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抬頭,這次不一樣,如何把握新週期?

作者 | 傅斯特
一攬子政策落地,該順勢還是謹慎?
一攬子利好政策,靴子紛紛落地,投資者終於迎來了機會。
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釋出會,央行行長潘功勝宣佈了幾大利好政策,包括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還有股市、房地產相關政策。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強調,要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提出“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
10月12日,財政部召開新聞釋出會,給出了“加力”訊號,暗示會在增量、規模、力度上發力。
……
從市場反饋來看,從9月24日起,A股引來了一場震盪牛。隨著10月12日較為明確的表態後,10月14日交易日開盤飄紅,市場反饋較為積極!上證單日漲2.07%,創業板收漲2.6%,科創50收漲3.01%。
然而10月15日又迎來一陣下調,10月15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滬指跌2.53%,深成指跌2.53%,創業板指跌3.22%,北證50指數跌1.56%。
因為市場在國慶前後的上漲伴隨著回撥,投資者略有疑惑,市場真的要回來了嗎?這一次和往常一樣嗎?普通投資者又應該如何判斷,怎麼把握節奏?
對此,市場上的爭論非常多。有論斷認為這只是短快牛,非長牛;也有觀點說,回撥是為了“倒車接人”。
事實上,對於普通投資來說,最需要小心的一句話是“這次不一樣”。龐勒在著作《烏合之眾》中表述大眾心理與行為,認為隨著技術和時代進步,大眾心理和行為並沒有太大進步。“衝動”、 “盲目”、“狂熱”依然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而市場行情,與大眾心理關係極大。
或許,普通投資者應該跳出短期視角,從中長期去看待和分析。
我們相信,收益往往來源於配置,而非擇時。
我們真正意義迎來新週期
霍華德·馬克斯認為,做投資最應該深刻理解的是價值和週期。
他把週期從大類上可分為三類,分別是基本面週期、心理週期和市場週期,這三類週期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
對這一輪行情,普通投資者更應該瞭解的是,基本面週期——舊週期向新週期的轉換。
面對過去長時間的市場低迷,我發現一位基金經理在長期研究這個問題。
在今年5月,大眾證券報分享了王培的觀點,他提到“抓住市場的矛”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年中時,在中歐基金的中期策略會,王培分享了自己在不斷迭代投資理念,在市場低迷、震盪之中一直在堅持尋找結構性機會。
長期有耐心。
對於週期的切換,普通投資者可以看看他的研究,或許能有一些啟發。
王培:宏觀-六階段模型
過去,是大投資、重投資、大類消費時代,也是商業銀行(高利息)的黃金時代。
如今,中國正在進入後工業化、後城市化、後房地產化和人口老齡化時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時期,轉向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大力投資新能源、新基建、新制造和“卡脖子”技術。
中歐基金基金經理王培給出判斷,“我們即將迎來新的週期,要主動探尋新一批核心資產。”
他總結了過去的三類週期:
第一類是房地產週期。房地產行業過去長期處於高速成長的狀態,一直到這兩年,房地產的投資週期下行。
第二類是中週期,大概每十年是一輪裝置投資週期,我們經歷了兩輪半,現在到了去產能階段。
第三類,我們還經歷了一些小週期,基本上是庫存週期;庫存週期大概有7輪,去年底、今年初到了上一輪庫存週期的尾聲,邏輯上,要進行下一輪補庫存的週期。
王培在中歐基金的9年投資經歷中,有一個工作習慣,每一年都要對第二年做展望。而展望標題,也基本展示了三個週期的過程,以及王培自己的投資理念迭代。
跟上週期,讀懂週期,才能抓住週期之下的核心資產。
如何抓住新核心資產?
新週期的到來,意味著過去的邏輯已經失效。
我們要以新週期的視角去尋找新一批的核心資產。
王培認為,“投資需要重點關注產業中還剩下的那幾顆最璀璨的珍珠”。
創業板和科創板兩次不同的啟動時間,是時代變化的最佳標誌。
2021年前,是新興市場的黃金十年。期間不同的企業家在各自領域裡擴張,核心驅動力來自制造業、消費業的不斷升級,那個時候也是創業的黃金期。
2021年後則進入了“叢林法則”階段。產業和企業開始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企業家開始真正地做高質量的管理管控,這一點在網際網路行業很明顯,很多企業收縮後慢慢找到了再次發展的重心。
過去0-1的機會很多,如今機會愈發少。
所以,結構性機會或許會再次轉向行業龍頭和白馬公司。
王培認為,投資者可以從權益市場投資價效比、結構性機會向行業龍頭轉向,以及以企業增長方式和管理方式向高質量轉變,這三大線索出發,尋找未來潛在的新一批核心資產。
他給出6個方向,供普通投資者參考:
1、具有成長性的價值型資產,具有低估值+成長性+格局好等特徵,主要涉及價效比消費和高階製造等領域。
2、高分紅相關的價值型資產,主要涉及金融、公用事業、運營商等板塊。
3、自然資源主題的價值型資產,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徵+持續性,主要涉及有色金屬、能源等領域,海外對標等。
4、科技主題類的成長型資產,應對階段性市場風格不利因素,可在均衡策略中起到平衡作用。需找到科技主導的、真正受益於此的公司,因為未來AI不僅可賦能科技,也能令很多科技公司喪失業務,這是一把雙刃劍,對小公司不利,對於大公司則利弊皆存,要看自己的資源稟賦在哪裡。
5、出清反轉類的資產,主要涉及農業、新能源等領域,行業特徵不唯一,會隨週期變化。
6、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包括各行各業中的龍頭公司,該類企業的收入和利潤更多跟隨海外需求變動。要去找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這應該是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趨勢之下大家有可能達成的中長期共識。
只有不斷把握趨勢的變化,才能更好地抓住核心資產。
普通投資者的抉擇
面對前面分析的這一系列鉅變,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如前所述,股市此次擔負著戰略任務。
眾人皆希望,此次是慢牛長牛。
而普通人殺入股市,智谷有幾點建議:
1.一定要用閒錢。保命錢、保本錢不能動。一個標準,投進去的錢虧一半出來對你的生活沒有影響,那就OK。
2.最好借基入市。牛市是板塊輪動,一般人把握不了,踩不對點大盤狂漲但你就賺不到錢。可以考慮基金,覆蓋更廣。
3. 小波動很難看準,大趨勢反而比較明顯。用股市溫度計、巴菲特證券化率等指標可以衡量股市泡沫程度,這些指標也是經歷史檢驗有效的。剋制自己的貪婪,當泡沫出現時,謹慎對待。
風險示:創業板綜指2019-2023完整會計年度漲跌幅分別為38.72%、47.85%、17.93%、-26.77%、-5.41%。
以上基金為股票基金,主要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屬於中高風險(R4)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
本基金存在標的指數回報與股票市場平均回報偏離、標的指數波動、基金投資組合回報與標的指數回報偏離等主要風險。
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檔案,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瞭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基金管理人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相關部門對本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於本基金沒有風險。
本產品由華夏基金髮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聯接基金風險提示:作為目標ETF的聯接基金,目標ETF為股票型基金,因此ETF聯接基金的風險與收益高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ETF聯接基金存在聯接基金風險,跟蹤偏離風險,與目標ETF業績差異的風險,指數編制機構停止服務的風險,標的指數變更的風險,成份券停牌或違約的風險等。A類基金申購時一次性收取申購費,無銷售服務費;C類無申購費,但收取銷售服務費。二者因費用收取、成立時間可能不同等,長期業績表現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請詳閱產品定期報告。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原創不易,感謝有你!
一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智谷趨勢為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據悉,帝都深處的人也會在睡前開啟這個號。宏觀經濟、商業邏輯、企業興衰、產業轉型……這裡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訊號。
更多精彩經濟趨勢分析
請關注智谷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