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太空9個月的美國宇航員終於坐上返程飛船!然而回到地球也面臨各種挑戰….

點選上方“留學生吐槽君
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點選加星每天看國外事兒 ❤
困擾了美國9個月的太空宇航員滯留事故,終於要畫上圓滿句號了!
如今,馬斯克家的載人飛船已經成功登陸滯留宇航員和其他宇航員工作生活的太空站點,而滯留的兩位年長宇航員Barry和Sunita這會兒也正在飛船上朝著藍色星球,家的方向行駛…

這次接人行動快準狠,雖然事先還是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出發前也有一些小意外,但好在都順利解決。
幾天前我們曾經說過,兩人被接回前,川普和馬斯克都突然把這件事扯到了zz問題範疇,讓拜登又被扣上了個無能和自私的帽子。

面對一變再變的接人計劃,兩位滯留了9個月的宇航員表面淡定,實際上也是無奈。
在幾天前,馬斯克按照約定,終於準備發射一個飛船來接人。但在飛船出發前,兩位宇航員又被鴿了,理由是飛船有點什麼技術問題,臨時飛不了了。
見到此狀,Barry的親人都忍不住在地球上開著X暗諷了NASA和馬斯克的不靠譜。
但沒等吐槽完畢,馬斯克很有效率地發射了一艘龍“Dragon”飛船,代號“Crew-9”,意為第9次出訪太空,成功飛天。

這艘龍飛船有4個座位,和飛船一起到達空間站的有四位宇航員,而其中的2個座位就是特意為Barry和Sunita而留。
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平穩對接後,四位旅客都迫不及待來到了國際空間站,有一位宇航員還腦洞大開地給自己整了一副外星人的頭套,想用這種方式迎接同僚。

眾人團聚後,一派過年氣氛…

原本四位新成員是要和所有老成員在國際空間站一起呆5天左右的時間,期間從老成員手中接過空間站的日常維護工作、科研工作。
但考慮到4個即將離開空間站回到地球的宇航員的迫切心情,也為了減少空間站的食物、有限水資源的消耗,Barry和Sunita在內的返航人員在龍飛船到達2天后就準備返回地球。

不過,就在四人都差不多做好所有準備時,細心的宇航員發現了龍飛船和空間站的艙門密封件上有一些灰塵斑點——一些可能影響龍飛船的太空氣密性的危險物質。
於是,他們花費了一些時間,利用了一些自動化和人工幫助,徹底清除了這些不起眼的危害物質。

在對鏡頭最後熱情揮手告別後,四人最終做好了一切返航準備。
他們穿著保護他們身體的宇航服,被固定在四個座位上,面前是反映龍飛船執行狀態和周圍太空情況的螢幕,準備回家。

從NASA給出的龍飛船與空間站順利平穩分離,可以推測其分毫不差的對接也是非常平穩——

就這樣,四位宇航員開始了17小時的返回地球之旅,在途中儘量休息,回顧包括自己這也許是最後一趟太空行程的所有太空回憶…

美東時間週二下午近6點的樣子,龍飛船會降落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岸附近,屆時媒體,急救人員和NASA、SpaceX管理和技術崗成員都將幫忙安置四位宇航員,將龍飛船從海中帶回陸地。

和在太空中自由漂浮的狀態不同,宇航員落地後幾乎毫無疑問會遇到反向適應地球的阻力,剛開始就會表現為疲勞和肌肉無力等。

所以四位宇航員將會被擔架抬到專門護理的地方,在那裡接受幾周的恢復鍛鍊和營養特殊補給,主要恢復行走能力,強化他們萎縮的肌肉。

(示意圖)
重新適應地球的重力場將會成為一件很陌生的事情,但這還不是一些更深層的健康影響:
由於在太空中人體沒有地球臭氧層的保護,會接收到比在地球多數十倍的輻射,宇航員在後來生活中發生基因變化的可能性會變得很高。

宇航員還有可能患上一種由於太空無重力影響導致的眼部疾病,會導致視力嚴重下降。
除此之外,宇航員的心臟、心血管也會受到巨大挑戰。
不過,Barry之前就曾申明,鑑於這是他和Sunita最後一次太空旅行,他們確信自己在到達地面24小時後會徹底失去太空失重感,也就是“從物理上徹底結束太空旅行”,而他們會懷念在太空的無重力生活的日子。

宇航員的事業既炫酷,又有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險,
無論如何,回來了就好啊…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4508869/NASAs-stranded-astronauts-home-nine-months.html

https://www.yahoo.com/news/nasa-astronauts-return-home-major-095903979.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RNshFPeME
記得點 + 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