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國外交部明確表態,強調南沙群島(包括柏礁)是中國固有領土,堅決反對越南在非法侵佔島礁上的建設活動,毫無疑問,這一表態是對越南填島工程進入驗收階段的有力回應。
自2022年起,越南對非法侵佔的南沙島礁展開大規模填海造陸行動,其中柏礁的擴建格外引人注目,為南海局勢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多方資料顯示,越南填島工程有著明確的戰略意圖,以柏礁為例,透過西方衛星影像分析可知,其面積已擴大近10倍。同時疏浚出的299米寬航道甚至可讓萬噸級軍艦暢行無阻,另外3000米的跑道更是讓類似蘇- 30等重型戰機具備了起降的條件潛力。

與此同時,越南在鴻庥島、南威島等至少6個島礁同步推進填海作業,不斷構建港口、雷達站、防空導彈陣地等軍事化設施,妄圖將這些非法侵佔的島礁打造成控制南海航道與資源的戰略支點,從而在南海獲取更多的地緣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面對越南的這一行為,在主權聲索與法理博弈上,中國曾多次反對越南在非法侵佔島礁上的建設活動,反觀越南,頻頻透過篡改歷史與西方技術合作,如引進荷蘭挖泥船來加速填島程序,試圖以“實際控制”來強化其非法主張。但從國際法與歷史依據來看,越南的主張毫無根基,南海諸島是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經營的,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越南的行為是對中國主權的公然侵犯。
越南的填島行動也使得南海的力量格局發生著微妙變化。中國近年透過軍警協同實現了南海管控的“立體化”。
在海空力量上,3000噸級、萬噸級海警船,054A護衛艦及直9直升機在越佔島礁周邊常態化部署,形成了近距離威懾。戰略威懾層面,055型驅逐艦、075型兩棲攻擊艦等主力艦艇定期開展實戰化演訓,極大地強化了遠海投送能力。
越南雖然藉著菲律賓與美日法聯動的機會試圖“渾水摸魚”,但其填島工程在中國的強硬姿態下陷入了被動,越媒也不得不承認,河內對中方可能採取的執法行動非常緊張,甚至緊急要求駐島人員時刻監控我國的艦機動向。

值得一提的是,從未來走向看,越南的填島工程面臨著諸多困境。法理上,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越南對南沙的主權主張,其建設活動被定性為“非法”。
實力方面,中國在填島技術(如“天鯨號”絞吸船)、軍事投射能力上佔據壓倒性優勢。倘若越南不顧這些困境,執意挑戰紅線,中方的反制措施,包括加強巡航、封鎖越佔島礁補給線,甚至啟動維權執法行動一定會讓其吃不消,這樣越南就真的攤上大事了。
而一旦越南拉攏域外勢力介入,局勢必將朝著“混合”態勢發展,變得更加複雜。南海不僅是地緣棋局,更是主權與規則的試金石。越南的填島工程盡顯其投機心態,妄圖透過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
而中國的外交表態與部署已釋放出清晰訊號,那就是任何侵害主權的行為都必將遭到堅決回應。未來南海的穩定,關鍵在於各方能否迴歸《南海行為準則》框架,透過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爭端,而不是試圖以“既成事實”來綁架地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