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文前叨叨
1、來了那麼久新疆,終於趁年前把新疆本地美食特產給大家團上了。
評論區好多朋友都說知道花多力,不愧為本地人力薦的品牌,原漿系列、果乾、牛肉乾、椒麻雞、蜂蜜,品質都超級贊!

健康又美味,囤年貨不要錯過哦!
2、之前開團英國Vitabiotics補腦片、護眼片、維生素時,很多朋友說優惠券時效太短了,看到文章的時候已經過期了。
最近趁年貨節,我又找品牌要了個新劵。要補單的親們,🔔記得完整複製下方新的淘口令領新券下單哦!👇
打工人和學生黨必備啊!
28¥fPu4eYjhdAr¥ https://m.tb.cn/h.TR3WDb1 CZ0012 薇塔貝爾&糖糖媽的下午茶
.
01
最近,演員王星在泰國失聯的新聞在網上引發了廣泛關注。
一個大男人,還是個小演員,居然成了人販子的拐賣物件,差點進入緬北灰色產業園。

細究背後,原來他是被虛假“拍攝工作”誘騙,掉進了人販子設下的陷阱。
幸好,他最終成功脫身並即將返回國內。
但這起事件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那些看似美好的跨國工作、學習機會,背後可能潛藏著極大的危險。

作為近來經常中英兩頭跑的博主,我深感這類跨國詐騙事件其實遠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多,在我身邊就發生過!
詐騙電話已經是最普遍的了。
咱們讀者裡不少海外華人,大家都接到過冒充大使館、海關或快遞公司的電話吧?
一接通就是明顯“人機”的聲音,“警告”或“提醒”你有什麼重要資料,一步步往下就是要你轉賬打錢。
還有針對國內的虛假招生、招工廣告。
假借遊學或介紹海外務工之名,騙取大家的“手續費”“簽證費”等等。
這些還只是騙錢,最可怕的還是像王星遇到的那樣,想要拐人!

.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些事離我們很遠!
我們每個人,無論身處哪個國家,都需要具備識別和防範這些風險的能力。
無論你是自己尋求跨國工作機會,還是為家人、孩子的留學/就業問題憂心,王星事件都給了我們不少值得深思的教訓。
02
.
誘人的跨國工作/學習機會
你真的瞭解背後的風險嗎?
隨著網際網路的全球化程序,我們可以很容易透過各種平臺接觸到跨國工作機會。
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那些誘人的“高薪職位”和“全球機會”廣告屢見不鮮。

對於許多愁就業的人來說,尤其是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這些看似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高的薪資的“工作機會”無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但這些機會背後的風險,常常被我們忽視。
王星作為中年演員,按說社會經驗算豐富了,但同樣被“跨國工作”所誘騙,說明這類騙局絕非我們所想那麼簡單。
無論你是剛畢業的年輕人,還是已經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中堅力量,只要缺乏警覺,就可能落入這些精心設計的陷阱。

.

虛假招聘陷阱:高薪背後的騙局
據新聞報道,王星是透過微信群接到的“拍攝工作邀請”前往泰國,隨後被“轉賣”到緬甸,差點成為緬北產業園的“豬仔”。
這正是一個典型的虛假招聘陷阱。
這類騙局看似容易識破,但廣告上的高薪和簡單的工作內容又讓人難以拒絕。
我有個朋友在英國也差點中了招!
他在海外求職網站LinkedIn上收到一個“全球營銷經理”職位的邀請,聲稱駐地在新加坡,月薪高達一萬英鎊。
本來他還有所懷疑,但對方對他的簡歷瞭如指掌,所描述的職位也似乎為他“量身定做”。
正處於中年職場瓶頸期的他真以為遇到了難得的機會,直到對方要求他先赴泰國接受一個月“入職培訓”,並要交“培訓費用”,他才真正開始警覺。
好在他及時透過第三方核實了這家公司的背景,才避免了這場騙局。
如果他真的去了泰國,天知道會不會是另一個王星?又天知道會不會有被解救的好運?

虛假留學陷阱:金錢只是最輕的損失
王星事件的背後,涉及的是一個精密的跨國詐騙網路。
除了騙子,還有無數地方“接應人”和非法中介,利用法律和資訊不對稱,將受害者一步步引入無法逃脫的困境。
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不慎,還是一個涉及多個國家、多個環節的犯罪產業鏈。
除了工作騙局,還有很多假借“留學”之名,把犯罪目標對準經濟條件較好,但又缺乏社會經驗的年輕人。

我在英國的報紙上就看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17歲的亞洲某國女孩,透過社交平臺上“模特學校”的廣告聯絡上“招生老師”。
結果她飛到歐洲後,才發現所謂的學校根本不存在。
而她被迫簽下了高額債務,甚至被迫從事非法色情活動,直到一年多以後才被警察解救。
這種情況在近幾年尤其在娛樂行業、文化產業中變得愈發嚴重。
03
這些跨國詐騙透過資訊不對稱,把“高薪無憂”的工作或學習機會包裝得極具誘惑性,結果受害者不僅損失錢財,還可能無法脫身。
1、首先要做的是,核實資訊來源。
面對跨國工作、學習機會時,最重要的一點是核實對方的真實性。
通常騙子都會編造或假借一個機構的名義,用於取得信任。
咱們可以透過求職平臺、行業協會,或是直接聯絡其自稱的公司、學校官方平臺、電話、郵件,進行二次驗證。

2、其次,要格外警惕“先付款後服務”。
如果遇到要求提前支付費用的工作機會,尤其是沒有正式合同或明確工作內容的情況,就要格外提高警惕。
這些往往是騙局的先兆。
3、另外,要特別注意閱讀相關文書。
對留學類騙局來說,要求提前支付“簽證費”“學費”等看似很合理,但騙子通常開不出正規的收款文書。
他們的“招生簡章”“日程安排”等物料往往不是抄襲,就是漏洞百出,甚至語言都不通順。
抄襲的文案,尤其是有具體機構名稱的,可以很容易透過官方平臺驗證。
要是遇到寫得亂七八糟的資料,就更加可以立馬pass。
即使不是騙子,這樣的“留學、遊學”也絕對不值得付錢。

04
王星事件中值得被注意的一點,也是最值得大家學習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女朋友。
王星之所以能夠被救,女朋友功不可沒。
她在王星出國後的每時每刻都與王星保持聯絡,並且詳細記錄了王星的動向和路線,在失聯20分鐘後,就立刻向上海市公安局和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報備,並立即飛往泰國去報警。
她第一時間儲存了非常完整的權證鏈,並頭腦清晰地在網上各平臺發文。
所發文章沒有訴苦沒有廢話,目的性極強,利用輿論將熱度擴大。
最後把事情“搞大”了,引起泰國警方的重視,才讓王星最終得到解救。

以前那個“失聯孕婦”的事,也是在網路上大規模發酵,才得到一個不同的結局。
這不禁讓我們感慨,防範詐騙的責任遠遠不止於個人。
家人、朋友以及整個社會,都需要及時獲得警示和防範教育,並形成行而有效的機制。
只有當正義也成為產業鏈,才足夠對抗黑色產業鏈。
.
👉分享防範知識:
如果你身邊有年輕人,尤其是有計劃跨國工作或留學的,應該和他們分享類似的詐騙案例,提醒他們提高警覺。
👉協助核實資訊:
當你身邊的親友收到跨國邀請時,不妨主動利用自己的知識或資源優勢,幫助他們查證資訊,確保工作學習機會的真實性。
特別是那些沒有實際辦公地點、沒有正式合同的,務必三思而後行。
👉保持理智,避免盲目跟風:
跨國工作學習的誘惑往往很大,幫助身邊的親友理性分析機會的真偽,理智判斷往往能帶來更安全的結果。
05
作為一名生活在海外多年的博主,我深切感受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資訊流動更快,跨國機會增多的同時,潛藏的風險也在不斷放大,需要我們學會如何在複雜的資訊流中做出理性的判斷。
無論是家庭旅遊、孩子海外遊學,還是跨國工作機會的選擇,我們都需要保持警覺,不被看似美好的機會所迷惑,才能避免陷入看不見的陷阱。
王星的遭遇並非偶然,而只是跨國詐騙猖獗的冰山一角。

我們不光要保護自己,更要透過分享和溝通,讓身邊的人提高警覺,讓理智成為我們最強大的防線。❤️
★
正在團
★
.
正宗新疆美食,健康營養又美味
來囤年貨啦~
英國第一的維生素品牌,補腦護眼全面營養
50多年科研實力的良心保證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