電力提價,還威脅將會毫不猶豫的提高收費,直到完全切斷對美電力出口為止這件事,特朗普暴跳如雷。
特朗普稱加拿大是“關稅濫用者”,指責加拿大長期濫用關稅壓迫美國,自己只是被迫反擊而已。
特朗普的原話是:
加拿大是關稅濫用者,而且一貫如此。
“加拿大對美國的許多農產品徵收250%至390%的關稅,安大略省剛剛宣佈了對電力征收25%附加費。我們的關稅是對等的,我們將在4月2日討回一切。”
“美國不會再補貼加拿大了。我們不需要你們的汽車,不需要你們的木材,不需要你們的能源,很快你們就會發現這一點。”
“(我會)摧毀加拿大1200億加元汽車產業”。
特朗普宣佈將對加拿大再額外徵收25%的鋼鋁關稅,也就是對加拿大徵收50%的鋼鋁關稅,3月12日立即生效。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加拿大安大略省長福特絲毫不慫,在3月11日上午11點宣佈:
若美國實施50%關稅,將切斷對紐約、密歇根等州的電力供應。
隨後特朗普立刻派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加拿大談判,威脅了很多很多東西。
沒人知道商務部長說了什麼,但談完之後當天下午6點,加拿大就慫了。
原本要血戰到底直到完全切斷對美電力供應的加拿大,3月11日宣佈暫停徵收輸美電力附加費,而特朗普則只是表態3月12日不會對加拿大徵收50%的鋼鋁關稅,只會徵收25%。
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玩了一齣從“核彈威脅”到“光速滑跪”的極限博弈,雙方治大國都如過家家。
加拿大雖然在用電力拿捏美國這一突破底線的行為上慫了,但整體關稅戰並沒有慫。
3月12日,加拿大宣佈了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對總計298億加元(1加元約合0.69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對等反制關稅,以回應當天美國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的舉措,3月13日生效。
加拿大是對等反制,而歐盟這次選擇的是超額反制。
歐盟甩出了一份長長的賬單,宣佈將對美國價值260億歐元(1歐元約合1.09美元)的產品加徵關稅。
歐盟這個反制狠啊,因為歐盟出口到美國的鋼鋁產品根本就沒有260億歐元那麼多,而且是遠遠低於,歐盟這是借題發揮,主動對美國開了關稅戰,讓習慣於用關稅敲打別人的特朗普首次嚐到了被別人用關稅敲打的感覺。
2018年的時候特朗普就嘗試過對歐盟的鋼鋁產品徵收關稅,歐盟當時就要進行關稅反制,經過反覆協商後來雙方和解了。
根據2021美國和歐盟達成的協議,美國允許歐盟每年免稅向美國出口330萬噸鋼材和38.4萬噸未鍛軋鋁,超出部分需加徵關稅(鋼25%、鋁10%)。
這個免稅的配額,這次被特朗普全部取消了,等於歐盟對美國出口鋼鋁產品的稅費從0%直接提升到了25%,所以歐盟直接炸鍋了。
但歐盟鋼鋁產品的競爭力並不強,雖然美國給了歐盟一堆免稅額度,但歐盟就沒用完過這個額度。
根據2022年的資料,鋼材的配額歐盟倒是用完了,但在配額之外也基本沒有對美國出口什麼鋼材,而鋁的配額甚至沒有完全使用,零關稅都賣不動。
按目前的鋼鋁價格計算,就算歐盟全部用完配額,其實貨值也就50億美元。
但這次歐盟是一口氣對美國價值足足260億歐元的產品加徵了關稅,貨值接近300億美元,這是直接對美國來了6倍懲罰。
而且還是針對性精準打擊,這接近300億美元全部砸在了特朗普的鐵票倉身上。
甚至歐盟加徵的稅率,也不是25%,而是遠超25%。
歐盟列出了兩份清單,第一份清單針對的是美國波本威士忌(產自肯塔基州,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選區)、哈雷摩托(威斯康星州,關鍵搖擺州)以及美國牛仔褲等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商品。
這些都是紅脖子的驕傲,往大了說甚至是美國的驕傲,其中哈雷摩托某種意義上甚至能部分代表美國精神。
總共80億歐元貨值,歐盟宣佈徵收50%的額外關稅。
第二份清單總共180億歐元貨值,瞄準牛肉(得克薩斯州)、奶製品(威斯康星州)等農產品,全是特朗普核心票倉,將於4月中旬執行反制關稅,具體稅率將隨後宣佈。
因為特朗普的瞎搞,美國被人收了50%的稅率,還是威士忌、哈雷摩托和牛仔褲這種美國產品?這個反制關稅還是歐盟這種“盟友”收的?
整個美國瞬間炸了,特朗普也炸了。
3月13日,特朗普宣佈將對歐盟徵收200%的關稅,沒錯,數值對外報的是200%。
特朗普還表示,“這對於美國的葡萄酒和香檳買賣來說是件好事。”,意思是自己還在繼續贏。
同時特朗普還宣佈世界上最濫用關稅的機構不是加拿大了,而是歐盟,特朗普發文表示:
“歐盟是世界上最具敵意和濫用關稅的機構之一,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佔美國的便宜”。
原來美國一直在被歐盟佔便宜。
往前推,特朗普還說過美國一直在被加拿大和墨西哥佔便宜。
再往前推,特朗普還說過美國一直在被中國、日本、韓國等佔便宜。
如今的世界規則是美國主導建設的,也就是世界秩序該怎麼執行是美國當年定下來的,美國是那個定規則的國家,所有國家其實都是在美國定下的規則內做事。
二戰後的美國如日中天,又辛辛苦苦花費巨大代價制定了全球規則,還每年耗費天量軍費全球駐軍來維持這個規則,原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佔自己便宜啊。
真看不出來,原來美國居然是聖人,時時刻刻都在想著犧牲自己成全別人,耗費巨大代價打贏二戰又花費巨大代價去主動建立新規則,就只是為了讓別人佔自己便宜而已。
這種突破智商底線的話,特朗普是怎麼好意思說出來的。
而特朗普3月12日對歐盟價值50多億美元的鋼鋁產品加25%關稅,歐盟當天立刻就對美國價值80億歐元的產品加50%關稅,還說後面還有180億歐元,稅率待定,然後特朗普第二天就對歐盟加200%的關稅。
總共就24個小時,稅率從0%變成25%又變成50%又變成200%。
誰說歐美民選制度行政效率低的,看看人家這加稅的效率,高到突破天際了。
這不是啥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稅率喊成這樣那就是純粹的瞎**亂喊了,偏離雙方預期中樞太遠,毫無意義。
而這樣的亂喊,也不是事後就能隨便一笑了之,喊的次數多了,假的也成真的了,等美國的紅脖子習慣了50%~200%的關稅報價,你不按這個收那就是賣國。
上個世界人類世界大蕭條的爆發點,就是美國首先對歐洲發動了關稅戰,用關稅壁壘的方式拒絕歐洲產品進入,被歐洲殘酷報復,最終導致了所有國家雙輸,大家都經濟崩潰。
那場大蕭條,是美國第一個走出來的,因為美國是當時是世界第一工業國,人類世界短期內是看消費的,長期永遠是看生產。
一戰爆發後,當時的世界貨幣英鎊並沒有啥卵用,因為買不到足夠物資,後來不得不讓位給美元,因為只有美元才能買到一切物資,那個年代美元等同於黃金,英鎊不是。
特朗普想複製這一切,重鑄美國輝煌。
但現在的世界第一工業國,還是美國嗎?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