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財經》記者 王靜儀
編輯|施智梁
當地時間2月17日下午,美國一架客機在加拿大多倫多機場降落時發生傾覆並著火,事故導致18人受傷,無人身亡。
現場畫面顯示,飛機機腹朝上,呈180度傾覆;機身完整,但兩側機翼、垂尾全部分離解體。跑道兩側有厚厚的積雪,客機著陸後著火併冒出濃煙。
涉事飛機隸屬於美國達美航空旗下支線航空奮進航空(Endeavor Air),是一架龐巴迪CRJ900客機,有16年機齡(註冊號為N932XJ),當時正在執飛從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機場飛抵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機場的DL4819航班。
機上有76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達美航空在宣告中指出,共有18名乘客受傷並被送往當地醫院。達美航空(NYSE:DAL) 是美國最大、也是最賺錢的航空公司,2024年營收570億美元,利潤60億美元。
多位業內專家說,事故原因初步認為和惡劣天氣有關。事發時,多倫多颳起8級陣風,陣風時速超過60公里,疊加週末降雪量達22釐米,天氣堪稱強風吹雪。
惡劣天氣為何會引起飛機翻覆?
專業航空媒體《航空知識》指出,飛機翻覆通常由重心偏移或起落架結構性失效引發。“迎風起飛、迎風降落”,是飛機起降時最理想的狀態。飛機在側風中起降時,兩側機翼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迎風一側升力會增加,背風一側升力會減少,導致機體出現傾斜滾轉,極容易與跑道碰撞。
本次事故發生時,多倫多氣溫為零下9攝氏度,伴隨強風和吹雪,西風陣風時速高達64千米,強側風對飛機著陸(尤其是對CRJ-900這類支線客機)構成極大威脅。飛行員需採用“蟹形進場”技術(即機頭偏轉以抵消側風)並在觸地瞬間將機頭回正,這對操作精度要求極高。
若風速突變或操作延遲,可能導致起落架受力不均,一側率先觸地後折斷,機身失衡、翻滾甚至側翻。當然,飛行員入場操作是否有問題也有待調查後公之於眾。
此外,涉事機型為CRJ-900,儘管這一系列以可靠性著稱,但其高尾翼設計和相對狹窄的起落架間距也可能增加側風著陸的穩定性風險。航空安全網資料顯示,該機型自2005年服役以來,累計發生超100起安全事件,但此前均未造成人員死亡。
“這種事情很罕見。”航空安全專家約翰·考克斯(John Cox)說,“CRJ900是經過實際考驗的機型,有幾十年的服役記錄,在處理惡劣天氣方面效能良好。當時的確風大,風從西邊吹來,風速為27到35節,大約相當於每小時61公里。但飛機的設計和認證都能夠應對這種情況。飛行員有處理這種情況的培訓和經驗。”
預計事故調查將由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領導,30日內釋出初步調查結果。

責編 | 楊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