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墨爾本居民Juliette Lalli計劃開啟她的五週海外旅行,
期待已久的行程包括探訪上海的朋友、遊覽倫敦、哥本哈根和雅典。

(圖片來源:ABC)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然而,隨著澳元的持續下跌,她的旅行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
Juliette最近看到澳元貶值後,開始對資金感到擔憂。
“我現在對錢感到非常擔憂,”她在接受ABC採訪時表示。
鑑於英鎊表現一直不佳,她決定縮短在倫敦的停留時間。
導致這種局面的部分原因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計劃實施一系列全球關稅,此舉攪動了全球股市。
與此同時,澳元經歷瞭如同過山車般的波動,周初跌至五年來的最低點,隨後在週四略有反彈。
然而,分析師提醒旅行者,不宜對匯率反彈過於樂觀,當下並不是澳洲人出國的理想時間。
澳元為何表現不佳?這是由於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和中國經濟表現不佳所致。
最近,澳元兌美元匯率跌破了60美分大關,這是自COVID-19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特朗普宣佈對全球大多數國家暫緩徵收關稅後,澳元對美元一度反彈至61.4美分。

雖然略有回升,但Griffith University的消費經濟專家Graeme Hughes表示,
這並不足以讓旅行者掉以輕心。
尤其是在美中貿易爭端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未來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
快速的匯率波動意味著旅行預算容易受到影響,外幣計價的開支,
例如住宿和餐飲成本,會因匯率波動而產生顯著變化。
隨著澳元對幾乎所有主要貨幣的匯率下滑,無論選擇哪個旅行目的地,費用都會增加。
Hughes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澳元兌多種主要貨幣的匯率下降顯著。
日元和英鎊相較最為明顯,這意味著到日本或英國旅行的澳洲人會感受到商品和服務成本的劇烈變化。

(圖片來源:ABC)
根據澳洲統計局的資料,英國曾是澳洲人旅行的前五大目的地之一。
在2024年4月,平均匯率為0.5201澳元兌英鎊,
當時一晚100英鎊的酒店入住成本約為192澳元。然而,本週的同樣住宿費用已接近215澳元。
此外,倫敦一頓30英鎊的餐食費用由58澳元上漲至64澳元。
Juliette意識到,這次旅行需要她重新考量消費習慣。
她坦言,旅行時通常會選擇特別的餐館用餐,
但這次可能不得不調整策略,因為預算顯得略有不足。
如果她早知道這些資訊,可能會重新考慮旅行計劃。
至於日本,這個位居旅遊熱門榜單前列的國家,曾因日元低迷而成為旅行者的理想目的地。
然而,隨著日元顯著升值,日本旅行變得不再像之前那樣實惠。
去年,創紀錄的3687萬國際旅客中,約有100萬是澳洲遊客。
Capital.com資深分析師Kyle Rodda指出,去日本旅行一度是代際性的機遇,
但日元的升值使得這一機會變得遙不可及。
今年,日元是G10國家中表現最好的貨幣之一,這使前往日本旅行的人感到壓力倍增。
來自悉尼的Pauline Georges將在兩週後首次去日本旅行,
她對預算的把控變得更加嚴格,因為生活成本的提高已經影響了她的日常開支。

(圖片來源:ABC)
她特別擔心是那些選擇“先預訂後付款”方式的酒店費用,
這額外的開支雖然不至於難以承受,但也給她帶來了財務壓力。
“去日本一直是我多年的夢想,因此我不會讓費用問題影響我的旅行體驗。”
她計劃在回國後再調整預算,可能意味著放棄一些悉尼的晚餐。
相較於多數國家,日本央行過去保持較低利率,但最近的政策有所變化,令日元匯率走高。
Rodda預測,如果美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日本央行繼續提高利率,
日元有可能進一步升值,這將對澳洲遊客構成更大影響。
美國方面,旅行者也會感受到衝擊。
本已是高消費的美國,由於澳元貶值和特朗普關稅政策,旅行成本只增不減。
Rodda舉例說明,在紐約的高檔酒吧裡,一杯雞尾酒的價格大約是15美元,
但由於匯率的變化,成本提升至近25澳元,給旅行者的預算增加了壓力。
考慮到雞尾酒多使用進口烈酒,相關成本勢必會傳導給消費者。
通常情況下,澳元不會長期停留在60美分以下,
但其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中貿易政策。
在兩個經濟體不斷升級的關稅爭端中,澳元受到直接影響。
作為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澳元被視作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指示器。
Rodda指出,由此產生的全球經濟疲弱對澳元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截至週四下午,澳元兌美元匯率為61.94美分。
儘管近幾日出現了反彈,Hughes提醒旅行者繼續保持謹慎。
他建議在匯率相對合適時提前兌換部分外幣,或者使用多幣種卡來鎖定當前匯率,
以便更好地管理旅行預算,並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匯率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