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家初創公司倒閉了,它欠亞馬遜8500萬美元(6.1 億元人民幣),欠微軟3000萬美元(2.16 億元人民幣)。

英國AI 初創公司Builder.ai 就在兩年前的D 輪融資中籌集了2.5 億美元,如今卻陷入了破產。
這家昔日的“獨角獸”銷售一種 AI 輔助的低程式碼應用軟體構建服務,於 5 月 20 日宣佈了破產訊息。
一個月前,該公司在迫不得已的重組中裁掉了770名員工中的220人。
Builder.ai 本週表示,儘管管理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仍未能從歷史挑戰和過去的決策中恢復過來,這些決策對其財務狀況造成了巨大壓力”,因此將任命破產管理人來監督破產程式。
基於其 2023 年 5 月的 D 輪融資、2024 年 10 月披露的 5000 萬美元債務額度以及 2025 年 3 月的 7500 萬美元融資,粗略計算表明,這家初創公司每天燒掉的錢超過 50 萬美元。
該公司的上一份年度報表(截至 2023 年 3 月)於 2024 年 8 月提交,顯示收入只能覆蓋其中的不到 9%。(該公司當年報告的年收入為 2300 萬英鎊,聲稱次年收入為 1.4 億英鎊。後一種說法得不到證實。)
該公司於 2 月任命了新任執行長 Manpreet Ratia。參加 Ratia 主持的破產電話會議的訊息人士告訴媒體,Ratia 透露,在他 3 月份加入 Builder.ai 時,公司現金儲備僅剩 700 萬美元,後來又從股東那裡籌集了 7500 萬美元,試圖維持運營。

Manpreet Ratia
不過據《金融時報》報道,隨著債務不斷累積,Ratia 據稱,最近幾天,他一直在試圖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維持 Builder.ai 的運營,後來在他試圖支付美國和英國員工的工資時,債權人從一個新加坡銀行賬戶中扣押了剩餘資金。
《金融時報》報道,Ratia 告訴員工,公司欠亞馬遜 8500 萬美元,欠微軟 3000 萬美元。

這家基於 AI 的應用軟體構建公司曾被譽為“英國資金最雄厚的科技初創企業之一”,在自詡為“首席巫師”的創始人 Sachin Dev Duggal 的幫助下,公司名聲大噪。

Sachin Dev Duggal
自 2016 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已從微軟、卡達財富基金 QIA 和 Insight Partners 等投資者那裡籌集到了約 5 億美元(36 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該公司將其應用軟體構建平臺推銷給那些物色快速無程式碼構建器,並“具備開發公司所能提供的先進技術”的使用者,將其吹噓為“人工輔助、AI 驅動的裝配線”,還號稱自己是 BBC、NBC 和富士通等全球品牌的合作伙伴。微軟在 2023 年也入股了 Builder.ai,具體金額並未披露。
該公司曾宣稱,2023 年與微軟的合作包括“跨 Azure OpenAI 服務及其他 Azure 認知服務,與 Builder.ai 的軟體裝配線進行整合……”
Builder.ai 甚至在 2021 年 Gartner 的《多重體驗開發平臺》魔力象限的“遠見者”象限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然而近年來,Duggal 一直深陷法律糾紛。
《金融時報》報道稱,他捲入了印度一宗洗錢刑事調查,不過 Builder.ai 的總法律顧問在 Wayback Machine 上一篇現已刪除的部落格中回應稱,他只是此案的證人。
Duggal 於 3 月卸任執行長一職,但仍留在董事會並保留了其巫師頭銜,接替他的是曾供職亞馬遜和Flipkart 的 Ratia,他擔任 Builder.ai 的投資者Jungle Ventures 的執行合夥人。
雖然 Duggal 就在上週還在線上繼續大力推廣 Builder.ai,但他尚未對破產公告發表評論。
2019 年,《華爾街日報》曾對該公司大加批評,稱其大部分編碼工作都使用人類工程師而非 AI。
微軟和亞馬遜手裡持有的未支付的賬單表明,Builder.ai 在實際使用 AI 方面可能取得了一些進展。
正如 Fireworks.ai 執行長今年早些時候所說,許多開發採用 AI 包裝器的消費級應用軟體的公司發現:“成本是一個挑戰,因為這些應用軟體可以快速擴充套件,但他們(創始人)不想快速擴張以免陷入破產,而這正是大家真正擔心的問題。”
目前該公司官網已關閉,只留下了 2 個諮詢的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