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倆還在鬥,內娛就沒死透

最近《親愛的仇敵》這部大女主劇風頭不小。
有人噴它搞雌競、閨蜜變敵蜜,也有人批女主們人設不討喜,不夠正面……
在如今大女主題材劇飽和趨同的情勢下,不少同類型作品都撲得無聲無息,這劇的動靜倒反向安利了我。
看下來,總共三位女主,一剛一柔還有一“小三”,配置就很震撼。湊一塊兒更是不稀得給你展示什麼閨蜜情,全是人性陰暗面下的小九九。

好久不見這麼BIG膽、新鮮的女性視角了:女性的真相不僅在友誼和團結中,也隱藏在矛盾和對抗裡。切換視角,我們反倒能挖掘到更多。
開局就是一場“勾心鬥角”的相親飯局。
陳凱西( 陳妍希 飾)給新閨蜜鍾傾城(萬鵬 飾)介紹物件——鑽石王老五周慕孫(袁弘 飾),奈何老閨蜜羅曼(高葉 飾)要跟著。
陳凱西明面答應,實際上開始各種使絆子。
六點半的約會硬說七點半,導致羅曼遲到,還趕上大塞車,脫了高跟鞋跑著才趕到飯局。

結果飯桌上,使盡渾身解數的羅曼依舊穩穩贏下周慕孫的青睞,讓鍾傾城淪為陪跑,陳凱西快無語死了。

等等,這劇情不就是標準雌競麼?怎麼現在還興這種路數?
莫急。羅曼這番折騰的緣由是,她記恨當年陳凱西在婚禮上沒把優質的伴郎引薦給自己,反而讓給別人。
她並不真在意伴郎,而是不解,為什麼閨蜜認為自己配不上這男的呢?這不就是看不起自己麼?
所以今天逮到機會,她就是要出來壞事,證明自己有這個魅力。
可見,男人只是工具,整這一齣實則是羅曼試探自己在陳凱西心中地位的遊戲——搶男人是假,激閨蜜是真。

“鬥”寫“愛”,少見的描繪女性關係的新視角。
現在太多女性群像劇預設女性天然團結友愛,只因她們是同性。但每個女性首先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理解從不等於和合與共,相反我們中學就學過,矛盾才是世界的真相。
陳凱西與羅曼的摩擦,因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她們的閨蜜情不是凝固成琥珀狀的,而是在拉扯中加深連線。
只要雙方夠真誠,矛盾就會解決——
“伴郎門”事件的真相是,陳凱西她知道羅曼要去大城市發展,本地男再優也只會浪費時間,並非良配。
周慕孫看似優質,實際是個只玩玩不結婚的天坑。
那咋的要介紹給鍾傾城呢?原來鍾傾城是她老公陳勉的“出軌物件”,陳凱西是在扮豬吃老虎,曲線解決家庭矛盾。

陳凱西“柔”,她習慣透過細緻的觀察、周全的策略,實現她看重的幸福。她不聲不響,卻總默默安排好一切。
羅曼“硬”,因自尊心強而自卑,爭強好勝,習慣一心朝前,用努力證明自己。所以她很難細緻地體察到陳凱西的考量,生出誤會。
她們鬥得真實。且不是為了任何外人,只為彼此。
而不同個體面臨的是共同的困境,她們並不展現塑膠情誼,卻始終在內心深處共振,這種連線遠比表面的和諧更深沉。

戀愛腦陳凱西立志於結婚找幸福,羅曼夢想搞事業跨階層。很多劇會想當然地把事業女性設計為家庭主婦的救世主,刻板地販賣一種爽文方案:
遠離愛情,搞事業才是唯一正解。
二元對立最為精簡,可惜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這劇反倒十分誠懇地展現女性更現實的處境——
或許無論走哪條路都找不到避風港,在結構性的困局裡,傷害無處不在,也沒有任何掩體能護你周全。
像羅曼,已靠努力成為業內有影響力的編劇,但在很多時候依舊無比被動。
答應和周慕孫回家,就等同於預設上床。她半路打退堂鼓,就被周慕孫直接了當地請出家門。

後兩人進一步發展被陳凱西老公陳勉看見,陳勉對她的評價也變了,從欣賞她靠自己本事拿下成績,變成了她攀權附貴、有點手段。
這種上位者視角的審視無所不在,個人再努力也難以逃脫。

事業有成的羅曼尚且如此,更別提全職媽媽陳凱西的處境了,丈夫的出軌即是佐證。
而有意思的是,她們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卻從不玩大團圓的那套。
人性的變換是流動的、複雜的,這才是真實的關係紐帶。
就好比,人倒黴起來,想和對方抱著一起“死”,也是一種變態但無比真實的深刻情感。
陳凱西被周慕孫用體面工作利用,打亂了老公陳勉的商業局,遭到訓斥。羅曼一邊安慰她一邊分析:事出反常必有妖,太美好的事可能不是真的。
陳凱西沒有把這話嚥下去,而是氣惱地推開羅曼,並把刺痛自己的真相反彈:那你自己呢?你和周慕孫的完美戀情就是真的麼?
結果就是,倆人一起喪,但倆人的心也在共同直面殘酷現實的時刻裡貼得更緊了。
成年女性的真友誼,多的是這些詭異又真實的瞬間。畢竟長大後我們習慣了保持體面,能在一人面前張牙舞爪,暴露內心的陰暗面,才叫真的有安全感。

當一個人充分社會化之後,友誼是很容易被稀釋的。
小時候,因為陳凱西排除眾異的一次理解,羅曼就把她視為知己,無所不談。但長大後再重逢,倆人之間多了攀比心、猜疑心、羞恥感,雖然相處起來依然知根知底,但刪掉了多少條編輯好的資訊,這段友誼就隔著多少個星系。
但真正深刻的感情,恰如前文所說的,不是凝在琥珀裡的。有間隙、有摩擦、有起伏的情感,交給真心人便可以一直誤會、一直爭吵、一直試探,直到……釋然,理解,坦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相敬如賓的好是屬於陌生人的,吵架也是一種溝通,願意花時間吵本就是一種愛,於是這倆越吵越好。
後來打腫臉充胖子、營造出軌老公已回心轉意的陳凱西說漏嘴,其實老公已好幾個月沒回家。而羅曼也坦言和周慕孫的約會除了浪漫,實際還有被請出去的窘迫和眼淚。
尷尬中,她們再次透過彼此的窘迫達成共鳴。
此外,最有意思的還屬她們和鍾傾城成為朋友的設定。
其實鍾傾城也是被三的。在她得知陳勉有家室後,陳凱西本想掩飾太平,鍾傾城卻主動挑破,並真誠而努力地修復關係。

上次原配和“小三”成為朋友不狗血,反顯出女性大愛的還是紫薇和晴兒。
爾康在她們之間反而最不重要,她倆十分看重、欣賞彼此。

和情敵,最不可能成為朋友的人成為朋友,這大概只有女性間才能做到了。
雖說混演藝圈的鍾傾城,確實是看上了羅曼作為大編劇的人際資源,但她如實和羅曼坦誠意圖,真心換真心。
有小九九再正常不過,連父母對孩子都未必能完全無私,互利才是支撐一切情感的基石。
相比之下,陳勉、周慕孫與她們的情感就完全不同。
陳勉還是窮小子時,自覺配不上陳凱西,結婚時信誓旦旦要一輩子守護這段感情。

結果現在事業有成,他早看不上“糟糠之妻”,甚至直截了當地攤牌,人生苦短,他要出去浪。

周慕孫呢,一開始也算風度翩翩、貼心友善,再接觸卻發現是個捂不熱的主兒。總是強調私人空間,不適應倆人生活。
愛是什麼?總歸不是不顧她人感受,隨時隨地變臉。他們心裡自然沒那麼多彎彎繞繞,惡意全是放在面上的,沒有任何遮掩的必要。
女性情感中的小九九多,是因為她們對愛永遠沒有踏實感,總想試探、揣摩他人心意。
而之於男性,愛是需要證明的麼?對自己的愛已經足夠夯實穩定。
因此這劇的看點,正在這些數不清的、細膩的彎彎繞繞裡。
它有爭議,恰是它有真實的探討空間,而非全是刻板的所謂正確,實則無聊。它刻畫了“非完美女主”,和怎麼也捋不清的情感糾葛,探討人性陰暗面下的女性情感,近年少見。
劇中女主們某種意義上全員迷糊,全都在“明知故犯”。
羅曼明知周慕孫是天坑還是抱有幻想,一次次陷進去,又被一次次隔絕在他強調的“界限”之外,哭後又轉身回來。
有場戲拍得很曖昧。
因為周慕孫利用陳凱西,羅曼和周慕孫鬧翻了。羅曼指責他沒有底線,周慕孫強調羅曼越界。
一氣之下, 羅曼說再不踏進他的地界。
但和好後又幹柴烈火,去到他家門口時……停住了。
怎麼辦呢?赤足踩在周慕孫腳上擁吻著進的門。
人,畢竟不是機器。一次不對付就判斷他是渣男,接著把他拉至冷宮老死不相往來?如果人生是一道道單向推理題、甚至開著上帝視角那多簡單啊。
煩就煩在心境在變,標準在變,對方在變,境遇在變。像是飄蕩的潮水,捉摸不定,人生的答案可以那麼反覆,那麼非常規,甚至連自己都預測不到,難以自控。
曖昧的混沌的,才是現實的真相。
而女性友誼在人性陰暗面中存活,也因混沌變得更動人。羅曼和陳凱西經過一次次彆扭後終於回到少女時的無話不說。
卻無奈發現,話可以肆無忌憚地說,對方也在真誠地聽著,但空氣依然凝固。
她們的心很近,看似不再孤立無援。但事實上卻依然於事無補。
“小時候好像覺得,說出來就沒事了,現在……”
她們自我暴露困境後,連安慰都免了,只有沉默。我太愛這段了。
近幾年流行殺伐果斷雷厲風行完美大女主,遇事不慫就是復仇,可那是爽劇,無法兌現。
這劇反倒沒有誇大女性友誼的力量,她們的連線在結構性框架的磋磨下,顯得那麼無力。
可就這樣待著,聽到彼此說的,也是一種互通能量的方式——
不完美女性,沒有具體解決方案的大女主劇才應該被尊重。因為它不瞎編亂造,它存在本身,就是在展示每一個真實的你和我,參與過的女性敘事。

若喜歡本文,還請三連支援!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