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電集體變刺客:買得起機器,換不起耗材

各種高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把越來越多的家務給自動化、智慧化了,這些家電一邊解放使用者的雙手,一邊提供更加健康舒適的體驗。
但是,這樣的低成本美好生活,也許只能維持一年或者幾個月,具體要看你家裡的電器,更換耗材的週期是多久,電器有國補,耗材可沒有。
當耗材價格突破心理防線,當維護成本消解科技紅利,被刺痛的不僅是消費者的錢包,更是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作者 | 酷玩實驗室
來源 | 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在新式家電的加持下,中國人的智慧生活有多爽?
早上睜開眼睛,呼吸一口被空氣清淨機過濾的潔淨空氣,然後拿起電動牙刷,讓高速運轉的電機代替你的手,然後接一杯淨水器製造的直飲水漱下口。
再開啟膠囊咖啡機,一邊品味香氣騰騰的熱咖啡,一邊坐看各種機器在家裡忙前忙後,掃地機器人來回穿梭自動清潔,智慧貓砂盆自動鏟屎裝袋,洗碗機嘩嘩作響,讓你十指不沾陽春水……
如此舒適、健康又省心的生活,放在幾十年前,科幻片都不敢編,放在當下,也足夠令全世界羨慕。而這樣的美好生活,正在隨著新式家電的快速普及,變成每個中國家庭的日常。

進擊的家電
這兩年,國家大力推動家電以舊換新,各地相繼推出補貼政策,幾十億、幾百億地撒錢,並且補貼範圍越來越廣,從冰箱彩電空調等傳統的家電,覆蓋到了淨化器、掃地機等新品類,而廠家們面對激烈的競爭,也紛紛自砍一刀,不斷推出高性價比的新品,降價增配。
過去的2024年,中國家電零售額已經到了驚人的10307億元,首次突破了萬億大關,也突破了2017年的9454億元峰值,創造新紀錄。
各種新式家電都有亮眼的表現,可謂光速普及。掃地機器人全年出貨量達538.9 萬臺,算上吸塵器、洗地機等清潔電器,總的零售量高達3035萬臺;淨水器賣出了928.6萬臺,空氣清淨機也賣了超過320萬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在多重摺扣刺激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低價買到了新式家電,各種高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把越來越多的家務給自動化、智慧化了,這些家電一邊解放使用者的雙手,一邊提供更加健康舒適的體驗,大家也逐漸依賴起了它們,爽過就回不去了。

美好生活,到換耗材為止
但是,這樣的低成本美好生活,也許只能維持一年或者幾個月,具體要看你家裡的電器,更換耗材的週期是多久,電器有國補,耗材可沒有。當你看到耗材售價那一刻,可能瞬間就覺得自己請了個爹回來。
就拿很多人家裡都有的淨水器來說,濾芯基本上需要半年一換,有些型號甚至要求3到4個月一換,而大牌淨水器的濾芯,起步300多塊錢一支,哪怕買套裝,也只能減個十來塊,一些特別高階的淨水器型號,對應的濾芯價格自然也更恐怖,貴的要1300到1600元一支,換起來是真的肉疼。
咱們且不說貴的,就看那些300來塊的濾芯,它們對應的淨水器型號,整機售價大多也就只有1000到2000元不等,換句話說,你要是用得狠點,用個兩三年,換芯的費用就超過了機子本身的價格,堪稱“賣機器只是交個朋友,賣耗材才是細水長流”這個模式在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濾芯更換服務才是企業和經銷商的核心利潤點,佔據代理商收入的60%到75%,為了獲得穩定的換芯收入,很多企業甚至在虧本賣機器,給大家制造一種使用成本很低的假象,誘惑人下單。
這還不算最離譜的,一些小廠家甚至用“零元購”作為噱頭,吸引一些農村老人安裝機器,然後兜售天價濾芯。
這種賺錢模式的結果就是,一大堆使用者發現自己換不起濾芯,索性就擺爛了,權當家裡沒這玩意。
還有人算算濾芯的賬,再看看桶裝水價格,然後驚訝地發現,自己就算喝水、泡茶、煮飯全都用桶裝的純淨水,都要不了這麼多錢,感覺血虧。
類似的例子還有空氣清淨機,也是濾芯貴得要命,一買一個不吱聲,基礎款都將近200塊,你要是想再過濾點什麼二手菸、甲醛、細菌病毒,只能選擇進階款,換一次400塊。
這濾芯的水可就深了,像是裡面的主要材料活性炭,就分回收的、國產的、進口的幾種,成本也是從低到高各不相同,然而消費者並不能直接分辨好壞,不少廠商就把幾種活性炭混著用,輕鬆賺取高利潤。當然,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材料往差了用,成本差不多60元材料,奔著天花板去,200元的成本也差不多了,以次充好的收割方式存在極限。
那啥沒有極限呢?品牌力!代工企業出廠價100來塊的空氣濾芯,到了洋大牌的供應商手裡,瞬間就變成了要價1000元的奢侈品,注意,這僅僅是供應商那邊的價格,洋品牌賣給消費者的時候,恐怕還要再加一層價。
瞭望東方週刊

天價耗材,瘋狂背刺
淨水器和空氣清淨機的濾芯,看起來還算有點科技含量,你講一大堆什麼反滲透、活性炭、高分子材料……這些專業名詞消費者也看不懂,反正聽起來很牛X,能勉強說服自己購買天價耗材。
有些家電的耗材,真就是貴得毫無道理了。
同樣是塑膠刷毛+塑膠柄,普通牙刷可能只要你兩三塊錢,然後到了電動牙刷的刷頭,裡面增加了一套可以聯動旋轉的機構,價格瞬間翻10倍,很多大品牌都要30塊錢一支,而且是套裝價,一次買下十來支才有這優惠,比較貴的型號,一支刷頭可能要你50塊。
有媒體專門統計過,按照官方推薦的更換週期,大部分電動牙刷的年使用成本都在100-200元間,往往是使用一年半到兩年,就會超過電動牙刷本體的價格,拿來買普通牙刷,都足夠你周拋了。
太平洋科技
問卷調查也顯示,使用者對於電動牙刷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刷頭價格太高,買得起用不起。
海報新聞
不過好訊息是,電動牙刷這行業准入門檻低,也挺卷的,有些廠家已經專門針對這個痛點,推出了低價刷頭,狠狠心的,能把價格打到9.9元,雖然還是比普通牙刷貴,但好歹也是降了,清潔家電的耗材,那才叫一個堅挺。
在官方店的耗材區,你能看到,巴掌大的拖把布,就要你20元一塊,因為它是掃地機器人專用的,3個月換一次,一臺機器人需要換兩塊,那麼每年就得花160元;你還能看見,看起來毫無技術含量的細毛刷,開價32元一個,因為它也是掃地機器人專用,按照官方換件週期,每年花費256元。
就連平平無奇的滾刷,只要套上了“洗地機專用”這個頭銜,都瞬間變得高貴了起來,軟膠材質的,99塊一個,軟毛抗菌材質的,129元一個,官方建議半年一換,那每年又是兩張紅票子沒了。
可能這些清潔家電的使用者百思不得解,這熟悉的形狀,這簡單的結構、廉價的材料,怎麼廠家稍微改改造型和尺寸,就變成高攀不起的價格了呢?
估計使用者們更想不明白的是,官方提供的清潔液裡,到底是摻了金子還是摻了啥祖傳秘方,300毫升的小袋裝,就得花100多塊錢,你平均算下來,比有些白酒的單毫升價格都要貴了,而且退一步說,同樣是起到除汙、殺菌的功效,普通的清潔液才幾個錢啊,哪怕是大牌的,100塊也能買個7000、8000毫升了。
可能大家看到這裡已經夠高血壓了,別急,重磅的還在後面,讓你家貓過來了解一下,它每次上廁所的成本有多高。
某日本大牌的智慧貓砂盆,專用集便袋,30個裝,售價39元,算下來單次鏟屎成本1.3元;國產品牌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集便袋差不多是0.95元一個。這種所謂專用耗材,說破天也就是個塑膠袋而已,無非就根據貓砂盆的尺寸和結構,改下尺寸以及抽繩裝置就行了,如果去掉“專用”這個光環當成普通垃圾袋賣,0.1元大家都嫌貴。
而且有很多使用者發現,某些品牌的貓砂盆的收集程式很奇怪,集便袋明明還有不小的空間,就直接抽走袋子換成新的,多少有點故意搞浪費的嫌疑,家裡如果貓多,一年下來光在袋子上就要出幾百塊。
倒不是說大家出不起這幾百塊,問題在於,如果家裡全是這樣的新式家電,小到牙刷,大到洗地機、貓砂盆,每個家電都跑來刺你一刀,一年掏個幾千買耗材,這生活成本可就高了。
小廠平替,整治大牌
面對天價原廠耗材的背刺,使用者在嘆息,也有人看到了商機。
中國的產業鏈突出個大而全,啥東西都能給你復刻出來,打成白菜價,更別說這些毫無技術門檻的配件了,對於同一產業內的工廠來說,就是量量尺寸的事,所以,現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都能找到小廠推出的平替耗材,覆蓋各個家電大牌的各個型號,價格便宜,量大管飽。
原廠單支要價30塊的牙刷頭,小廠的平替款38元能買到8支,還和原廠一樣,有多種不同材質、形狀可選。洋品牌要價1100的淨水器濾芯,平替款直接半價,550元帶回家。還有那些貴上天的清潔家電耗材,什麼幾十塊的抹布、上百塊的滾筒,在平替這裡,只需100元就可以買到夠用整年的耗材套餐,包含6塊抹布、4個清潔刷、4個過濾網、2支滾筒,還外加2大瓶地板清潔液。
就連向來以定價良心著稱的雷總,也成了小廠的打擊目標,他家售價178元的空氣清淨機濾芯,平替款只需70不到。
從買家評論區來看,有小部分人覺得,這些平替耗材的材質、效能,還是跟原廠耗材有一定的區別,可能用起來沒那麼舒服或者做工稍微粗糙了點。不過絕大多數使用者的態度還是 —— “這價格就別挑三揀四了,要什麼腳踏車”,其實在銷量資料裡也能看出來,很多平替款的都是月銷售上萬件,牙刷頭甚至有銷量幾萬件的,可比官方店的資料好看多了。
高價的原裝耗材,是家電企業的現金奶牛,你現在搞什麼平替,把人家的牛宰了,大廠肯定要急眼。
他們首先祭出的就是“質保政策”,你要是用第三方平替件,一旦出現任何故障,廠家就不給保修,只能自費修理,可能花費遠超的耗材差價,這個法子在汽車等行業已經有大量實踐經驗,百試不爽。
第二招就是“使用者教育”,從方方面面闡述平替件的危險,比如說很多廠家都宣稱,第三方的地板清潔液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可能堵塞住出水孔;淨水器和空氣清淨機品牌,就會罵平替件質量不過關、過濾效果差,可能危及使用者身體健康,像什麼掃地機器人抹布這種,實在說不出啥危害性的東西,都要說平替件做工粗糙、清潔不到位。
如果這些都勸不動,那就乾脆出第三張牌,“軟體封鎖”。一些比較價格比較高的原廠耗材裡,往往會內建晶片,用來給主機識別型號、剩餘壽命等等資訊,廠家只需要寫入一條規則,當主機靠晶片識別出第三方耗材,直接報警或者拒絕工作,就可以噁心到買平替的使用者。
真不是開玩笑的,現在的淨水器/空氣清淨機濾芯裡已經普遍裝備晶片了,有些型號的主機如果識別不到原裝濾芯,就會一直嘀嘀嘀狂叫,攪得你家雞犬不寧,為了防止晶片被拆下來重複使用,個別廠家甚至搞出了“晶片刷一次就失效”的設定,堪稱“做事要做絕”的典範。
使用者想省點錢買平替,還得跟廠家工程師鬥智鬥勇,有的狠人就越想越氣,乾脆把淨水器裡的報警裝置給拆了,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甚至有大佬仔細研究了濾芯晶片與主機交換的密碼,發現這組數字是按照硬體編號有規律生成的,換句話說,你可以自己寫一套簡單的演算法,然後無限瞎編出新的密碼,再將新密碼用讀寫器刷進老濾芯的晶片,就可以騙過主機……怎麼說呢,大佬為了省這百來塊錢,真是用上了畢生所學。

買新式家電,我們賺了嗎?
大家買這些新式家電,本來是為了圖個省心,現在還需要花這麼多金錢更換耗材,要麼就花精力去倒騰它、伺候它,倒反天罡了屬於,這種使用者體驗可說不上好。沒準很多人到最後會覺得,自己是花錢買了個教訓,以後有什麼新科技,也不太願意去嘗試了,只想老老實實用2塊錢的牙刷刷牙,用10塊錢的拖把搞衛生。
可能家電企業覺得,高價耗材是可持續的長期收入,但你要是把目光放到更遠的地方,可能會得出相反的結論,高價耗材,屬於可持續性竭澤而漁。
其實這事也不是完全沒法解決,對於搞平替的小廠來說,重點在怎麼證明自己,把原材料一五一十告訴消費者,把成分說清楚,再找專業機構來檢測一下,證明自己的效果跟原廠件旗鼓相當,使用者不就放心下單了嗎?總之就是,不能再按搞山寨的思路去做,要讓平替產品也正規化,才能做大做強。
至於家電品牌,也不是不讓你們賺這個耗材錢,業內的巨頭就那麼幾個,老闆們坐一起談談,把五花八門的介面規格統一一下,在尺寸上也對齊一下,讓各大品牌的耗材變成標準件,然後大規模化生產,耗材產量是之前的幾倍,成本不就攤平了麼?完全可以在保證利潤的同時降低耗材售價。
人類的懶,是全方位的懶,既不想做家務,也不想在外面辛苦賺錢來養活家裡這些智慧電器,家電行業想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接受自己的產品,就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方面的需求。
造出大家買得起的家電,只算成功了一半,能讓大家用得起、用得爽,才能成為最終贏家。
當耗材價格突破心理防線,當維護成本消解科技紅利,被刺痛的不僅是消費者的錢包,更是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真正的智慧生活不應是精心設計的訂閱制like的陷阱,而是徹底的普惠。
而市場也終究會驗證,任何脫離使用者真實痛點的創新,都是偽命題。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