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們在二手市場“跳水”,有表商一隻表虧了150萬!

作者/周嘉寶來源/時代週報
以勞力士和百達翡麗為代表的高階品牌在二手市場日漸“失寵”,讓二手錶商和槓桿炒家叫苦不迭。
一名來自上海的腕錶商奢小主錶行創始人沈正奇對我們透露,“我們在2022年底回收的一隻愛彼皇家橡樹系列26585,價格高達385萬元。在2023年7月份,以235萬元的價格出手成交,直接虧損了150萬元。”在過去一年,他經手的交易中,價格跌幅最大的就是這隻愛彼。
但是,沈正奇所見到的“血虧”案例遠不止於此。據其觀察,市場上許多熱門腕錶價格較此前高位相比,跌幅已接近4成,“很多早前加槓桿入局的新人,被‘割’得傷痕累累!”
二手錶商虧本離場背後是高階腕錶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近日,腕錶資料監測平臺WatchCharts釋出報告,2023年12月,瑞士高階腕錶品牌勞力士在二手市場的價格指數在11月下跌後,再次下跌0.5%。該價格指數是平臺透過追蹤勞力士30款熱門表型所得。
早在2022年,勞力士價格跌勢已初顯。根據WatchCharts監測資料,勞力士價格指數在2022年3月達到3.81萬美元的峰值後便持續下跌,到2023年12月,該指數為2.63萬美元,較此前高位已跌去30%。
01二手市場反轉
在二手市場“失寵”的不僅僅是勞力士。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高階腕錶在二手市場的行情一路俯衝。儘管這一頹勢在2023年初得以緩和,但拐點沒有真正到來。
據全球時尚媒體WWD援引摩根士丹利報告,在2023年第四季度,包括勞力士、百達翡麗、愛彼等品牌在內的高階腕錶在二手市場價格下跌2.8%,這已經是該資料連續下滑的第7個季度。據摩根士丹利報告,上述三大品牌佔高階瑞士腕錶二手市場份額超過6成。
WatchCharts資料顯示,2023年二手腕錶整體價格指數下跌了13.8%。勞力士、百達翡麗、愛彼三大高階腕錶年內價格指數跌幅分別為8.2%、15.6%和18.5%。
短短3年間,腕錶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反轉。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美國、歐洲等政府推行刺激消費政策,奢侈品消費大漲。與此同時,全球消費避險情緒激增,一隻具有保值屬性的高階腕錶幾乎成為市場的“硬通貨”。
貝恩諮詢《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中提及,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在2021年全年實現36%的增長,近4710億元,整體規模較2019年接近翻番。其中,高階腕錶增速達到30%。
我們也曾報道,2022年初,需求暴漲的“勞力士們”在二手市場出現一天一價的現象。
彼時,一款公價(品牌官方售價)為23.19萬元的勞力士黑圈迪通拿,在短短幾個月飆升至31.9萬元以上;公價為46.1萬元的百達翡麗,二手市場則能賣出120萬元;另一款公價為17.1萬元的愛彼皇家橡樹,能賣出超過55萬元。
不過,眼下二手腕錶市場的寒意,未傳導至一手腕錶市場。與二手腕錶價格下跌相反,勞力士等品牌已在近年完成多輪漲價。
據《華麗志》報道,勞力士公司在2024年1月再次提高了產品售價。其中,一款勞力士潛航者價格從2023年1月的7.13萬元漲至7.66萬元,漲幅約為7%。
關於一手腕錶漲價的原因,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對我們分析道,更多是為了促進銷售。“一是創造漲價姿態,給客戶保值的‘假象’;二是進一步提高品牌形象。越高階的腕錶漲價越是為了銷售和利潤,目的是快速變現。”
她還對我們透露,雖然定價上漲,但某高階腕錶品牌門店折扣力度和品牌給經銷商的支援力度都在加大。除了一些熱門產品,很多款式其實在變相降價銷售。周婷認為,這也對二手市場價格造成很大影響。
02高階腕錶“祛魅”
供需關係的變化是影響二手市場價格的主要原因。
貝恩諮詢在《202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中提及,當年,中國腕錶市場較2021年縮水了20%-25%。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資料亦顯示,瑞士腕錶對中國內地的出口額從2021年的29.67億瑞士法郎減少至2022年的25.69億瑞士法郎。在2023年,瑞士腕錶對中國內地出口月度資料也多次錄得同比下滑。
關於需求向弱的原因,No Agency時尚行業分析師唐小唐認為,這與年輕人消費能力下滑不無關係。萬表網創始人兼CEO肖曉曾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指出,18歲到34歲的高階腕錶收藏家佔該群體總數的42%。

唐小唐對我們分析,“他們是腕錶二手市場的重要消費力量。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年輕人有財富增長的預期,買起來也當然不手軟。但是,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偏弱,影響了消費意願。”
此外,唐小唐還指出,疫情之後高階腕錶在二手市場的價格漲勢,脫離了實際消費需求,眾多投機者的湧入讓市場產生大量泡沫。“現在,由於樓市下行、消費信心等問題,炒作的資金在撤出來。”他說。
泡沫褪去後,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轉變。
沈正奇直言,腕錶消費者正迴歸理性,“腕錶本身是工業品,其佩戴屬性才是腕錶的本質,但由於過度營銷,高階品牌將機械錶標榜成為藝術品,它的價格就遠超於它本身。”
他對我們補充道,供給量的增長也對二手腕錶行情造成了負面影響。不僅僅是部分腕錶藏家因自身資金原因,開始在二手市場拋售套現,一級市場的品牌商們也在加量生產。
勞力士曾對媒體表態:“產品的稀缺性不是我們的策略”。去年3月,該公司就宣佈要在瑞士建立3個臨時生產基地來提高腕錶產量。同年9月,愛彼於瑞士梅林新建工廠,時任愛彼執行長François-Henry Bennahmias 曾對媒體透露,該品牌以每年兩位數的百分比增加產量。
高階腕錶熱度漸褪,消費者開始湧向中低價格的腕錶產品。近日,瑞士腕錶巨頭Swatch集團在2023年營收利潤雙增長。資料顯示,該集團去年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2.6%達78.88億瑞士法郎,淨利潤同比增長8.1%至8.9億瑞士法郎。Swatch集團管理層指出,集團中低價位的腕錶在中國市場有著“額外強大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