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37天
特朗普正嘗試加劇與加拿大的貿易衝突。他於週二早上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將對加拿大鋼鐵和鋁關稅提高至50%,作為對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Doug Ford)反制措施的回應。福特此前宣佈對向美國出口的電力征收25%附加費,特朗普則威脅進一步提高汽車關稅,並可能宣佈電力供應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同時,他再次提出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構想。福特在採訪時表示,安大略省將作出“適當回應”,並指責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引發經濟衰退,稱“如果我們陷入衰退,那是人為製造的,責任在特朗普總統。”

圖片來源於Truth Social
數小時後,美加雙方緊張局勢有所緩和,白宮宣佈不會執行對加拿大鋼鐵和鋁的加倍關稅,加拿大安大略省則同意暫停對美國出口電力的新關稅。然而,貿易戰仍未結束。即將上任的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Joseph Carney)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是“對加拿大工人、家庭和企業的攻擊”,並承諾採取策略,在美國施加最大影響的同時,將對加拿大的影響降至最低。
儘管美加暫時避免了更嚴重的關稅升級,特朗普政府仍計劃於週三對所有國家的鋼鐵和鋁進口加徵25%關稅,這將影響加拿大、墨西哥及歐盟等國家,並對美國汽車行業帶來新挑戰。福特、通用和斯特蘭蒂斯等汽車製造商及零部件供應商高度依賴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金屬材料,而這些進口此前因特朗普政府2019年達成的協定而獲得豁免。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新的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 Polling)全國民調顯示,特朗普的選後“蜜月期”已經基本結束,特別是在經濟問題上的挑戰愈發凸顯。目前,特朗普的支援率為47%,反對率為45%。與上週相比,特朗普的反對率上升2個百分點,支援率下降1個百分點,表明公眾對其表現的看法正在繼續惡化。在政策議題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獲得最高支援率,48%選民表示認可,而40%反對。然而,他在經濟領域的表現遭遇最大阻力,48%選民表示不滿,僅37%認可。此外,選民普遍認為他的關稅政策將損害經濟增長,並對其加密貨幣政策持懷疑態度。

圖片來源於愛默生學院

美國週二宣佈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而基輔方面表示,若俄方同意,烏克蘭願考慮與俄羅斯達成30天停火協議。美烏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後透露了這一訊息。這一決定標誌著特朗普政府立場的急劇轉變,僅一週前,白宮曾暫停對烏援助,似乎是為了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施壓,迫使其接受談判,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暫停援助的決定恰逢2月底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會面破裂之後,當時雙方在戰局問題上發生爭執。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就在美烏官員在沙特推動外交談判的同時,俄烏兩國則在戰場上爆發了新一輪激烈交火。烏克蘭官員稱,俄軍恢復了幾乎每晚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防空系統擊落了114架俄方無人機。然而,烏克蘭的反擊同樣引人注目。俄國防部稱,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共攔截了337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91架在莫斯科地區被擊落。襲擊造成至少2人死亡、18人受傷,並嚴重擾亂了空中和鐵路交通。烏克蘭方面表示,襲擊目標包括俄羅斯的石油生產設施及管道控制系統。

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此同時,西方安全官員警告稱,普京並無意妥協,並在談判前提出“最大化”要求,涵蓋領土、維和部隊及烏克蘭中立地位等關鍵議題。西方官員指出,普京清楚這些條件烏克蘭及歐洲不會接受,因此更可能選擇繼續戰爭,而非認真推動談判。這一評估與特朗普的公開表態形成矛盾。特朗普上週在白宮曾表示,他相信普京想要和平,並坦言“與烏克蘭打交道實際上更難”。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否認上述說法,稱俄羅斯“對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持開放態度”,並表示如果烏克蘭願意談判,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然而,美烏會談的背景仍然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凍結援助導致烏軍戰場局勢惡化,同時華盛頓試圖重啟原計劃在白宮衝突當天簽署的礦產協議。特朗普在促和過程中面臨的現實挑戰日益明顯,烏克蘭戰場的激烈交鋒和普京的強硬立場,令達成停火協議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萬斯本月晚些時候將與夫人烏莎·萬斯(Usha Vance)一同訪問印度。這將是萬斯擔任副總統後的第二次海外訪問,此前他曾於上月前往法國和德國,首次亮相國際舞臺。烏莎·萬斯的父母曾從印度移民至美國,此行將是她以“第二夫人”身份首次訪問祖籍國。
萬斯的首次外訪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激烈演講引發關注。他在發言中批評歐洲政府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處理方式,指責其忽視宗教自由,並推翻選舉結果。這一言論令歐洲盟友震驚,他們原本期待萬斯提出有關促成俄烏和談的方案,而非對歐洲政策的尖銳抨擊。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和黎巴嫩已同意啟動談判,以解決長期存在的邊界爭端。這一進展是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達成的,僅數月前,以色列曾因與真主黨衝突而入侵黎巴嫩。此次邊界談判旨在鞏固去年11月由拜登政府促成的停火協議,並有助於穩定地區局勢。此次談判也是以色列政府與黎巴嫩新政府關係的首次重大考驗。雙方圍繞聯合國2000年設立的“藍線”沿線的13個爭議點展開討論,該邊界曾是兩國緊張關係的重要來源。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在過去幾週一直在幕後調解,以色列在談判中釋放了五名去年戰鬥期間被以軍俘虜的黎巴嫩公民,其中包括一名真主黨成員,以示善意。根據協議,三方將成立工作組,分別就三項關鍵問題進行談判:以黎陸地邊界爭端、以色列扣押的黎巴嫩囚犯問題,以及以軍從南黎巴嫩五個剩餘哨所撤軍的條件。白宮官員表示,這些談判將由美、以、黎三國外交官牽頭,預計最快下月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