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28日。美國有很多大學,其中,只在首都華盛頓有一所以“美國”命名的大學,“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簡稱AU )。今天上午我乘了兩站地鐵,走了20分鐘,特地來到他們學校的“卡曾藝術中心”(Katzen Arts Center ),參觀他們的博物館。

美利堅大學博物館(AU Museum )在6月17日至8月13日有一個“2023夏季陣容”(Summer 2023 Lineup )的群展,上下三層的博物館裡有七八個主題各異、形式多樣的藝術展覽。這些展覽都是最新較新的展示,雖然不是那麼轟動一時,卻也值得一看。

這是1968年出生的西班牙女性藝術家,皮拉爾·阿爾巴拉金(Pilar Albarracin )的個人展覽《拿把刀,開啟我的心》(Take a Knife and Open My Heart )。這是這位蜚聲國際藝術舞臺的西班牙藝術家在美國的首次個展。她在影片、表演、裝置、繪畫、攝影、工藝等領域均有建樹,特別緻力於藝術的“社會參與”。一進門,就看到頭頂上密密集集地懸掛著無數條色彩鮮豔的弗朗明戈舞裙,感受到藝術家播弄社會參與的組織力量。

這是皮拉爾·阿爾巴拉金於2018年策劃的一個群體“行為藝術”的作品,《在對方的皮膚上》。一大群身著弗朗明戈舞裙的西班牙女郎,橫七豎八躺在地上作躺平狀,如落英繽紛,遍地開花。這眾多人的行為所構成的密集效應,確實要比單個人的行為,具有更強的視覺和心理的衝擊力。據說這是反映女性爭取自身權利的抗議行動。

這同時也是一個影片作品。一眾美麗的女性,打扮得花枝招展,在藝術家的帶領下,浩浩蕩蕩走過城市的朦朧夜色,走到一個博物館裡,在走廊上就勢躺倒。然後,更多的觀眾湧進來,從躺倒的人群狹縫中,小心翼翼地穿行。這時候,誰也分不清誰是藝術的創造者,誰是藝術的欣賞者。

這是題為《失落的歐洲》(Lost Europe )的黑白攝影作品展,作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三位攝影家,卡雷爾·卡德林(Karel Cudlin,1960- )、揚·多布羅夫斯基(Jan Dobrovsky, 1975- )和馬丁·瓦格納(Martin Wagner,1980- )。他們都是捷克著名的攝影記者,都有一些攝影作品集問世。

攝影展雖然名為“失落的歐洲”,其實只是歐洲的烏克蘭一個國家的風景,這是三位捷克人在1991-2018年間多次深入烏克蘭的所見所聞。那裡的村莊、教堂、家庭,那裡的田野、道路、墓地,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原始質樸,恍如隔世。

博物館裡還有一個小型的玻璃雕塑展,這是羅達·貝爾(Rhoda Bear )的作品。她將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玻璃塊堆疊起來,巧妙地運用光線和顏色,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神秘感。藝術家說,我發現我能夠用光線、顏色和形狀,表達出無法用其他方式表達的東西,如2022年的《霧落在天使的翅膀上》(Mist Falling an Anger Wings ),2023年的《矛盾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ontradictory Conclusions )。哈哈,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美利堅大學”博物館不僅有最新的藝術創作,而且也有很古老的收藏。創建於1869年的美國“科克倫藝術館”(The Corcoran Gallery of Art),在2014年關閉之時,將其9000件藝術品贈送給了這裡,使我們得以欣賞到16世紀義大利畫家提香(Titian )等名家的傑作,大飽眼福。


王治平,1952年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畢業,經濟學碩士。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現已退休,目前暫居美國馬里蘭州。喜愛旅行與寫作,撰寫大量圖文遊記。觀光攬勝,與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