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烏彥祖假正經
· · ·
現在最內卷的職位應該是董事長,為了傳播自家產品都拼了。
5月8日,上市公司科倫藥業釋出了一則廣告,75歲的董事長劉革新“赤膊上陣”,用健碩肌肉為公司旗下一款抗衰老產品代言。

工作人員強調,劉革新的身材沒有P圖,完全是“真材實料”。因為董事長一直在吃“麥角硫因膠囊”,每天5點起床堅持健身。
話都說到這兒了,八妹就去找了一下這款膠囊。目前僅在日本上市,售價1499元每瓶(60粒),約等於一粒25塊錢。
國內買不到,廣告不是白打了嗎?不會的,“618”要來了,產品即將在各大平臺開通海外代購。
董事長赤膊營銷,又是主打海外代購,這膠囊究竟是什麼神丹妙藥?背後的科倫藥業要賺麻了?
1.
/ 75歲董事長“肉身帶貨”,
背後的生意還需“小白鼠”? /
劉革新這則廣告發布在“科倫集團”旗下的幾個賬號中。
文案寫道:“劉先生75歲——沒有不可能。”,正面特寫劉董事長的胸肌,緊接著畫面又轉向背面,把背闊肌展示了一遍,最後才用16個字點出了產品資訊。不仔細看,還以為影片是董事長的“個人肌肉秀”呢。

1、堅信P圖派:“75歲還能有這狀態?肌肉線條明顯是擺拍吧?不科學。”2、意識清醒派:“這波肉身營銷真的贏了。看了一遍,產品記住了大概,最主要記住了這個人。”3、反抗內卷派:“蹭老年勵志流量是不是沒底線了?75歲還被逼著秀肌肉,能尊重一下退休年齡嗎?”
針對各種質疑,科倫藥業進行回應:
董事長的身材一點沒有P過,身材狀態完全真實。因為董事長吃了三年麥角硫因膠囊,並長期保持運動習慣,每天早上5點開始健身。
麥角硫因是一種抗氧化劑,一聽功效就知道總有一天會被用在化妝品和保健品上。事實也是,近年來,多家知名化妝品、保健品公司都將其用作“營銷噱頭”,說它能夠抗衰老、提升睡眠質量、改善記憶、皮膚變好……
劉革新代言的“麥角硫因膠囊”,由科倫藥業子公司川寧生物負責提供原料,日本工廠代工,再由科倫藥業子公司“科倫永年”銷售。除了生產,大部分環節都掌握在科倫藥業手裡。
八妹發現其售價是1499元/瓶(60粒),平均下來一粒需要25元,相比其他保健品價格高不少。而且目前僅在日本線下銷售,國內只能代購日本的產品,不過根據公司釋出的資訊,5月底或者6月初也可以透過京東海外購、天貓國際進行購買。

這個時間點,劉董事長的廣告火了,確實給產品助力不少。有一點需要指出,根據新加坡和內地專業人士確認,麥角硫因在大規模“人體實驗資料”有限,藥效機制和安全性還需要臨床資料支援。
怪不得沒能在國內生產,感情還缺資料支援啊,雖然從日本代購,但怎麼都感覺下單的人會成為“小白鼠”。
八妹去查了一下科倫藥業。這是一家醫藥製造企業,核心是輸液產品,國內市佔率第一。股價現在維持在34元/股附近,離股價最高點38元並沒有大的波動,市值達540億元。
既然股價平穩,董事長還這麼賣力營銷,產品牽扯“資料不完全”的情況,價格還不便宜,科倫藥業圖什麼?
2.
/ 業績“過山車”,
資本大佬豪賭新風口? /
4月底,科倫藥業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年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218億元,同比微增1.67%;歸母淨利潤攀升至29.36億元,同比增長19.53%。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公司上市以來最好的“成績單”。
但一週之後的2025一季度財報,立馬冰火兩重天。公司一季度營收驟降至43.9億,同比下跌29%,淨利潤縮水至5.8億,同比降幅達43%。

科倫藥業的“輸血業務”長期佔據國內市場的頭把交椅,2024年的市場份額達41.37%,貢獻了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
這兩年,由於“限抗令”“合理用藥”等政策,對輸液用材的需求在降低。另一方面,集採常態化也導致輸液產品的毛利率下降。
因此,“輸血業務”開始低迷,進而傳導至營收和淨利潤上。其實,2024年第四季度,科倫藥業的營收、淨利潤就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此外,劉革新手裡還有兩家上市公司,也都分別遇到一點“麻煩”。
生產抗生素等原藥的“川寧生物”,同樣受累於“限抗令”的出臺,導致一季度營收13億元,同比減少15%,歸母淨利潤2.88億元,同比減少18.26%。資本或許嗅到了什麼,2024財報中,川寧生物的前十大股東中,壽光市易行投資、壽光市惠寧馳遠投資等多家資本減持了川寧生物的部分股票。
港股上市,生產創新藥的“科倫博泰生物”,雖然估值很高,但至今還處於虧損狀態。
三家上市公司,兩家面臨暫時下跌,一家還未盈利,確實蠻讓人著急的。如果這時候能有個“東西”,讓企業“振奮一下”,應對一下當前的艱難形勢就好了。
於是,“麥角硫因膠囊”橫空出世。川寧生物出產原材料,科倫藥業統籌生產,75歲董事長還能憑藉好身材做代言人,撬動流量。要是“618”能賣出不錯的成績,資本市場肯定也得給面子。
這一箭,不知道打了多少雕,的確是好辦法。而且麥角硫因就算火不了也沒關係,根據川寧生物的業績說明會介紹,還有多達十幾種保健產品“蓄勢待發”。
回顧劉革新的經歷,作為藥企董事長,他不僅肌肉發達,在資本市場上的嗅覺一直很靈敏。
3.
/ 藥企大佬靠“買買買”打造千億帝國,
身價115億才是開始?/
202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劉革新因為有三家上市公司,財富達115億元。
作為三家公司的董事長,劉革新平常的“薪水”也不少。比如,2024年他在科倫藥業的年薪是560萬,科倫藥業還進行了兩次分紅合計12.14億元,劉革新持有科倫藥業23.67%的股權,因此分得2.87億元。
劉革新1951年5月出生在武漢黃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後隨父母搬遷到成都。本科畢業後在國有藥廠工作幾年,1984年又獲得重慶醫科大學藥理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6年,中國醫藥產業首次向民間資本開放,45歲的劉革新果斷從外企辭職,在成都買下一個膠囊廠,成立科倫大藥廠。
科倫藥業的成長史就是劉革新的收購史。從2003年開始,劉革新在6年時間裡,斥資1.5億併購了13家輸液企業,2010年又收購了浙江國鏡藥業。科倫藥業成為“大輸液”行業的第一,他本人被稱為“輸液大王”。
劉革新在談及自己的併購秘訣時表示:“我們通常會派出產、供、銷、人、財、物這幾方面的專業團隊,去幫助企業建立標準、完善流程,匯入管理和技術。”
2010年6月,科倫藥業上市,市值很快突破300億。與恆瑞醫藥並稱“藥界雙雄”,二者營收規模旗鼓相當,風光無限。
目前,恆瑞醫藥市值3200億,科倫藥業市值540億。雖沒有恆瑞風光,但別忘了,科倫藥業可是一分為三。
2022年,科倫藥業將川寧生物分拆至A股創業板上市。2023年7月,科倫藥業再次出手,分拆科倫博泰生物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盤,川寧生物市值達260億元,科倫博泰生物市值716億港元(約661億元)。
合計算下來,劉革新掌管的市值也差不多有1500億。
劉革新有個兒子叫劉思川,1984年出生,自2009年起按照“磨鍊二代”方式,在公司各基層幹了一遍,2015年正式出任公司總經理職位。
一般二代接班都要面臨下一步該怎麼走的問題,劉思川接班的路老爹已經佈置好了:
1、傳統業務受政策衝擊利潤壓縮,面臨轉型。但父親的轉型之路已經給準備好了,就是“治療醫學和大健康”並駕齊驅的策略。傳統業務不能停,大健康也要做下去,何況廣告第一步開了個好頭。2、修煉“法寶”,等待一飛沖天。科倫博泰生物現在沒有盈利,但其市值已經超越母公司了。因為公司在創新藥研發領域已經有成果了,特別是在ADC藥物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與默沙東達成超百億美元合作。一旦投入上市,劉氏父子的身價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最重要的是,按照劉革新目前的身體狀態,75歲正是闖的年紀,父子二人還能“合力”幹不少年。
當然,網友最關心的不是這些,而是:好身材真的是吃出來的嗎?

爆料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2016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