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地時間14日下午7:0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這意味著,被困國際空間站9個多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蘇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爾莫爾終於能回地球了。

按照計劃,“龍”飛船幾天後返回地球時兩名滯留宇航員將跟隨飛船回家。
但是,“龍”飛船返回的具體時間目前還不確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上的資訊,“龍”飛船預計將不早於當地時間3月19日重返地球。
等了9個多月,終於有了返回的希望,不知道這兩名宇航員心中會是怎樣的感想。

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於去年6月5日搭乘波音“星際客機”飛赴國際空間站,執行“星際客機”首次載人試飛任務。
但是,很不幸,這次發射原本就是“帶病出徵”,半路上就出了問題,結果造成了有去無回的結局。
NASA和波音其實在起飛前就知道“星際客機”有氦氣洩漏的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還是選擇了強行發射。

那次長達24小時的飛行,堪比一部科幻大片。“星際客機”發射後沒多久,就出現了3個點位的氦氣洩漏。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氣體瘋狂外洩,艙內一片混亂。幸運的是,兩位宇航員憑藉豐富的飛行經驗,迅速採取了應急措施,成功關閉了洩漏的閥門。
在“星際客機”抵達國際空間站附近時,28個推進器先後出現5次故障,飛船失去動力。宇航員迅速按照訓練中的應急程式進行操作,手動操縱“星際客機”,終於完成了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

然後,“星際客機”因為故障無法修復,不得不在去年9月6日脫離國際空間站不載人返回地球。而兩位宇航員則一直被留在了空間站。
在這九個多月裡,他們度過了聖誕節,度過了新年,長大了一歲,還參加了一次美國大選,在太空中投了票。

他們在等待“星際客機”的返回。但是九個多月過去了,“星際客機”到現在只解決了70%的問題,而最嚴重的氦氣洩漏問題,到現在都沒修好。
在這漫長的滯留期間,兩名宇航員扛過了諸多生命威脅。
超期服役的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多次出現漏氣現象,漏氣速度一度達到了每天1.7公斤,這使得宇航員的生命安全面臨巨大風險。

兩名滯留宇航員還不得不與空間站的其他7名工作人員分享6個睡覺區域、兩個洗手間,這意味著他們的太空睡眠只能輪流進行。
兩名宇航員並未攜帶足夠的在太空中生活的物資和裝備,幸好後來有補給飛船給送了兩次。
由於滯留的兩名宇航員都年齡偏大,他們不得不面對更明顯的骨質疏鬆和肌肉丟失風險。目前,蘇尼·威廉姆斯早已瘦成了錐子臉。醫生表示,他們落地後肯定是連走路都做不到,必須用擔架抬走。

此外,這趟計劃外的“出差”給他們帶來的心理衝擊也不小。雖然他們一直對外表示:“沒有被拋棄”“一切都很好”,但心理醫生卻認為:“他們心裡多少都會有些背叛感、怨恨和憤怒,只是他們選擇否認或隱瞞。”
那麼,NASA為什麼在過去的九個月中一直沒有接他們回來呢?說來可笑,這竟然是因為“政治因素”,才讓NASA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美國目前能上太空的,除了波音“星際客機”之外,就只有馬斯克的龍飛船。如果選擇龍飛船,無疑會讓波音公司聲譽受損,波音公司不願意。而如果求助於中俄兩國,考慮到美國與中俄目前的關係,美國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馬斯克在2024年曾主動向拜登政府提出,願意用自家的龍飛船接宇航員回家,但是拜登竟然拒絕了!

這是因為,一旦答應了馬斯克的請求,就意味著波音公司的失敗,這是民主黨政府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拜登政府經過權衡,最終還是選擇“拋棄”了這兩名宇航員,導致他們至今未歸。
特朗普上任之後,一拍腦門想到了美國在太空中還有兩個人沒回來。在今年1月,特朗普下了指示,要求馬斯克儘快將宇航員們接回地球。

然而,當馬斯克正式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卻發現SpaceX公司自身出問題了。
拯救計劃最早是在2月底,NASA本應使用全新打造的Crew-10飛船來執行任務,但由於備用飛船電池了問題,任務被迫延期。
最終,NASA決定啟用“二手”飛船——曾執行過任務的“堅忍”號龍飛船來替代,並將任務提前到了12號。
誰知道,到了12號,火箭液壓系統出現問題,發射臨時取消。到了13號,又因為天氣不好沒能發射成功。不僅天上的宇航員等得心急如焚,這邊準備上天的幾名宇航員也因為幾次上下飛船不勝其煩了。

那麼,兩名宇航員到底能否安全歸來呢?對此,美國公眾有點不放心。由於馬斯克的“星艦”已經在1月和3月兩次發射失敗並爆炸,大家都對龍飛船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公眾難免會想:連百億造價的“星艦”都頻頻自毀,龍飛船真能安全帶宇航員回家?
無論如何,現在龍飛船已經啟程,我們還是祝願他們一路順風吧。航天事業原本就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而美國今年的航天一直就不太順利,兩個月球著陸器摔壞一個,小行星探測器也飛丟了,是什麼讓美國航天遇到這樣的困境,NASA恐怕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