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第三世界的收入,瑞士似的消費”!——TEMU包裹為何遲遲無法清關?

想加盟“Bing Chun”?

電話或微信聯絡吧!
最近,許多斯里蘭卡消費者發現,從TEMU、AliExpress、eBay等平臺購買的包裹遲遲無法清關,甚至被退回。
示意圖片

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曾經的“灰色通道”:低稅快通

此前,斯里蘭卡海關對電商包裹採取了一種“非正式”的清關方式:  

– 批次申報:物流代理將大量包裹統一申報為“雜項/個人物品”,按每公斤350-800盧比(約合人民幣8-20元)的低稅率繳稅。  

– 低貨量,低風險:由於訂單量不大,政府並未嚴格監管,消費者、代理和海關形成了一種默契。  

TEMU引爆危機:訂單量暴增,政府出手

然而,TEMU的強勢營銷改變了局面:  

– 超低價+瘋狂廣告:TEMU以極低價格吸引大量使用者,訂單量激增,海關貨量爆炸式增長。  

– 議會介入:政府發現稅收流失嚴重,質問海關:“這種按公斤計稅的方式,法律依據在哪?”  

– 海關緊急轉向:由於“灰色清關”缺乏法律支援,海關被迫改為逐件正式申報,每件商品必須按HS編碼(海關稅則號)繳稅,導致清關效率暴跌,包裹大量積壓。  

全球電商稅收難題:兩種模式

電商跨境稅收是全球性難題,各國應對方式不同:  
1️⃣ 嚴格限制模式(如巴西、印度):  

  – 對跨境包裹徵收60%-90%的高額關稅,視同商業進口,導致電商購物成本飆升。  
2️⃣ 開放電商模式 + 平臺代扣稅(如新加坡、澳大利亞):  

  – 低價值商品(低於免稅門檻):不徵稅。  

  – 中等價值商品:按固定稅率(如增值稅18%)徵收。  

  – 高價值商品:單獨申報。  

  – 關鍵點:電商平臺(如TEMU、亞馬遜)在結賬時代收稅款,並直接匯給目的地政府,避免海關擁堵。  
斯里蘭卡的困境:缺乏法律框架

目前,斯里蘭卡沒有法律支援平臺代扣稅,只能依賴海關逐件清關,效率極低。若想解決危機,政府必須:  

✅ 立法建立“平臺代扣稅”體系,讓電商平臺直接代繳關稅。  

✅ 設定合理的免稅門檻和稅率,平衡稅收與消費者利益。  

未來影響:不改革=持續混亂

斯里蘭卡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已達5億美元,未來幾年還將爆發式增長。如果稅收體系不改革:  

🔴 消費者:包裹延遲、退貨、成本上漲。  

🔴 政府:稅收流失,海關資源浪費。  

🔴 經濟:阻礙數字貿易發展,錯失增長機會。  
這場危機並非TEMU或AliExpress的錯,而是舊體系無法適應新電商時代的必然結果。斯里蘭卡需要的是政策創新,而非臨時補救。否則,海關的混亂只會愈演愈烈。  

這句網友評論,揭露的不僅是海關亂象,更是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的系統性困境:
🔹 基礎設施滯後:海關處理能力停留在“小貨量時代”,無法應對電商洪流;  
🔹 政策與時代脫節:法律框架缺失,用20世紀規則約束21世紀貿易;  
🔹 普通人承擔代價:消費者為低效體系買單,支付隱形成本(時間+金錢);  
🔹 發展悖論:廉價商品本是窮人的“生存方案”,如今反成負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