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下單的那一刻,我是真的以為自己會喜歡啊

我家有兩本《時間簡史》。
都是十多年前買的。
當時客廳買了三個新書架,往書架上擺書時,對著那套跟在身邊幾十年的機器貓沉思良久,決定家裡還是該有些上檔次的書,於是集中買了一堆理想中我這個年紀應該看的,美國國家地理全套,一戰二戰系列,世界信仰發展史,羊皮卷全集,當然還有時間簡史。
哦那個羊皮卷全集我一直以為是關於古埃及歷史的科普讀物,剛才寫文時好奇看了一眼,才發現居然是講成功學的。
扼腕,但凡早點看也不至於這麼不成功。
說回時間簡史。書買回來沒多久,看到有封面更好看的時間簡史,趕緊又買一本。原先那本也沒處理掉,放在臥室床頭,想著哪天睡不著的時候翻一翻,就省著吃安眠藥了。

結果還是高估了自己,無數個失眠的夜裡,寧可瞪著眼想幾百年前某個人說的某句話到底啥意思,也不願意看一眼床頭的時間簡史。
直到去年賣房子,收拾家時拿起床頭那本嘎嘎新的時間簡史,拍拍灰翻開,第一頁都沒看完,就決定捐了它。
倒也不慚愧,完全不覺得對不起霍金對不起知識。
據說《時間簡史》是公認的最沒人讀的暢銷書,可見買這書裝點門面的不止我一個。
甚至由此替商家想到一個新的賺錢途徑。蠻好生產些《時間簡史》筆記本,書皮是時間簡史,裡面沒有內容,放在床頭書桌茶几,可以記日常瑣事各種to do list,既裝點了門面,還有了實用價值。合上書是宇宙萬物,開啟書是柴米油鹽。
挽尊地說,當初買時間簡史雖然是為了裝點門面,但買的時候我也是由衷地認為之所以不感興趣只是因為沒接觸過,說不定一讀之下非常喜歡,從此解封了一個深沉睿智愛思考的自己呢?
畢竟“買了就會有動力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是衝動型消費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說另兩個衝動型消費的主要原因是:
  • 這麼便宜不買可惜了
  • 以後遲早用得上
我曾經買過一樣東西,把這三個原因都集齊了。
大概是三四年前,有一次同事們聊天,大家說起各自的業餘愛好,有爬山跳舞旅遊園藝,我全程聽著沒插話,但心底卻有些觸動,因為我發現我都沒有什麼愛好。
或者說,我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愛好。
這輩子最熱愛的事情,不外乎養娃做飯,上網罵老公,和跟朋友八卦家長裡短。
真是太太太太拿不出手了。。。

痛定思痛,決定立刻開始培養一個愛好。
可巧上網找思路的時候,看到卡丁車半價,600塊一個。
就它了!
雖然我之前對卡丁車並沒特別的喜歡,但愛好都是可以培養的。
尤其是這麼划算打半折的愛好。
我甚至連場地都想好了,隔壁兩條街之外就有個政府停車場,很大,週末空蕩蕩的,最適合玩卡丁車了。
飛速下單,喜滋滋跟有剩說我買了個卡丁車,他第一反應是你買那玩意兒幹啥?又大又佔地,倆孩子也未必會多喜歡。
我很生氣,發了好大的脾氣,連珠炮地質問:佔地怎麼了?難道車庫就只是給你一個人用的嗎?我在這個家就不能有點屬於我自己的東西嗎?這是我送自己的生日禮物,孩子不喜歡又怎樣?我喜歡就好!
我覺得衝動型消費最大的特點就是,最爽的是消費的那一刻,然後就是無盡的掙扎與糾結,甚至是在糾結中反覆勸自己不要後悔。
卡丁車的箱子運到時,離我下決心培養個拿得出手的愛好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彼時我早就跟自己和解了,沒愛好就沒愛好吧,既不打算申請大學,也不打算徵婚,要那麼多愛好乾嘛。
更重要的是,沒想到這玩意兒。。。這麼佔地啊。。。
而且當得知這個卡丁車並不是拆箱就可以直接開,還需要一些組裝時,我就更失望了。
但又不能表現出來,上次我發脾氣時有剩為了表示道歉和支援,緊急上網買了頭盔和一些其它的輔助部件,還特意在車庫為卡丁車騰出了地方。
脾氣也發了,東西也買了,現在突然改口說其實沒有那麼喜歡,好像不大合適。
於是只好拖著,每天從車庫進出時梗著脖子繞著走,假裝那裡沒有個巨大的箱子堵在門口。
有剩倒是對這個禮物很興奮,一到週末就催我一起拆箱子,我說要等到生日啊,哪有生日禮物提前拆的?
到了生日,我說太冷了,大冬天讓我出去開卡丁,安的什麼心?
這樣振振有詞地從聖誕拖到生日,從生日拖到草長鶯飛,實在拖不下去了,只好去找洋相,語氣歡快地說媽媽給你和姐姐買了個卡丁車,趕緊找時間裝起來,我們去對面停車場試車去!
洋相說媽媽那個卡丁車不是你送自己的生日禮物嗎?
一家人,什麼你的我的,媽媽的東西還不都是為你們買的!
那個沒拆箱的卡丁車在車庫整整放了兩年之後,我打算把它賣了。
因為買的實在太划算,按說本可以輕鬆賣個比買入價更好的價格,可恨洋相手欠,在我放上市幾天前,把箱子大卸八塊地拆了。
起因是熊孩子買了把日本軍刀,興奮得不行,滿屋找東西想試試刀的鋒利程度。隔天我再去車庫時,驚駭地發現我那卡丁車的箱子被以一種非常狂暴的,砍瓜切菜的方式給劈開了,只剩個箱子底座,和泡沫塑膠包裹著的漆黑鋥亮的卡丁車。
手咋這麼欠呢!好好的砍我的箱子幹嘛!車庫裡他爹那麼多箱子他不砍!
好在聖誕前東西都走得快,放到Facebook當天就有人要了。來的是對中年夫妻,為了買車特意租了個uhaul。
男的跟朋友忙著把箱子運上車時,我問妻子:給孩子買的?
妻子撇嘴說不是,指指她老公:他要的。
啊~~~~
送給自己的禮物是吧?
我懂我懂。
不過。。。泡沫塑膠能不拆就別拆,回去要是後悔了,還可以把車賣了再給自己重新買個禮物。
圖片來自網路
猜你會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