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以色列和哈馬斯簽訂停火協議,戰爭告一段落。
這場戰爭對以色列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從戰略上看,哈馬斯遭遇了重創,真主黨也在這場戰爭被削弱,這讓以色列的軍事威懾力得到了恢復。
以色列還成功防禦了伊朗的大量導彈,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然而,這場衝突也給以色列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戰爭導致大規模人員傷亡,約4.6萬人死於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加沙則被摧毀。國際刑事法院對內塔尼亞胡提出了戰爭罪指控。此外,以色列在國際輿論中的支援急劇下降,尤其是年輕人群體的態度發生了劇變,年輕人更傾向於同情巴勒斯坦人。
然而,以色列政府的支援並非完全依賴於公眾輿論。美國政府的立場更為重要,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援下,內塔尼亞胡及其盟友可能依舊能夠在美國政治中獲得重要支援。然而,特朗普支援以色列的立場並不無條件。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對停火協議和人質釋放協議的推動讓以色列右派感到震驚,他們原本還期望特朗普能放手讓以色列自由處理巴勒斯坦問題。
特朗普政府的推動或許源於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他希望透過和平協議和人質釋放為自己贏得政治聲譽;另一方面,雖然以色列在共和黨中有強大的支援,但它並非中東唯一重要的國家。在特朗普的首任總統任期內,他的首次海外訪問便是前往沙烏地阿拉伯。
特朗普政府未來可能會推動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的正常化,這也是拜登政府的目標之一。這對巴勒斯坦來說是好事,因為普遍認為,沙烏地阿拉伯要求以色列在正常化關係時必須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做出實質性進展。然而,這一進展是否能實現仍然存疑,因以色列可能不願付出太高的代價。如果以色列不接受這一條件,沙特-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前景可能依舊渺茫。
加沙戰爭不僅對中東地區產生了影響,也對全球政治產生了廣泛影響。美國與西方國家一直不願對以色列施加過多壓力,部分原因是他們共同敵視伊朗。此外,以色列的打擊導致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政權下臺,這對伊朗和俄羅斯都造成了巨大的戰略損失。此外,以色列還一直防止極端力量填補阿薩德下臺後的敘利亞權力真空。
加沙戰爭也標誌著“國際規則秩序”的進一步崩潰。美國對以色列的強力支援使得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戰爭中對國際人道法的違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美國在此過程中放鬆了對以色列的壓力,容忍了頻繁的戰爭罪行和人道主義危機。這不僅破壞了國際法的權威,也使得恢復全球秩序變得更加困難。對於加沙的物理重建,和對國際規則秩序的恢復,未來可能同樣面臨極大的挑戰。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