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孩子的成長點滴,我勢在必行。
——沈建山博士
自2013年移居加拿大以來,沈博士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安排夏令營或者冬令營,讓孩子可以在暫時離開常規教學之後,不至於“賴”在家裡而一無所獲。

剛移居加拿大的時候,沈博士就開始嘗試讓孩子參加加拿大的夏令營。去年,沈博士給孩子報名參加了加拿大頂級私校瑞德利學校的夏令營,瑞德利的夏令營種類非常豐富,所以沈博士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需求,最後選擇了“
發現加拿大夏令營
”。

瑞德利學院是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聖凱瑟琳市,距離尼亞加拉瀑布僅20英里(32千米)的一所寄宿制和走讀大學預科制學校。授予安大略省中學畢業證書和國際學士學位證書(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

瑞德利貴族私立學院成立於1889年,是加拿大公認的最古老的私校之一,也是加拿大私立學校協會成員之一。它的生源主要來自本土和全世界35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本地的留學生Jessica同學也參與了這個營地,所以我們特地請Jessica同學為我們分享,在本地的中國留學生,為什麼也會選擇“發現加拿大”夏令營。
張老師
Jessica已經在加拿大留學,作為留學生,暑期參加夏令營活動對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幫助,以及國內的學習和國外的學習,自己感受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Jessica

剛開始來到這裡,有點害怕,不敢和其他同學說話,所以剛開始我的英語進步的很慢。

Jessica

Discover Canada(探索加拿大)每週都有一個不同的主題讓你選擇,所有的知識都是從老師精心安排的遊戲中學到的,當天絕對能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不像中國死板的教育,我的大多數課程都是在室外完成的。每天還有適量地放鬆的時間,對於discover canada的夏令營成員的安排是每天都有游泳的自由時間。學校每天都有準備水果和點心給我們。

Jessica

作為留學生的我,這個夏令營對於我的意義就是更快的讓我融入加拿大的教育環境。這個夏令營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們,我們互相瞭解對方和對方國家的文化,在空餘的時間還會教對方自己的語言,在此間我們完全是用英語交流,很快的提升了我們英語的語言運用,這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

Jessica

因為我是初二就出來了,雖然有些早,但是我還是能很深的感覺到國內外教育的差距。因為我是杭州人,杭州的教育算得上是全國最難的。我初一就整天被老師追著要訂正各種作業,週末各種補習班,每天沒有空餘的時間來做我想做的事情,甚至有幾天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Jessica

每天趕作業,但是又不能保證質量,還沒有休息時間。我就經常跟我父母抱怨,每天心情都不好,跟父母吵架也是常有的事。後來我選擇了出國,因為我知道我這樣在中國這樣的生活學習狀態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因為我根本就不能用心去學。我認為我這個年齡正是應該玩的時候。國外的教育方式是對的,該玩的時候就玩,該學習的時候就學習。什麼時候該做什麼都一清二楚。我們還小,不應該這樣累,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們的想法會被扼殺在每天的學習中。我到了國外,每節課的知識點很清楚,很快就消化,老師也不會佈置很多的作業,適量就好。老師不會佔用我們的任何時間,放假了就是要玩。有一天,夏令營的老師問我們暑假都幹嘛。我就回答說我之前的暑假被作業和補習班佔領,沒有任何休息時間。老師和外國同學都很驚訝,說怎麼會這樣,我們的暑假就是在床上睡覺、出去玩…想幹嘛就幹嘛。這就是國內外的差距。我到這裡來我能感受到我和之前在中國最大的差距就是我能感受到輕鬆,我每天的心情不會很差,就開開心心的過完每一天。
張老師
謝謝Jessica給我們的分享


對於夏令營的感悟與思考

Jessica上臺演講自己的設計理念
沈博士認為營地教育在孩子認識自我的過程裡,更多的是一種呈現和迴歸。在這裡,他們是真正的在用自我感知與現實世界進行交流,最終找到非常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與外部世界對話的路徑和方法,這是家庭與常規教學不能全面覆蓋教育功能的一種重要補充。

Jessica和同學一起完成橋樑模型
夏令營(或者冬令營)的集體生活、多元隊友、快樂的體驗和無壓力的感受,都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去融入和學習。實際上,這種“學習”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習得”,是一種無意識的知識灌輸,用一句古詩來說,就是“潤物細無聲”。

當然,營地的選擇非常重要,另外導師的作用非常關鍵,在活動前後對孩子個體進行引導,使孩子感受體驗可以內化為真正的素質能力,進而必定深植於心。比如斯隆教育目前正在主推的STEM夏令營(連結:“2018加拿大STEM夏令營 | 9-15歲孩子的首選”)就是非常好的一個營地活動。

其實營地,更像是一個呈現時光的儀式,它會在多年之後呈現出當初無法估量的重量和張力。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自我認知的成長與失去。我們在孩子們心裡種下的那些種子,總有一天會慢慢發芽。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