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人娃娃,爆了!

作者:首席品牌評論
來源:首席品牌評論
深夜,廣東中山金三玩美的工廠流水線上,一批批“矽膠美女”被植入AI大腦。
自此,它們不再是沉默的“啞巴新娘”,而成了會安慰“2分鐘也很厲害了”的AI伴侶。
當DeepSeeK引爆了中國的AI變革,隱秘的成人用品行業,也站上了AI風口。
這場由AI掀起的成人娃娃創新,正在以荒誕又真實的方式,重塑人類最私密的慾望與孤獨。

1
從生理工具到情感商品

許多人或許沒聽過金三玩美(WMdoll),但是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中國公司,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矽膠娃娃生產商,出口量佔到中國同類產品的40%以上。
成人用品行業由於其隱秘的特殊性,行業之間的暗戰常常難以被公眾所知。
此前世界高階矽膠娃娃的市場被日本主導,售價通常在8~10萬元一個,金三玩美入場後,把價格打到了此前的十分之一,後來居上。
傳統矽膠娃娃的價值止步於生理需求,而AI的介入徹底改寫了遊戲規則。
藉助AI大模型,這些娃娃不僅能分析使用者語言風格、建立長期記憶畫像,甚至能透過“溫柔”“活潑”“知性”等8種人格設定,精準戳中使用者的情緒痛點。
AI賦能之後,它不再是一具沒有感情的矽膠軀殼,它能記得你上週抱怨過老闆,當你加班回家,它第一句話是“哥哥的PPT改完了嗎?”
這種“被看見”的幻覺,讓矽膠娃娃迅速從成人用品升級為情感商品。
商家們的商業模式更是充滿算計。
金三玩美目前國外的定價中,一個娃娃的價格為1500~2000美元,想要體驗AI互動功能,還需要額外支付100~200美元的訂閱費。
2000美元買一具軀體,200美元月費再購買靈魂。一旦停止訂閱,娃娃瞬間淪為“啞巴新娘”。
這種“硬體+服務”的訂閱制,像極了當代親密關係的隱喻:愛需要持續付費,否則關係即刻歸零。

2
隱私與倫理

AI賦予了成人娃娃情感互動體驗的同時,卻也滋生出了使用者的隱私擔憂。
儘管廠商宣稱“資料雙重加密,刪除比前任微信更徹底”,但隱私焦慮從未消散。
此前有成人玩具廠商洩露數百萬份使用者錄音的醜聞,讓市場對AI娃娃的信任蒙上陰影。
更諷刺的是,這些被加密的對話資料,正成為訓練下一代AI模型的養料——使用者的孤獨,最終餵養了資本的演算法。
倫理的爭議更為尖銳。
當AI學會“翻三個月前的舊賬”,當它用演算法模擬出人類情感的最高性價比,我們究竟是在消費科技,還是被科技馴化?
有媒體警告:“AI正在將情感關係降維成可量化的服務套餐,這可能導致人類喪失構建真實關係的能力。”

3
誰在收割孤獨稅?

資本市場早已嗅到血腥味。
上週A股“AI成人娃娃”概念股集體暴漲,券商預測2025年全球情趣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美元,中國獨佔40%。
從深圳EXDOLL的定製仿生機器人,到西班牙Samantha的“拒絕性行為”模式,全球廠商都在爭搶“情感剛需”的蛋糕,而這背後是當代社會的集體症候。
根據貝殼研究院釋出的《新獨居時代報告》,到2030年,中國獨居人口數量預計將達到1.5億至2億人,20~39歲的獨居青年將從 2010年的1800萬增加到4000~7000萬人。
當現實社交成本越來越高,售價萬元的“AI女友”反而成了價效比之選。
一位投資人直言:“我們賣的不是矽膠,是對抗孤獨生存的止痛藥。”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曾說:“AI 的真正價值在於輔助人類,而非取代人類。”
但當技術巨頭們將目光投向人類最原始的慾望時,這種“解決”更像是一場危險的交易。我們獲得了隨時可刪除的完美伴侶,卻可能永遠失去了直面真實情感的勇氣。
未來已來。
當某天AI娃娃說出“親愛的,你的體檢報告顯示精子活性下降”,當它根據使用者畫像自動推薦心理諮詢服務,人類或許終將意識到:在演算法的包圍下,人類該如何守護那點未被計算的真心?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