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未育的女孩們,排隊拍孕婦照

過了二十五歲,我總是試圖理解人類;
可大家的奇葩行為,往往讓我迷惑且疲憊。
之前我們寫過孕婦穿比基尼比賽選美;
懷孕了都要“服美役”,挺著大肚子承接容貌焦慮。
如今抽象的事情再次捲到孕婦身上;
一批沒懷孕甚至還是單身的女孩;
開始cosplay孕婦,預製孕婦照了。
不知道是影樓賺不到錢了;
還是有的人真太閒了;
網上颳起了一股“預製孕婦照”風
畫面精美,妝容服帖,四肢纖細;
配文基本是:
“趁現在還瘦,戴個假肚子拍孕照
“26了還沒結婚,23歲先把孕照拍了”
有和閨蜜雙雙挺著大肚子合拍的;
找男同事客串老公摸著肚子合拍的
拍照的全是未孕女性;
流程也不麻煩:影樓或自己購入不同大小的假肚子,幾個月的都有,任君挑選。
然後發社交媒體或朋友圈;
往往帶上標籤#最美孕婦照
男友是借的,寶寶是假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美麗卻是真的。
都說中國女人的一生就是“要出片兒”
但我問天問大地都搞不明白:連“懷孕”都要美麗,真有必要嗎?
這種“預製孕婦照”原本是影樓的營銷手段
這幾年結婚的少了,影樓的單子也少了;
於是開始瞄準女性的肚子進行焦慮營銷了。
很多女孩一聽“最美孕婦照”這種話直接就上套了;
直接把天天喊的看的“反對容貌焦慮,反對服美役”在腦後了。
於是影樓的商業需求變成了一塊塊纏在女孩身上的假肚子。
在預製孕婦照的同時,也仿預製了一個生命體、一份母愛
很可惜,這些都是假的。
當然,也許有人認為不過就是cos孕婦拍個照而已,“罪”不至此
畢竟這些拍照片的女孩都是個人選擇,拍得美麗、開心就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懷孕的女性身體會變厚,手腳會腫脹;
皮膚上還會長出妊娠紋、妊娠斑,在腹部或大腿出現大量紫紅色的紋路;
懷孕本就是女性的一場考驗、一場役;
但預製孕婦照忽視了這場戰役中所需要的強健的身體;
忽視了女性懷孕過程中的種種不適;
把“美麗”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
生育在一個個預製孕婦照的行為中變成了社交表演的工具。
而“最美孕婦照”的標籤同時也在過度美化著女性孕期的形象。
懷孕成了一場為了展示自我容貌身材的擺拍遊戲;
這場遊戲會引導人們忽視女性生育的艱辛。
這不僅是一場虛假繁榮的集體表演
也是對完美敘事的病態追求。
更可悲的是,我們似乎已經習慣這種“預製”了。

預製孕婦照代表了對生命體驗的預製和擺拍;


其背後更是某種“效率至上”的荒誕。
但不止如此;
這種“預製”行為已經光速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
甚至已經成了一預製文化了。
還記得預製菜嗎?
剛被爆出來的時候,人人憂慮;
遍地的批判和罵聲;
但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
沒人在意每天我們塞進嘴巴里的東西是否是預製的;
快捷、方便、有效率就行。
接著就到了短影片博主掀起的“預製朋友圈”風潮。
“挑戰六小時拍完國慶七天的朋友圈照片”
“如何用一天拍出一個月的精美朋友圈照片”
在這些教程下,博主們在幾小時內修改妝發、更換衣服;
以此拍攝出不同造型和風格的照片;
為的就是之後一週/一個月之內在朋友圈展示。
記得朋友圈剛興起的時候,那裡還是分享生活的平臺;
但如今連朋友圈都要被預製了;
在博主們的高效教學下,朋友圈成了精緻人設的展示平臺;
但活生生的人味兒更少了。
更離譜的是現在連婚禮都要預製了。
在婚禮中有一個步驟是拍攝晨袍照片;
但現在晨袍照片都能預製了;
提前一個月或半個月拍攝預製晨袍照已經成了一項常規服務;
甚至有女孩在18歲就已經把晨袍照和敬酒服照都拍完了。
有人說婚禮當天流程太多,來不及拍美美照片;
所以提前拍好節省精力也未嘗不可。
有人說婚禮是有意義的一天,重要的是真實的去經歷和體驗。
兩種說法的是非對錯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是否參與預製行為也都為個人的選擇。
我更好奇的是,為什麼預製文化可以如此迅速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裡?
其實,我們已經不知不覺進入了一個預製人生。
吃的喝的用的,小到朋友圈大到婚禮;
彷彿萬事萬物都是可以被預製的。
在預製話題的相關討論下,也有網友發揮奇思妙想;
給自己預製八十歲老年閨蜜照,給自己預製葬禮……等等。
預製,已經成了一種習以為常的工具。
其實這源於一種對人生KPI的焦慮
我們上班有要完成工作的KPI;
我們的人生也逐漸KPI化:要快速吃飯,要發精美朋友圈,要有結婚時的美麗照片,要有瘦瘦的最美孕婦照……
“預製”這一詞,本身是一個工業概念
如今,在預製文化之下,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正把自己變成流水上的產品
我們追求著統一的標準、固定的模式、超高的效率。
即使明知它是虛假的,但仍執拗於為自己造了一個工業化的楚門的世界。
也許是時代的不確定性,讓我們總是想要緊緊抓住些什麼;
也許是高效成了一種必然,我們只能主動投身,把人生活成一個個任務
因此,當預製成為文化的時候,我們已然被裹挾其中,在劫難逃。
是的,我們的效率上來了,我們的朋友圈更精美了;
但每個行為背後的意義,也已經隨之消解了。
今天這篇文章,無意批判種種預製行為;
畢竟預製與否,都是個人選擇。
是為了效率也好,為了虛榮也罷。
是商家的財富密碼也好,是個人的主動選擇也罷。
我只是有些懷念;
懷念和朋友們吃飯的煙火氣;
懷念朋友圈天涯若比鄰的人味兒;
懷念經歷人生每一個重大時刻的真實體驗。
懷念我們還沒成為“預製人”的日子。
那是一切都可以慢下來的人生隱喻。
夕陽西下,狗打了哈欠,我們有些疲憊。
本文授權轉載【ONE文藝生活】微信公眾號,韓寒主編的ONE·一個文藝閱讀應用官方公眾號,複雜的世界裡,一個就夠了。關注可搜尋微訊號:one_hanhan 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