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暴跌,旅行成本飆升!一杯酒近$25刀?去趟亞洲多花上千!澳洲人的出國夢要泡湯了嗎….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眼看著全球復甦剛露曙光,旅行清單剛列完,澳元卻突然跌進了“五年低谷”,讓原本輕鬆愉快的旅行計劃變得焦慮又複雜。
全球貿易戰的風暴,不只是打擊了股市,也衝擊了你我錢包裡的每一分旅行預算。

✈️匯率“過山車”,旅行預算壓力山大

29歲的朱麗葉·拉利(Juliette Lalli)原計劃開啟一次5周的環球之旅,從上海、倫敦到哥本哈根和雅典,一切都令人期待。直到她開啟匯率頁面:
“看到英鎊對澳元飆升,我馬上決定把倫敦行程縮短幾天。”
本週早些時候,澳元對美元匯率跌破60美分大關,創下疫情以來新低。 一度觸底至 59.15美分,雖隨後短暫反彈至61.4美分,但金融分析師提醒:這並不是反轉,而是震盪的開始。

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副教授兼零售消費專家格雷姆·休斯(Graeme Hughes)指出:
“劇烈波動意味著預算風險增加,旅行中住宿、飲食、娛樂費用的實際成本都在上升。”

💸澳元對主要貨幣全線走弱,去哪都貴

不管是東京、倫敦、紐約,還是你心裡的“價效比之選”紐西蘭——全!部!都!漲!價!了!
休斯教授的資料顯示,日元和英鎊兌澳元的漲幅最為顯著,澳人若前往這兩個國家,會明顯感受到“錢不值錢了”。
以英國為例:
  • 2024年4月,£100酒店=約192澳元
  • 現在,同樣價格的酒店=接近215澳元
  • 一頓普通的晚餐£30,已從58澳元漲到64澳元以上
“原本還能在旅行中偶爾犒勞自己一頓,現在……可能只能忍了。”朱麗葉說。

🌸日本夢幻遊,或將暫別“價效比”

日本曾因日元貶值成為澳洲遊客的“夢中情旅”。 2023年,赴日澳人達近百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但今年,這種“撿漏期”可能結束了。

資本分析公司Capital.com的資深市場分析師凱爾·羅達(Kyle Rodda)表示:
“日本的匯率變化特別劇烈,現在,日元已成為G10中表現最強的貨幣之一。”
42歲的悉尼居民保琳·喬治(Pauline Georges)將於兩週後首次赴日,她坦言:
“雖然住宿早已預訂,但因為是‘到店付款’,匯率變化讓我額外支出幾百澳元。儘管如此,我不會因此取消旅行,只是回來後少在悉尼吃幾頓飯吧。”

🍷紐約一杯酒=你的一頓飯錢?

別以為這只是亞洲和歐洲的事,美國也不例外。
一杯在紐約中檔酒吧的葡萄酒,按現在的匯率,可能高達25澳元以上,相比去年漲了近10%。
如果你習慣來點雞尾酒——價格在35澳元左右起步。
此外,美國的進口商品關稅上漲也可能推高本地消費價格,酒水、餐飲等將連鎖反應。

📉這波下跌,會持續多久?

澳元通常不常處於60美分以下,但這次可能會成為“新常態”。
“澳元作為中國經濟的‘影子貨幣’,中美關係一旦惡化,澳洲也難獨善其身。”
儘管短期內出現反彈,但休斯教授強調:
“這並不是穩定訊號,旅行者應持續關注匯率,適時兌換外幣或使用多幣種卡,提前鎖定匯率。”

✅旅行小貼士:如何“優雅地省錢”?

  1. 提前兌換部分外幣:看到合適匯率就下手,不要賭市場。
  2. 使用鎖匯卡:如多幣種信用卡,可有效控制支出。
  3. 靈活調整行程安排:高物價地區縮短停留,優先選擇“匯率友好”國家。
  4. 飲食節制但不將就:一頓飯的錢,也許能多換一張門票。
  5. 適時重選目的地:東南亞國家匯率影響小,仍具備高性價比。

旅行不該成為負擔,但預算更不容忽視。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註定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你的行程選擇。聰明的你,不是停下腳步,而是更理性地出發。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