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一支名為“Hearts2Hearts”的8人新女團將正式出道。這是SM在成立30週年之際,時隔五年再次宣佈推出新的女子團體,首張單曲《The Chase》。出道半個月,INS的關注量已接近百萬。
這支女團的平均年齡只有16.4歲,成員中最大的出生於2006年,最小的出生於2010年。Hearts2Hearts的概念照以夜晚的學校為背景,融合了夢幻與詭異的氛圍,被網友認為結合了Red Velvet的夢幻感和tripleS的憂鬱氣質。成員們的穿搭風格獨特,沒有統一的制服感,而是展現了多樣化的個性。儘管SM在概念策劃和宣傳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粉絲們的反饋卻褒貶不一,甚至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首先,這是SM歷史上首個完全沒有李秀滿參與的女團。本以為這是好事,可是沒想到中韓網友一致性地驚呼:SM在證明自己離不開李秀滿!先撇開顏值的部分,單從作為一個唱跳女團本職的音樂性上來講,出道曲音源一經出線後,大家似乎都發出“很失望”“沒有高潮”“最好聽就是預告片那句”“等了很久高潮,結果高潮始終沒來”的評價……甚至直言“團名感覺像是用過的老土名字”。總之,就是一句話:不及預期,令人失望。
接著,逃不開審視的顏值部分來了。成員Ian因出眾的外貌被網友稱為“視覺中心”,韓國網友把她與aespa的Karina、Red Velvet的Irene等知名女星進行比較,被認為是“天然美”。儘管這次的女團主打“原生臉”和“天然美女”。但似乎“越描越黑”,大家紛紛議論整團都是被科技修整過的臉,有些成員“還沒消腫就出道”,而隊長JIWOO在出道前就被質疑整張臉太假,甚至被中國網友吐槽成像AI豆包。其實,隊長成為首當其衝的爭議和焦點,是SM的傳統,過去SM女團的隊長几乎都是人氣TOP,從少女時代到aespa都遵循這個巧合的規律。


隊長Jiwoo (崔知優)、成員Ian
NewJeans大獲成功之後,接下來的女團或多或少都帶有相似的概念和設定,特別是在NewJeans的合約風波後,還沒有一個團能填補她們的空白。但Hearts2Hearts真的能成功接棒登頂六代團嗎?在我看來結果令人擔憂,並非女孩們不優秀,而是時代已經變了。

作為女團鼻祖的頂級娛樂公司,好像搞砸了。出道第二週,人們開始關注起“年齡”,然而並不是成員們的年紀。女團最小的成員是隻有14歲的Yeon,韓國四大企劃公司首位2010年代出生的愛豆。人們驚訝地發現Yeon的媽媽是88年出生的,也就是說Yeon媽媽的年齡只比少女時代大部分成員大了1歲,比F(x)的隊長宋茜還要小1歲。真情實感追過KPOP的人不免感嘆,88年的愛豆還活躍在韓娛舞臺上,一轉眼竟然“下一代”都能成團出道了。
“年紀”的話題某種程度上折射出韓國偶像娛樂經濟發展到如今,似乎出現了代際瓶頸,老團和其粉絲仍舊活躍,那麼誰來為新一代買單?過去30年,女團經歷過高潮,那低谷在今天嗎?

New Jeans
總的來說好像現在的六代新人團,特別是大公司的新人女團,都沒有一鳴驚人。往上一看,近三年出現的怪物新人女團可能得追溯到New Jeans了,她們一齣道所有音源都爆了。
回顧韓國女團的發展史,成功的秘訣從來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2007年出道的少女時代,以清新、自信的形象俘獲了無數粉絲的心。她們的成功在於準確把握了那個時代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樂觀的心態。2009年出道的2NE1,則以強烈的個性和慾望色彩打破了人們對女團固有的甜美可愛的印象,展現了女性的力量感和美的多樣性。2018年出道的BLACKPINK,憑藉高品質的音樂製作和國際化的營銷策略,將KPOP女團推向了新的高度,至今無論從號召力和商業價值的持續力上看,仍舊是業界天花板。

少女時代
這些成功的女團不僅創造了驚人的商業價值,更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少女時代的《Gee》單曲銷量突破百萬,帶動了韓國經濟0.3%的增長。BLACKPINK的YouTube頻道訂閱量突破9000萬,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組合之一。2024年福布斯韓國名人收入榜BLACKPINK登頂第一;2024全球IG富豪榜,全員上榜。在韓國江南的商業上,每天都有人到Jennie的巨幅畫像外牆前拍照打卡,Jennie的臉已經成為了首爾的地標之一。這些數字和事例的背後,是無數粉絲的情感投入和消費支援。

BLACKPINK
KPOP女團文化還出現在了意想不到的場合上。在去年冬天,轟動韓國乃至全球的尹錫悅彈劾和抓捕過程中,少女時代的出道曲《再次重逢的世界》竟然成為了全民運動的主打歌。時隔17年,人們再次感受到了當年盛世女團的魅力。

但爭議從未停止。前F(x)成員雪莉的自殺以及幾年後紀錄片《致真理》的播出,越來越清晰地揭示出韓國娛樂產業對女性的精神壓榨和人格扼殺。在商業化運作下,女團成員往往被物化為消費品。她們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都要經過精心設計,以滿足不同受眾的幻想。這種物化不僅剝奪了偶像作為個體的獨特性,也強化了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在資本的控制下,女團成為了流水線上的產品,個性與真實被標準化所取代。

雪莉生前最後的作品,紀錄片《致真理》
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是誰還在為女團消費?資料顯示,韓國女團的主要消費群體並不像日本,不是宅男,而一直都是以年輕女性為主力。她們為偶像應援、購買專輯、參加演唱會,不僅是在支援喜歡的藝人,某種程度上更是在追尋夢想中的自己:美麗,纖瘦,才華橫溢,成為焦點,被人喜愛。對許多女孩來說,這種夢想寄託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韓國女團IVE的成員張元英、Red Velvet成員Irene
然而,新世代成長環境的變化,女性思潮發展成主流,消費女性以及“白瘦幼”的審美越來越難以吸引新的年輕粉絲。東亞小清新鄰家女孩,這樣的設定在一些人看來不僅不討喜,反而令個性獨立鮮明的女孩覺得反感;而過於性感妖嬈的造型又會遭到更大的質疑聲浪。毫無疑問,女性主義成為了影響女團文化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的重要力量。NewJeans的女孩們不就在去年掀了資本的桌子嗎?她們與原公司正在進行的這場官司不僅涉及合同問題,還引發了人們對K-POP工業化造星體系的深刻反思。
再看被認為是韓國最成功的女團BLACKPINK,她們靠女團活動獲得了獲得全球人氣,但如今成員也並不在拘泥於傳統的女團敘事,而是在各自的賽道上成為super star,去年樸彩英和布魯諾·馬爾斯演唱的《APT.》洗腦全網神曲,LISA在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精彩演出就是最好的證明。
既然如此,現今陳舊的女團模式應該被打破,每個人都可以在某個平臺上講述自己。而大公司賣人設,說故事,給女孩們吹氣虛假泡泡的套路會越來越不奏效。經過30年的發展,韓國女團的這套造型工業在新時代裡,必然會經歷一場動盪的變革,而新世代的女孩們也將會走出新的路。

編輯:Yijie
設計: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