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正式入華,選裝價格為6.4萬元;問界M7、M9提前改款;美國將對中國增加新關稅;日產汽車將於下······|迴響

“時光不聲不響,卻悄然推動行業發生變革。未來汽車Daily試圖用本週新聞回顧的方式,記錄變革過程的細節,對行業發生的一點一滴進行留存。”
作者 |未來汽車Daily編輯部
特斯拉FSD正式入華,選裝價格為6.4萬元
2月25日,特斯拉開始為中國使用者分批推送2024.45.32.12 軟體更新。在本次軟體更新中,特斯拉為中國使用者帶來了“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
不過,特斯拉中國官網將這套智駕配置的定義從“FSD 完全自動駕駛”改為“FSD 智慧輔助駕駛功能”。
馬斯克在最新一季財報會上所說,特斯拉FSD引入中國,將面臨來自中國和美國的雙監管——中國不允許特斯拉將訓練資料轉移到境外,美國政府則不允許特斯拉在中國進行訓練。這也導致FSD在中國本土嚴重水土不服,汽車博主測評後表示,“一本駕照不夠扣的”。
並且,FSD在中國的選裝價格為6.4萬元,是當前中國市場最貴的智慧駕駛系統,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EAP也要3.2萬元。
這也引起國內車企回應熱潮。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期待今年小鵬圖靈AI智駕會與全球最好的智駕做全方面覆蓋對比”,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理想汽車CEO李想表達相互交流和切磋的願望。
編輯部點評:特斯拉FSD入華,標誌其高階智駕技術正式參與中國市場的競爭。儘管此次推送的是“非完整版”,但其純視覺方案和神經網路演算法仍為國內自動駕駛發展提供新思路。特斯拉始終是車企大賽中的一條鯰魚。
雖然售價六萬的智駕配置短期對特斯拉銷量拉動有限,但長期來看,FSD推廣有助於提升消費者對高階智駕的接受度,這種認知升級能加速使用者對智駕技術從“選配”向“需求”的轉變。相比之下,國內車企透過低價甚至免費的策略更易實現市場滲透,推動“全民智駕”。
更為深遠的影響可能在產業政策層面,FSD的上路實測可能會形成倒逼效果,推動智駕相關法規體系的完善。
問界 M7、M9 提前改款
2月27日,據晚點Auto報道,問界M9改款車型將於近期上市,較原計劃提前近一個季度。
近日,工信部新車申報目錄出現改款問界M9,從申報資訊來看,改款主要提升了動力和智駕水平的提升。新車將搭載型號為HG15T的增程器,與問界M8一致。增加了兩顆側向和一顆後向雷射雷達,在硬體上和尊界S800看齊。
全新車型問界M8計劃在上海車展前後上市,包括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形式,在尺寸、配置方面低於M9,預計售價在35萬至45萬元之間。將和改款後的M9、M7成為問界今年的主力車型。
問界 M7 中期改款上市時間則從原定的今年底大幅提前至暑期檔。
編輯部點評:從產品和市場的角度來看,問界M7 M8 M9三款車的組合形成了"多價格帶佈局+配置升維"的攻勢,也是目前車企為爭奪存量客戶必須採取的全域覆蓋策略。
此外,華為這一系列動作背後折射出,中國新能源車企競速從年度縮短為"月級迭代"時代,預示著行業已進入"快魚吃慢魚"的生死時速階段。
日產汽車將於下月公佈高層人事重大調整
2月28日訊息,三位知情人士於2月27日表示,在與本田的合併談判失敗後,日產汽車下個月將宣佈高層重組計劃,但執行長內田誠可能會繼續留任。
上述知情人士稱,日產汽車將於3月12日宣佈管理層精簡計劃,不過預計內田誠不會辭職。
2月27日早些時候,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鑑於日產業務表現不斷惡化,且與競爭對手本田的合併談判破裂,日產正在考慮替換自2019年末以來一直擔任執行長的內田誠。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日產的董事們正在瞭解潛在繼任者對執行長職位的意向。此訊息一齣,日產汽車在東京證劵交易所的股價上漲了3.7%。
雖然日產和本田已經結束合併談判,但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1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訊息報道稱,如果內田誠離任,本田或將重啟與日產的談判,因為本田更願意與一位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內部反對意見的日產執行長重新展開談判。
編輯部點評:日產內部的不穩定性可能進一步影響企業戰略執行和市場信心。通常高層重組代表著企業戰略調整,尤其是在日產經營不善、電動化智慧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可能會影響日產的長期規劃。
此外,內田誠下臺訊息傳出後日產股價上漲,反應市場對管理層變動的正面預期。然而,如果變革僅限於人事調整而非清晰產品和市場戰略,市場的信心難以長期維持。
而對於汽車行業,日產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時代艱難轉型的縮影。儘管日產手握Leaf系列,但市場反應遠不及特斯拉、比亞迪等競爭對手。如果日產無法透過內部調整和外界合作尋找新的發展可能,市場地位可能進一步下滑。
阿斯頓・馬丁裁員5%, 
再次推遲首款電動汽車釋出
2月28日,英國豪華汽車品牌阿斯頓·馬丁於近日宣佈計劃裁減約170名員工,相當於這家公司員工總數的5%,以應對公司第四季度稅前虧損同比激增400%。
阿斯頓·馬丁執行長阿德里安·霍爾馬克表示,此次預計此舉每年可為公司節省約2500萬英鎊成本(約合3160萬美元)。
2024年,阿斯頓·馬丁全球銷量下滑約8.9%。在中國市場,阿斯頓·馬丁2024年批發銷量較2023年腰斬49%。針對當前業績的虧損,阿德里安·霍爾馬克表示,未來企業的戰略重心將轉向“提升運營執行力和實現財務可持續性”,且將規避“因開發週期延誤或倉促趕工產生的非必要成本與低效運作”。
最此同時,阿斯頓・馬丁還再次推遲了其首款純電動車型的推出時間。去年,該公司已將原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上市的首款純電動車型推遲至 2026 年。如今,該車型的上市時間又被推遲至“本十年後半葉”。
與此同時,阿斯頓・馬丁將專注於其首款中置引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Valhalla,該車型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上市。Valhalla 第一年的產量限定為 999 臺現已售罄。
編輯部點評:全球電動化的轉型浪潮中,一眾超豪華品牌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近一個月內,多家豪華汽車品牌陸續釋出裁員計劃。
阿斯頓・馬丁其債務規模也急劇膨脹,截至去年底,公司債務總額已達 11.6 億英鎊(當前約 106.73 億元人民幣),較 2023 年增長了 43%。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這些車企都做好了節衣縮食的準備。
特朗普:
將於3月4日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關稅,
對中國增加新關稅
2月28日,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表示,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的25%關稅將於3月4日生效,並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額外徵收10%的關稅。這一舉措將進一步加劇美國與其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爭端。
特朗普2月2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來自美國北美鄰國的毒品仍在“以非常高的且不可接受的水平”進入美國。特朗普寫道:“原定於3月4日生效的對美國和加拿大的關稅將如期實施。中國也將在同一天被額外徵收10%的關稅。”同時,特朗普表示,互惠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
從政策實質剖析,自下週起,所有源自中國的進口商品都將面臨額外的10%關稅,疊加先前已生效的10%關稅,意味著中國商品需承受高達20%的總關稅負擔。
編輯部點評:自2017年以來,美國已多次對中國商品揮動關稅大棒。特朗普在其首個任期內,基於“301調查”的結論,對中國商品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關稅升級。這些關稅措施涵蓋了從精密機械、尖端科技產品到日常傢俱、車輛及其零部件等廣泛的商品範疇。儘管中美雙方曾達成如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等貿易共識,但關稅議題始終是中美貿易摩擦的核心焦點。
此次特朗普再度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無疑是中美貿易摩擦歷史的又一次延續。
Stellantis集團2024年淨利潤
同比下降70%,
今年計劃推10款新車型
近日,Stellantis集團釋出了2024年全年業績。淨營收達到1569億歐元,同比下降17%,合併出貨量下降12%。淨利潤從2023年的186億歐元銳減至55億歐元,同比大幅下降70%。調整後營業利潤為86億歐元,降幅達到64%。
儘管業績下滑,Stellantis在2024年啟動了重要的產品線轉型,推出基於新一代STLA多能源平臺的車型。公司還積極佈局人工智慧領域,與Mistral AI合作開發車載助手系統,並推出了首個自研自動駕駛系統STLA AutoDrive 1.0。
集團計劃在2025年推出10款新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同時,新任永久執行長的遴選工作正在順利進行,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
編輯部點評:
Stellantis淨利潤暴跌70%的業績滑坡,實則是傳統跨國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中戰略搖擺的必然代價——既要維持燃油車利潤奶牛,又要押注電動化未來。
雖然Stellantis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10款新車,但目前尚未形成具有市場衝擊力及討論度的智慧汽車產品。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以及中國車企頻出的爆款車型,Stellantis產品競爭力不容樂觀。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