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打灰很辛苦,但想打灰首先要把水泥運進工地。
如果是在交通便利的地區,那肯定是直接透過公路把水泥運進來,但這個世界上不是每一處工地都能通公路的,越是荒郊野外越是如此。
大型工地的運輸量大,所以單單為了運建築材料這一項都可以修個臨時公路,簡稱施工便道,雖然很貴但平攤到整個施工週期來說是很划算的,也是必須的,否則你就是有錢也沒辦法把那麼多建築材料運進來。
但並不是每一處工地都能龐大到動工前先修一條臨時公路,很多小工地沒有那麼財大氣粗,運輸量說小不小但說大也真不大,沒必要花錢修,於是這些小工地通常採用的是人拉馬運。
把水泥運進工地這個過程,比打灰還要辛苦的多,越是山區越是如此。
人工把一袋水泥運到200米高的山頂需要半天時間,但無人機就只需要2分鐘,差距極其巨大。
怒江大峽谷,一個望山跑死馬的地方,看似在地圖上只有一公里多的距離,但下了公路之後步行要至少一天時間才能抵達目標位置。
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複雜、最具挑戰的高原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有大量的基杆塔位於深山之中,其中怒江大跨越工程的兩個基杆塔要能使高壓線路直接跨越1200米的怒江大峽谷,需要建造的十分紮實,但這兩個基杆塔是直接修建在峭壁上的。
單獨為了這兩個基杆塔修個臨時的怒江大橋那顯得十分不划算,但你要是靠人拉肩扛把這兩個基杆塔需要的建築材料送上去,那成本可就太大了。
擱以前這就是個天價工程,但如今我們有了無人機那就不一樣了。
越是陡峭的地形,越適合無人機,因為無人機走的是天空路線,地形如何和無人機一點關係都沒有。
等將來架設高壓電纜前進行放線,原始辦法是用人力帶著牽引繩徒步跨越怒江大峽谷,橫渡怒江後攀爬陡峭的岩石抵達位置。
如今也不需要了,無人機一次性搞定,現在所有的導線架設都不用人工攀爬了,別說山區就算是平原都改用無人機了,這玩意帶著牽引繩飛來飛去太方便了。
而現在的一些中型工地,以前還會花半個月時間開闢臨時運輸通道的專案,也乾脆使用無人機運物資了,主要就是電力系統,因為架設高壓線路幾乎都要避開居民密集的地方,所以幾乎都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對這種無人機運輸方式的需求特別大。
特製的過載無人機,一次可以搬運300公斤重的塔材上山。

當然建築工地也喜歡用無人機,普通貨運無人機一次都可以運50公斤重的水泥,平面運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確實比不過汽車,但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是完爆汽車的,而在垂直運輸方面,任何時候都完爆汽車,而中國又是個多山國家,山嶺地區很多。

渝昆高鐵某標段的專案部上就設定了一個無人機場。

不過高鐵和電力系統不同,高鐵建設需要的物資極其龐大,是一定會建設臨時施工便道的,單靠無人機是不行的。
但高鐵專案部需要進行監測、測繪、建模等任務,以前都是人力完成,順著線路一遍又一遍的跑。
如今有了無人機,土木人坐在專案部裡操縱無人機就可以完成這些任務,越是地形複雜人力難以到達的地方,無人機測繪就越好用。
不要看現在土木行業很慘,土木人的工資低,但這都是因為土木畢業生供給過剩和行業需求減少引發的供需失衡導致的,其實土木是一個典型的高技術行業,出了丁點差錯都會損失極其巨大的那種。
因此土木行業的每個操作步驟都是極其嚴格的,土木人也養成了類似的習慣,只要你要求提交紙質報告,哪怕內容只是烤個羊肉串也會給你精確描述。

行業要求精確嚴格,整個行業習慣於團隊作戰。如果將來無人機在土木行業普遍使用,訓練出了一批專業的無人機飛手,那這些人操縱的無人機戰鬥力估計要比正常值要強得多。
無人機在山區的應用還有一個地方特別合適,那就是景區。
景區是天然不能修臨時公路的,往返全靠步道,但偏偏遊客在山頂的物資消耗巨大,每天都需要把大量的物資運上山,然後把大量的垃圾運下山。
在以前這一切都是靠挑山工完成,安徽黃山的挑山工是上過書本的,這是一個極其辛苦收入也不算高的行業。

純苦力,但這個活必須得有人類來幹,其他辦法還真滿足不了需求。
但無人機出現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如今的黃山景區大量使用無人機來負責物資運送。

肉類、蔬菜等鮮活物資、礦泉水、大米,及打包垃圾、淤泥等物資,全部用無人機來運送。
根據黃山景區的介紹,目前黃山在旅遊旺季時每天使用無人機運送物資15~20噸,淡季時運送物資接近10噸。
一條直線距離3.2公里的運輸航線,無人機往返一趟僅需17分鐘,直接走直線即可,但人力搬運要爬上爬下途徑多個山頭,往返一趟需要整整一天。

至於山上的垃圾,平時都是依靠人力搬運下山,如今環衛工人只需要把垃圾集中到站點,無人機會自動把所有垃圾給運下山,弄一小塊平整的地方就可以當機場。

而這個世界上最昂貴的物資運送環境還不是黃山,而是喜馬拉雅山,在喜馬拉雅山頂附近每一公斤的物資其運送費用都是天價,全靠夏爾巴人冒著生命危險人工背運。

而如今中國的大疆貨運無人機已經成功在珠峰南坡大本營到1號營地之間“搭建”了一條無人機運輸航線,上行運輸氧氣瓶,下行運輸垃圾,工作高度為海拔6191.8米。

每次上行,中國無人機可以吊運15公斤登山裝備(含3瓶自重4.5公斤氧氣瓶和1.5公斤零散物資),從大本營穿越昆布冰瀑飛抵C1營地附近,隨後掛載15公斤垃圾進行智慧原路返航,往返一趟僅需12分鐘,而正常情況下夏爾巴人要花費一天時間才可以往返一趟,而且經常遭遇意外死亡。
昆布冰瀑有多險峻你知道嗎?

不要覺得遠觀很美,等你需要自己徒步穿越的時候就不美了,登山者在這個地方經常遭遇坍塌打滑什麼的,極其危險,而夏爾巴人則是需要日復一日的揹負沉重物資往返這條路,冒著自己死亡的風險只是為了給營地運物資,然後把營地的垃圾運下去。

但現在有了無人機就不一樣了,直接飛過去就完事了,地面再難通行都和無人機沒關係。
目前大疆無人機已經在珠峰南坡大本營進行了常態化運輸專案,創造了大量經濟價值,並且以此為標杆,在那瑪峰、貢嘎雪山等較為成熟的商業登山線路中進行無人機運輸物資的專案推廣。
除了這些無人機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特殊場景下特別適合使用無人機,就連清洗光伏板用無人機更便宜,因為光伏板密集的區域人力通行不便。

這麼好用的無人機,大概多少錢一個呢?
按美國的價格,1000套無人機價值3.6億美元,約合36萬美元一套。

按中國的價格零售四五萬吧,一次1000套的話,怎麼都會低於3.6萬人民幣的。
工業化+民用是壓縮成本的王道,如今中國已經把價格壓制到了70倍左右。
不知道將來無人機大戰,美國的1架能不能打過我們的7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