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丨珍藏級透光冰磧岩壺,7億年頑石雕琢山川石海,大師親工

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石頭,一種億萬年前形成於地球表面的物質。
它崎嶇和挺拔的姿態,彰顯了大自然的雄奇和無盡的美。
人類從未停息探索石頭奧妙之處的步伐,既以技藝和力量試圖馴服它們,也以敬畏和謙卑之心聆聽它們的聲音。
經過後天的人工打磨,未經雕琢的頑石變成了獨一無二、集天地之靈氣的奇石、珍器。
這把壺,非陶非瓷,卻風骨峭峻、氣韻溫雅。
它是由經歷了“冰與火之歌”的天然冰磧岩原石,經名家採用非遺石雕技藝精心雕琢、打磨而成。
雖是石頭身,卻胎薄透光,如此石壺,盈盈一握,便覺歡喜。
湖南安化冰磧岩原石
冰磧(qì)巖,世界稀有的石種之一,它是冰川生成、運移、沉積的結晶。
當時地球歷經全球性的冰川活動後,又迎來了“熱室氣候”事件。在這熱與冷的碰撞之下,形成了稀罕少見的冰磧岩。
據考證,它形成距今約6-7億年間,記錄下了整個世界的滄桑鉅變,因此也被稱作“長壽石、吉祥石”。
世界上約85%的冰磧岩都集中在中國湖南的安化縣境內,被科學界稱為“世界奇觀”。
冰磧岩呈灰褐或暗褐色,質地堅硬、厚重。
不同於遇高溫易炸裂的普通岩石,冰磧岩的石質為晶體結構,承受熱脹冷縮的係數高,透氣性也好,利於吸收茶味、留住茶香,天然就是做茶壺的好材料。
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冰磧岩以其稀缺的產量、獨特的質地,成了當代藏家重點關注的物件。
即便是佔全球冰磧岩地貌85%的安化冰磧岩礦,如今也基本被開採殆盡。
冰磧岩製成茶壺很是耗料,一把僅重約200克的透光冰磧岩石壺,平均就需耗費10~13公斤的石料。
和陶瓷茶器光滑的表面不同,冰磧岩壺經手工雕刻打磨,呈現凹凸有致的紋路肌理,有一種歷久彌新、返璞歸真的自然美感。
因年代久遠,冰磧岩玉化程度很高,石中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透光冰點和凹槽。並非瑕疵,反而帶有自然原石的獨特美感。
磐石壺、三生石壺選用上等豹紋料透光冰磧岩進行雕琢,冰磧岩中的冰點具有透光性,在光源照射下可見斑駁光點,宛如靜夜裡的螢火燭光。
每把冰磧岩壺的石皮紋路都不相同,透光的紋路肌理亦是隨著石紋的變化,千姿百態。每把冰磧岩石壺,都是世間無二的存在。
注:每塊石料的紋路均會有差異,請以收到的實物為準。
今天,我們特別聯合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何偉強,採用非遺石雕技藝,為大家帶來了大師親工打造的冰磧岩石壺、茶盤,併為之發起眾籌。
本次眾籌共有3檔可選:
珍藏級透光冰磧岩壺·磐石
珍藏級透光冰磧岩壺·三生石壺
冰磧岩隨形茶盤·觀山海 「孤品」
山川石海透光冰磧岩▼

眾籌價 ¥780 起(日常售價 ¥1299 起)
2025年5月4日23:59 特惠結束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親工
非遺石雕技藝
冰磧岩,它的名字就透著一股凜冽與神秘。
它承載著遠古的記憶,質地堅硬,卻又能在匠人的妙手下,展現出透光之奇,猶如寒夜中的一抹月光,穿透歲月的迷霧,靜靜地訴說著不朽的故事。
惠安非遺石雕技藝,不僅僅是對石材的雕琢,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是對“工匠精神”最生動的詮釋。
於是,這七億年頑石化身的透光冰磧岩壺,便成為了連線過去與未來的橋樑,讓人們在品味茶香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來自遠古的呼喚,以及匠人對於美的無盡追求與堅守。
惠安石雕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600年前。匠人透過捏、鏤、摘、雕等工藝,製作出或威武雄壯,或細膩生動的石雕藝術品。
2006年,惠安石雕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石雕之都,其世代相傳的雕刻技藝,堪稱中國石雕界之高峰。
作為土生土長的惠安人,何偉強老師自小耳濡目染,並在石雕界耕耘十數年,也憑著對石雕藝術的熱愛與追求,作品曾屢次獲業內大獎。
他的石雕茶具作品《編鐘壺》在第十七屆全國工藝品博覽會“中藝杯”優秀工藝美術作品評比中獲金獎。
透光冰磧岩石壺、觀山海茶盤,均由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何偉強老師親自操刀,用億萬年冰磧岩,以非遺石雕技藝細細雕琢而成。
千百次的雕琢,數十道工藝,一刀一篆,將一把把石壺從7億年的冰磧岩中釋放,煥發新生。
石壺不打蠟、不上色,自然烏黑潤澤,有返璞歸真之大美。
冰磧岩石壺的底款皆落匠人名“何偉強制”,珍藏價值盡顯。
珍藏級透光冰磧岩壺·磐石
容量:約75ml
尺寸:約12.8×4.3cm(長×高)
石壺造型靈感源自漢代日晷渾儀,將天體執行的軌跡凝於方圓之間。
冰磧岩的肌理間,凝固著星塵與洪荒的對談,所謂「道器合一」,便是教人從巖礦的混沌中,窺見天體執行的精密與浪漫。
整器造型自然敦厚,方圓有度。
壺身弧面演繹「天穹」,近底處的轉折弧度,硬朗流暢,精神氣韻足。
壺嘴肥短,倒茶時,似銀河垂落一斛清泉,出水有力,斷水利落。
嵌蓋,壺鈕仿日晷晷針,在茶席上演繹《時間簡史》。
壺把三稜象徵「地方」,拿捏舒適,一提一落,風雅無邊。
珍藏級透光冰磧岩壺·三生石壺
容量:約100ml
尺寸:約10.4×8.4cm(長×高)
從商周時期的三足鼎到紫砂造型中的三足水平,我們的傳統文化在不同的創新中一脈相承。
商代  父乙盉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圖源網路
此三生石壺造型參考商代的青銅酒器“父乙盉”,形態閒雅有度,它是商周禮制與當代生活美學的對話媒介。
較高的壺身,在三足的支撐下,更顯氣韻挺拔,莊重優雅,形、神、氣、志俱備。
蓋呈凸圓形,為壓蓋。配以靈動圈鈕,在倒茶時,自然垂下發叮咚之聲,別有逸趣,亦可把玩。
直流壺嘴,七孔出水,出水有力,斷水利落。
耳形壺把,硬朗有風骨,執握舒適。
冰磧岩隨形茶盤·觀山海
「孤品」
尺寸:約30×17cm
冰磧岩質地堅硬,遇冷遇熱不變形、不開裂,具有經久耐用、耐磨性好的優點。
另外,冰磧岩不褪色、不生異味,日常使用不易積滲茶漬,打理起來十分方便,是理想的茶周邊器具之選。
隨形的冰磧岩幹泡臺、茶盤,起伏的輪廓恰似層巒疊嶂。
隆起的巖脊若太行絕壁,凹陷的蝕坑如溶洞湖泊,茶器置於其上,宛若雲海間錯落的亭臺。
根據石材本身的皮殼加以修整造型,保留皮殼的顏色,猶如山川造型,內裡側鏤空,鑿出冰磧岩內裡石材的顏色,猶如湖泊。
觀山海茶盤既可作為一個器物座,陳設擺放,也是一個幹泡茶臺,宜養宜用。
孤品,僅此一件!
山川石海透光冰磧岩▼

眾籌價 ¥780 起(日常售價 ¥1299 起)
2025年5月4日23:59 特惠結束
水為茶之母 器為茶之父
喝好茶用好水 泡好茶用好茶器
在【地理·中國】央視一欄節目中有期《冰火石之迷》提到了一塊神秘的黑色石頭——冰火石。
湖南安化市境內的肖木村,村民們經常會用一種漆黑的石塊泡水喝,當地人把這種石頭叫做“冰火石”,也就是冰磧岩。
在當地有一個傳說,最初人們喝的山泉水流經冰火石,經常飲用後,發現身心舒暢,之後人們乾脆用冰火石泡水喝,於是冰磧岩有益水質的說法也不脛而走。
為了弄清楚神秘石頭的來歷,【地理·中國】的節目組在當地一座無名山上採了石樣,遠赴百里送到益陽檢測中心進行科學分析。
檢驗發現冰火石(也就是冰磧岩)裡,含有十幾種微量元素,鐵、鋅、錳、硒等,透過浸泡後,這些微量元素的確會對人體有一定益處。
還可改變茶湯的口感,讓茶湯變得更順滑柔和,增添清甜。
可養還可盤,一壺清歡
冰磧岩茶器是大自然的饋贈,若要釋放它歷時數億年的獨特氣韻,還需要飲茶人的呵護與滋養。
在養壺的過程中,用潔淨的手摩挲、把玩壺身,能讓壺的光澤更溫潤。
左為養壺前,右為養壺後
所謂“人養壺一時,壺養人一生”,冰磧岩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讓好茶更添清甜。
品茗時,它贈你一壺清歡;閒暇時,將其握在手中,可感受七億年間它曾目睹的火山與暴雪。
經過細心拋光打磨的冰磧岩茶器,還具有水過無痕的特點。
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歷經滄桑,時光磨洗。
如今,從七億年前的“冰與火”的洗禮,到你的案頭,只差一步。
溫馨提示
1、強光照射下,透光冰磧岩石壺的透光性較強。
2、新壺未經泡養,表面無光澤,泡養過後會顯得溫潤有質感。(展示圖為養後的冰磧岩石壺)
3、開壺時,請用清水洗去壺內外的雜質,再用熱水淋燙,茶水沖泡兩三遍後,即可使用。
4、石壺導熱性略強,注水不宜過滿。泡茶時壺身較燙,使用時請勿觸碰壺身,避免燙傷,拿握壺把即可正常使用。
5、冰磧岩茶器使用過程中需避免接觸油汙,保持茶器清潔,氣孔結構通透,使茶器能夠自由呼吸。
6、使用後,應將茶器清洗乾淨,放在通風處自然晾乾,避免放在有異味的空間內。
7、器物為手工製作和人工測量,規格可能存在略微誤差。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