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航空171號班機上月墜毀在艾哈邁達巴德市住宅區,造成機上242人中241人死亡,另有19名地面人員遇難。隨著黑匣子資料的解碼與初步報告的釋出,這起慘劇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而其中一個令人震驚的細節——機長疑似在飛機剛起飛後主動切斷引擎燃料供應,正在引發全球航空界的高度關注。
據義大利媒體《晚郵報》援引兩名熟悉黑匣子錄音內容的西方訊息人士透露,事故當天,機長蘇米特·薩巴瓦爾(Sumeet Sabharwal)在起飛前對副駕駛克萊夫·昆德(Clive Kunder)說道:
“飛機交給你了。”
幾位資深飛行員受訪時表示,這種做法在程式上並不罕見——副駕駛負責起飛,機長擔任監控。但在此情況下,這一安排為機長“騰出雙手”提供了可能性,進而引發更多疑問。
根據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釋出的初步報告:
-
飛機於下午1點38分39秒起飛;
-
僅飛行約30秒後失去動力,最終墜毀;
-
黑匣子記錄顯示,兩個燃料控制開關在飛機離地後一前一後被從“RUN(執行)”轉到“CUTOFF(切斷)”;
-
引擎瞬間斷油,導致雙發熄火;
-
10秒後兩開關又被撥回“執行”狀態,但為時已晚,飛機已無法恢復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開關並非可誤觸的按鈕,它們帶有“鎖定功能”,必須提起後再轉動,排除“意外觸碰”可能性。

黑匣子錄音中,昆德副駕駛在引擎熄火後急切追問:
“你為什麼關掉引擎?”

另一名飛行員則含糊回應:
“不是我乾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昆德在接下來的幾秒鐘裡又重複質問多次,顯然對回應並不信服。
美國官員在初步分析後認為,對話語氣與背景資訊顯示,極可能是機長切斷了燃油。而昆德當時作為“主飛行員”,正專注於操控起飛中的夢幻客機(B787),不太可能騰出雙手操作油門開關。反觀機長作為“監控飛行員”,雙手更可能空閒。
在燃油被切斷後:
-
備用電源“衝壓空氣渦輪”(RAT)自動彈出,意味著主引擎已全部失效;
-
飛機勉強升至650英尺(約198米)高度後開始急劇下墜;
-
儘管系統自動嘗試重啟引擎,但功率無法及時恢復;
-
飛機擦過樹木與煙囪,最終在一所醫學院校園墜毀並引發大火;
-
機上僅一人奇蹟生還,地面19人死亡。

事故現場,兩個燃料開關被發現處於“執行”狀態,表明墜毀前有人試圖重新供油,但為時已晚。
目前,調查人員已著手調查機組成員的健康與心理狀態。

印度航空資深飛行安全專家莫漢·蘭迦納坦(Mohan Ranganathan)向《每日電訊報》表示,據他從其他飛行員處獲悉:
“其中一位飛行員曾在過去三至四年間因心理問題請假。”
外界普遍認為他指的是機長薩巴瓦爾。據悉,薩巴瓦爾曾在近期因母親去世而申請喪假,不過他已透過印度航空的醫學評估、獲得“適航”證明。
印度民航部長金賈拉普·拉姆·莫漢·奈杜(Kinjarapu Ram Mohan Naidu)公開表示,現階段尚不能得出任何結論,呼籲外界耐心等待最終報告。

印度航空CEO坎貝爾·威爾遜(Campbell Wilson)亦向員工發出內部通告,稱:
“初步報告未發現任何機械或維護故障,請避免草率推測。”
AAIB也在宣告中強調,部分媒體存在“選擇性報道”傾向,目前尚不足以得出定論,完整報告預計將在一年內釋出。

此次事故發生後,印度當局已要求對印度航空所有33架波音787“夢幻客機”進行全面檢查。初步報告未對飛機制造商波音或引擎製造商GE提出安全建議。
隨著調查的深入,真相或許將比最初設想的更加複雜與沉重。
技術可以改進,人心卻難以預料。有時,人們更希望這是一場技術故障——那意味著問題可以被修復、系統可以被最佳化、悲劇可以被預防。但如果最終結論指向人為操作,甚至是蓄意行為,那不僅意味著整套飛行安全機制的失守,更是對數百個無辜生命的背叛。
有網友寫道:對於某些人來說,如果你們想死,請自殺,不要傷害無辜的乘客!



在真相徹底揭曉之前,我們應對每一個細節保持警覺,也對每一位失去生命的人,保持尊重與追問。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