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裡是可以掃的△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看到這份報告的反對派領袖、保守黨人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立即抓住機會指責卡尼——“悄悄將對美報復性關稅降至幾乎為零,沒有告訴任何人”。

接著,波利耶夫的這個說法就被“刻意傳播”,導致許多加拿大人產生誤會,繼而分裂,併發生激烈爭吵。
週日,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指出,“這是虛假資訊。”
尚鵬飛本人及其辦公室發言人Audrey Milette相繼表示:
· 加拿大正在對美國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關稅反擊,目前多達70%的反制關稅仍然有效——加拿大目前仍然對大約430億加元(31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收關稅。
· 加拿大在對美國關稅作出反制回應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減少該措施對加拿大自身經濟的損害。
· 本次”暫停徵稅“為期六個月,其旨在為一些加拿大企業“爭取更多時間,令其調整供應鏈,以減少自身對美國供應商的傳統依賴”。
此外,很多人其實都還記著,早在4月2日,卡尼就已經透露出“改變反擊策略”的想法。
報道稱,4月1日,卡尼與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希恩巴烏爾進行交談,討論在與美國貿易戰背景下,如何加強加拿大與墨西哥之間的聯絡。
但需提及的是,同樣面對美國關稅,墨西哥沒有像加拿大那樣“立即推出反制關稅”,而是選擇“穩紮穩打(軟磨硬泡)”……自2月以來,希恩巴烏爾總統一直都沒有公佈“反擊措施”,她曾表示,“我不能以人民的生活成本為代價……我們正在談判,我們會有好的結果。”
卡尼應該是從兩人的談話中悟到了什麼並迅速作出上述改變。
可見,卡尼於5月7日釋出的公報幾乎就是上述報道時卡尼想法的具體實施——不能肆意揮舞“關稅”這把雙刃劍,儘管它能傷害到對方的企業,但它也會傷害到自己的人民。
時間線捋完,真相如下:
“卡尼暫停徵收部分產品的對美反制關稅”確有其事……而“謠言”有四大“漏洞”:一是“卡尼釋出了公報”(並未悄悄實施),二是“部分豁免”(對美關稅並未降至為零),三是“暫時豁免”,四是“被豁免產品涉及民生與國家安全”。
說句“恨鐵不成鋼”的話,從政治上來講,波利耶夫及其團隊又一次犯下嚴重錯誤——作為反對黨,你“發聲指責”沒有錯,但你必須“邏輯嚴謹、據實而言”……如此“掐頭去尾、斷章取義”著實不妥,此舉結果必將是“被謠言反噬而成就對方名節”……保守黨必須反省。

資料顯示,加拿大人口約為4100萬,該國多達四分之三的商品出口銷往美國,根據最新的就業報告,特朗普加徵的關稅已經損害了加拿大經濟。
特朗普對從加拿大進口的所有“非美墨加協議項下”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涉及普通商品、汽車、鋼鋁)、能源產品10%的關稅。但因兩國有意展開談判,因此其中一些關稅已被特朗普下令暫停。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魁北客傳媒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