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自:遊霓映象
電影節通行證購買通道及完整片單 官網同步上線
今日官網預訂電影節通行立享早鳥 5 折優惠
點選“閱讀原文”,或前往 unicornscreening.com
獲取電影節排期、通行證/票務和交通住宿詳情
2025年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主視覺海報

導言
滑動閱覽
我們正式宣佈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將於2025年2月21日至23日 (週五-週日) 迴歸英國湖區凱西克 (Keswick) 小鎮,在電影節主場地阿罕布拉電影院 (Keswick Alhambra Cinema) 舉辦。今年,薄荷紫將為大家帶來了30多部備受矚目的華語和亞洲電影,包括多場英國、歐洲和全球首映!
為期三天電影節中,我們不僅在主場地策劃了精彩紛呈的特別展映節目、開幕晚會·雙片聯映、全新競賽單元展映、策展工坊、映前/後活動,還邀請了部分入選電影主創們從世界各地遠赴現場同觀眾分享交流。此外,觀眾還將在凱西克小鎮參與到薄荷紫首次聯合 HelloArt 主辦的戶外亞洲市集,體驗一系列春節慶祝、社交及湖畔漫步活動。我們非常期待與每一位即將到來的觀眾、來賓以及全鎮居民共同以薄荷紫電影節文化歡慶蛇年!
本屆影節,除了延續已有的三大薄荷紫青年多元發展計劃:愛丁堡大學活躍學生觀眾“探月”獎勵 (MINT CFF Active Audience Award ) ,薄荷紫青年選片人計劃 (MINT Young Film Selectors Scheme),薄荷紫新銳影評人計劃 (MINT Emerging Critics Scheme) ,我們計劃繼續面向更多英國高校活躍學生觀眾發放獎勵 (往屆獎勵資訊可參考文末回顧內容) ,用於資助學生觀眾前往影節的交通和住宿支出;此外,我們將為亞洲市集設定攤主激勵金。
電影節單元、完整片單、展映時間、首映資訊、活動安排、通行證票務及交通住宿指南等資訊現已同步更新到官網 unicornscreening.com,歡迎感興趣的觀眾朋友前往查閱,提前安排你的繽紛電影節行程(電影節展映排期表將於2月10號左右於公眾號、社媒和官網同步更新)!2月來位於英格蘭北部湖區凱西克的薄荷紫華語電影節,結識英國看電影和旅行搭子。還等什麼?和薄荷紫的小夥伴們一同組隊前往電影節吧!
薄荷紫華語電影節是英國首個由女性組織籌辦的華語電影節,由電影策展人林怡翔 (Yixiang Shirley Lin) 和阿罕布拉影院主理人卡羅爾·蕾尼 (Dr. Carol Rennie) 共同創立,聚焦華語電影的跨文化交流和女性形象的銀幕再現。創立至今,薄荷紫累計展映超過100餘部華語佳作和女導演新片,並開發製作呈現2個華語電影創意節目。當下,我們正在拓展多元包容的策展視角,從華語擴大至更廣泛的“亞洲”範疇。
電影節單元、片單與活動一覽
2025 MINT CHINESE FILM FESTIVAL
◎
開幕晚會和特別展映單元
Opening Gala & Special Programmes
◎
特別策劃短片集:女人、蛇與愛痕
Woman, Snake and Love’s Bite
長片競賽單元之一:聚焦華語
C-FILMS IN FOCUS
◎
長片競賽單元之二:亞洲之光
ASIAN SPARKS
◎
短片競賽展映 1:
Short film competition 1
◎
短片競賽展映 2:
Short film competition 2
◎
◎
電影節活動:策展工坊、湖畔漫步和亞洲集市
Events & Activities
◎
電影節通行證及票務資訊
Passes & Tickets
◎
電影節主場地資訊
Festival venue
◎
交通住宿資訊
Visiting MINT CFF
開幕晚會和特別展映單元
喜迎蛇年,薄荷紫精心策劃了“SHE蛇”主題開幕晚會迎接即將到來的觀眾!電影節將於週五2月21日下午四點正式開幕,開幕晚會將以雙片聯映的形式呈現兩部備受矚目的華語片,設有酒水接待。在《女人世界》首映後的環節中,我們有幸邀請到影片導演楊圓圓親臨電影節現場和大家進行Q&A交流,更有倫敦華人搖擺舞社群Kirin Swing麒麟搖擺帶來的精彩搖擺舞表演互動!同時,我們還邀請到愛丁堡大學中文系榮譽副教授Julian Ward為《青蛇》做影片介紹。期待以電影、美酒、音樂與舞蹈帶給大家別樣的電影節觀影體驗!
“SHE蛇”主題開幕晚會:電影節首日·雙片聯映
Gala Film 1 :女人世界(2024)

導演:楊圓圓
製片國家和地區:中國
型別:紀錄 歌舞
時長:85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8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藏龍 競賽單元 入圍
2024年 第44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入圍
梗概
作為舊金山唐人街黃金年代的親歷者,一群七旬至九旬的美國華裔舞者再度走上巡演之路,從美國、古巴,最終來到中國,譜寫出一曲海內外華人世界交匯的動人樂章。
導演闡述:自2018年起,我研究並拍攝關於演藝界美籍亞裔女性的專案,創作了4部短片並收集1940年代以來的歷史檔案。2019年9月,短片《相愛的柯比與史蒂芬》完成,在美、中、德展映獲好評。我的首部紀錄長片《女人世界》講述了美國老年華裔歌舞團的故事,我希望重申兩社群的聯絡,並搭建跨越國界、代際與文化的橋樑。2020年8月14日,93歲的Coby因病去世。她在生命最後一週仍堅持跳舞。我希望這部影片能讓她們被歷史銘記。
薄荷紫短評:變老又如何?我們依舊舞蹈!人們一直嚮往的超越年齡的生命力,在《女人世界》中被具像化。當一群老年華裔舞者踏上巡演之旅,她們的人生旅程也隨之徐徐呈現。本片涉及華裔移民的歷史、風情舞者的奇觀化、女性的被凝視…..但在諸多命題的交織中,年長女性們蓬勃的生命力不容置疑地感染著銀幕內外的所有人。她們的舞動絕不止屬於舞臺,更屬於她們綻放的生命的每個瞬間。(張雯琪)
Gala Film 2:青蛇 (1993)

導演:徐克
製片國家和地區:香港
型別:劇情 奇幻
時長:98分鐘
節展榮譽
1994年 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電影配樂 三項提名
梗概
兩條蛇妖化作人形,步入塵世,開始體悟愛與苦難的真諦。而一位僧人則在直面自身弱點時,逐漸明白道德的界限並非他曾以為的那般分明。
薄荷紫短評:1993年,徐克於香港電影新浪潮尾聲執導《青蛇》,在東西文化碰撞與美學革新的黃金年代,為傳統神話注入全新生命力。影片以迷離的江南煙雨與綺麗的佛道意象為背景,講述青蛇與白蛇在金山寺下的宿命糾葛,也勾勒出天命與情感的交錯與對抗。自由意志如何在命運洪流中奮力掙扎,真情能否超越善惡的界限?從水鄉的輕柔迷幻到金山寺的莊嚴肅穆,影片在濃郁的東方美學氛圍中,呈現情慾、犧牲與救贖交織的生命弧光。《青蛇》不僅是一場對天地法則的反思,更是一段關於個體命運與靈魂超越的探尋。(趙嘉欣)
< 以下滑動檢視完整片單資訊 >
An Unfinished Film (2024)

導演:LY
製片國家和地區:新加坡 德國
型別:劇情紀錄
時長:106分鐘
薄荷紫短評:在罩情發生的五年後,在與之相關的記憶或許已不再鮮明的當下,我們希望透過兩場特別展映將這部LY導演的新片帶給英國觀眾,以此激發觀眾關於新冠的“記憶交換”,讓大家在電影院和電影節實現記憶的聯結。雖然影片取材於導演在中國的經歷,但我們相信在來源於不同時間、地點、國家、領域的不同人群的記憶中,永遠能找到 “記憶共鳴”。這些共鳴也許是痛苦的,煎熬的,焦慮的,也可以是溫暖的,治癒的,有趣的。在這些“不同”與“共同”中,觀影過程將成為觀眾對個人記憶的整理與回顧,同時也是導演、策展人、觀眾之間記憶的碰撞、交換、與再融合(林怡翔和張雯琪)。
面子(2004)

導演:伍思薇
製片國家和地區:美國
型別:劇情 喜劇 LGBTQ+
時長:91分鐘
節展榮譽
2005年 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觀眾票選 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梗概
一位母親因女兒遲遲未婚而憂慮,為她精心安排了一場命運交匯的相遇。然而,隱藏在家庭表象下的是無法言說的秘密與衝突。當新的生命意外降臨,母女之間的關係被重新定義,原有的平衡悄然傾覆,情感與身份的碰撞掀起一場深刻的內心湧動。
薄荷紫短評:2004年跨國華語經典之作《面子》以美籍華裔導演伍思薇的“出櫃經歷”為指令碼,生動刻畫了兩代人在面對生活壓力與文化差異時的情感張力與共鳴,還以輕喜劇方式洞悉了20年前華裔美國人社群傳統文化與個人身份認同衝突。影片中,母親高慧蘭(陳沖所飾),走投無路,搬進了她女兒小薇(楊雅慧所飾)的小公寓。正在紐約華人街打拼的手術外科女兒和意外懷孕的媽媽,母女之間的相處因空間的共享而摩擦不斷,但在衝突中,她們逐漸觸及彼此情感的深處。兩代華裔在性別認同與婚姻期待的差異中,找到了彼此的理解與共鳴,最終邁向心靈的和解。(趙嘉欣和林怡翔)
虎紋少女 (2023)

導演:餘修善
製片國家和地區:馬來西亞 臺灣地區 新加坡 法國 德國 荷蘭 印度尼西亞 卡達
型別:劇情、驚悚
時長:95分鐘
節展榮譽
2023年 76屆戛納電影節 影評人週單元大獎
梗概
12歲的扎凡是她身邊朋友中第一個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她發現了一個令她恐懼的身體秘密。這個發現讓她遭遇了社群的孤立與排斥。然而,扎凡並未屈服,而是選擇反抗,逐漸意識到,唯有接受並擁抱自己曾經害怕的身體,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最終,她突破了困境,蛻變成一個自信而堅強的女性。
花樣年華 (2000)

導演:王家衛
製片國家和地區:香港
型別:劇情 愛情
時長:98分鐘
節展榮譽
2000年 第53屆戛納電影節 金棕櫚提名、最佳男演員、技術大獎
2000年 第37屆臺灣金馬影展 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
2001年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梗概
電影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選片背景:今年距離王家衛經典之作《花樣年華》首映發行已經過去25餘載,也是 Keswick Film Club 成立的25週年之際。《花樣年華》選自薄荷紫華語電影節聯合創始人之一 Carol Rennie ,是她最喜愛的華語片。該片曾在2001年當地 Keswick Film Club 成立之初在 Alhambra Cinema 作為首批放映的影片之一。
特別策劃短片集:女人、蛇與愛痕
Woman, Snake and Love’s Bite
(含映後導演現場Q&A)
愛並非總是溫柔的撫慰,有時它是窒息的,是不適的,是戕害的。像冰冷的蛇遊走於皮膚,引發戰慄與抗拒;像一劑以“為你好”之名的毒藥,侵入身體,留下痕跡。在當代電影的鏡頭下,我們不再回避那些畸形的畫面,不再逃避創傷與自我矛盾的深淵。女性的身體不再只是美的容器,在醜陋、詭異與陰鬱中,身體也可以毫無保留地展露不適並引發不適。在本單元中,不同背景的導演透過多樣的電影形式,釋出了關於“不完美”的宣言。他們以怪異的形體或林奇式的影像語言映射出另一種現實,而我們則學會直面身體所蘊含的恐怖,並在裂縫與破碎中接納真實的自我。
——薄荷紫華語電影節聯合策展人, 李熙贇
< 以下滑動檢視完整選片資訊 >
Shé (Snake) 蛇(2023)

導演:雷內·詹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型別:恐怖
時長:14分30秒
節展榮譽
2023年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西南偏南電影節、棕櫚泉國際短片節、倫敦短片節 入圍
梗概
Fei是一名16歲的英國華裔女孩,是一支頂尖青年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當另一位華裔小提琴手加入樂團,威脅到她的地位時,Fei內心的焦慮和潛藏的種族偏見逐漸化作了可怕的實體。這些“怪物”在她耳邊低語,驅使她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必須做到最好。
葉唸的三十歲生日(2024)

導演:張鑫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奇幻 恐怖
時長:28分鐘
節展榮譽
2025年 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 特別展映單元 世界首映
梗概
在三十歲生日這一天,葉念答應自己的好友高遠去一片廢墟拍攝一組照片。她到了那裡發現一面由幹橘子皮和發黴橘子皮組成的牆,拍攝時那面牆對她起了某種影響,之後的那一天葉念每次面對一件事、一個人,她都漸漸地產生了過敏症狀……
導演闡述:本片靈感來源人體過敏症狀的原因,過敏是身體本身的一種免疫反應的體現,也就是身體產生了保護機制。但這一般侷限於氣候、食物、以及其他實際因素。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去講述“假如女主對於面對他人時內心的牴觸觸發了身體的保護機制會什麼樣的一個情景”,她嘗試著一直逃避,直到自己變成了另一個人。
魚缸(2024)

導演:湯雯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中國
型別:劇情
時長:17分03秒
節展榮譽
2024年 FIRST驚喜影展 入圍
2024年 第6屆 HiShorts! 廈門短片周 入圍
2024年 第28屆羅德島國際電影節 入圍
梗概
在洛杉磯的都市光影中,戒酒後的Jules掙扎於新生的清醒之路。每當負面情緒被觸發,她就會不由自主地吐出一條金魚。對此,她通常守口如瓶,但偶爾也會當做一個趣事講出博人們一笑。她從不認為有人會當真,直至她遇見一位金魚愛好者。他們的相遇令Jules不得不直面那個她一直逃離的真相。
導演闡述:童年時,我透過魚缸的透明邊緣凝視我養的第一隻金魚時,我從它的眼裡只能感受到深深的孤獨與憂傷。成長的歲月裡,我的境遇彷彿與童年那隻金魚交相呼應,感覺自己被囚禁於一個無形的水域之中,不得不與同伴們爭奪散落在水面零星的食物。我一直厭惡這種感覺,我深信改變需要發生。透過Jules的視角及她那既迷人卻又充滿恐懼的體驗,我的影片深入描繪每位女性都擁有卻時常被忽略的內心世界。(摘取)
纏(2023)

導演:張晨曦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中國
型別:動畫 女性
時長:6分19秒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6屆 NOWNESS 天才計劃 最佳創意敘事獎
2024年 第18屆西寧 FIRST 國際青年影展 她的一幀單元 年度短片獎
2024年 第26屆首爾國際女性電影節 入圍
梗概
媽媽總是精心給我編特別緊的辮子,使我頭頂上被拉扯出一條清晰的路。但那天,她親手剪掉了我的辮子。沿著這條路,我觸控到了我們無法剪斷的內在聯絡,以及我們都沒有準備好面對的女性成長之旅。
導演闡述:這一生有太多像媽媽給我剪辮子的時刻。女孩、女生、女性、妻子、母親,這些詞所指向的人生階段總是和過去有一些割裂。我們在有意或無意間就被迫成長了,卻並沒有做好準備。生活總是會向前,我們不得不“堅強成長”。現在已經到了我必須承認自己不敢向前的時刻。但我不敢,不敢表現出不成熟。可當我看到我和媽媽擁有相似的短髮和髮縫,意識到我們有相似的成長痕跡和困境。當下的我和當下的媽媽,都在被動前進,故作堅強。既然如此,那就讓我跳脫出女兒和所謂的獨立女性身份,選擇做一個不堅強的人吧。
競賽單元 IN COMPETITION
在 C-Films in Focus 聚焦華語長片競賽單元,以及短片競賽單元中,繼續專注於華語電影創作者;本屆新增的 Asian Sparks 亞洲之光長片競賽單元,將重點呈現在亞洲文化背景下製作的優質長片。本屆競賽單元將評選和頒發5大獎項:最佳華語長片、最佳亞洲電影、最佳華語短片、最佳導演和觀眾選擇獎。其中,觀眾選擇獎由廣大觀眾在現場為喜愛的影片投票。獲獎名單將於2月23日電影節現場公佈。目前已公佈的競賽單元入選影片中,包括19部在英國/歐洲首映的影片,1部影片世界首映及1部國際首映。更多影片,敬請期待。完整競賽入選片單現已在電影節官網上線,將陸續於薄荷紫社媒公佈!
長片競賽單元之一:聚焦華語
C-FILMS IN FOCUS
< 以下滑動檢視更多影片 >
完整片單見電影節官網
殺死紫羅蘭(2024)

導演:張鈺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型別:劇情
時長:82分鐘
節展榮譽
2023年 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羅伯託·羅西里尼榮譽最佳影片(提名)、臥虎單元 最受歡迎影片
梗概
某個平常天,在家工作的堇遭到了一個巨大變故。面對變故,堇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冷靜。但她內心卻開始隱隱約約地感受到了異常和危險,過往一切看似穩定和平靜的關係都變得搖搖欲墜。對於不可知的恐懼在她心裡開始蔓延,關係和事件的走向都越發的奇怪和不可預測。面對這一切,多年無法動筆的堇開始重新開始寫作,也開始重新審視她身邊的一切。
導演闡述:我對人與人之間複雜微妙的感情與關係充滿興趣,很多時候那是灰暗的不可言說地帶,越是親密越是複雜與難測。於是我想拍一部關於“關係”的懸疑片。故事開始於摧毀,結束於重建。暴力的發生只是一個引子。片子裡講述了一個女人是如何去面對生活中她內心早已蔓延的恐懼,直視那些關係裡的愛與惡意,接受自我的厭惡與失落。那是堇最艱難的日子,但破碎或許不是壞的事情,因為摧毀意味著新的變化。(摘取)
薄荷紫短評:在這部引發觀眾對當代日本電影中城市居民生活狀態與女性議題深刻共鳴的作品中,新生代女導演張鈺以凝練且精準的影像語言展現了她對社會與個體關係的敏銳洞察,將無形的壓力與冷漠具象化為日常細節,令觀眾真切感受到一位女性在內心崩塌與外在冷靜之間的巨大張力。在堇的世界中,每一個出現在她生活中的男人都可能是潛在的威脅。她的沉默與隱忍,既脆弱如風中殘燭,又堅韌如孤獨星光。當秩序崩塌、意義泯滅;人類是否能夠修復那些曾經珍視的關係?(趙嘉欣和李熙贇)
雪水消融的季節(2024)

導演:羅苡珊
製片國家/地區:臺灣地區 日本
型別:紀錄
時長:110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瑞士尼翁真實影像節灼光單元
2024年 義大利特倫託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2024年 全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梗概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故事,講述了年輕人在面對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失落時的掙扎與困惑。導演苡珊的摯友聖嶽和宸君曾在尼泊爾的一處洞穴中被困長達47天。宸君在聖嶽獲救的前三天不幸去世,這一悲劇促使苡珊拿起攝像機,重新踏上尼泊爾的足跡,追尋朋友們的過往。當苡珊最終抵達那個洞穴時,等待她的究竟會是什麼?
導演闡述:
《雪水消融的季節》的種子是在我成長的歲月中埋下的,那時我收到了一封來自高中摯友宸君的信。他在去世前寫道:“苡珊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去愛。”我與宸君相識於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學,他作為跨性別男性的少年模樣常常遭到指責。他常在我面前哭泣,而我則安慰他,併為他的堅韌所感動。與他和心愛的聖嶽一起,他們激勵我去探索課堂之外的世界,並約定有一天一起出國旅行。自事故發生以來,我在夢中反覆重溫那種孤獨的等待經歷。強烈的渴望與破碎的承諾讓我決定拍攝這部電影。宸君的遺願教會了我愛的真諦——作為倖存者的角色,承擔起講述這個故事的責任。(摘取)
薄荷紫短評:我最惦記的那個朋友,她去哪兒了?在她不在的日子裡,我帶回了腦海裡那些她的影像給你看。如果每一幀回憶都會註定像被時間漸漸模糊,我想把那烙印在心底的影像永遠留下。導演苡珊用她的鏡頭重新走過朋友們曾走過的路,探尋著失去的意義。穿越尼泊爾的那個洞穴,她面對的是無聲的空虛,而在無數未解的疑問中,她不僅尋回了朋友的蹤跡,更找到了一個嶄新的自己。這部紀錄片是關於失落與復甦的深刻探索,每個畫面都觸動著人內心深處的孤獨與希望。(李佩澤)
冬旅人(2024)

導演:魯丹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時長:90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亞洲新人”競賽單元入圍影片,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兩位)、最佳女主提名
梗概
久別故里的俄羅斯族攝影師、四處漂泊尋父的漢族少女、性格孤僻的塔塔爾族手風琴師在冬季的北方小鎮不期而遇。人生至暗時刻的短暫相處,三顆孤獨的靈魂慢慢靠近,呈現出相互交織的成長弧線,並尋找到了各自的救贖之路。
導演闡述:我出生併成長於新疆,自幼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直到18歲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旅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父親的離世,長期漂泊他鄉的生活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家鄉的關係。童年的玩伴、父親的房子以及那些古老的民謠,常常在我的夢中浮現。我開始嘗試書寫,並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拍攝我的第一部電影。這是一個關於尋找與迴歸的故事。俄羅斯青年伊萬、塔塔爾族旅店老闆熱法提,以及漢族少女小玉,在冬日的邊陲小鎮的一家旅店因不同的境遇相遇。他們或是在尋找,或是自己成為了那個“缺席的人”。(摘取)
薄荷紫短評:新疆塔城的冬雪中,三位陌生人各自踏上有關告別、責任與生存的精神遊牧。影片以緩慢的節奏的與固定的長鏡頭還原少數民族質樸的生活景觀,,透過手風琴、羊群等民族文化符號揭露了個人追求與傳統家庭觀念的衝突,藉由個人“去與留”的徘徊隱喻少數民族在現代化發展下的矛盾與焦慮。廣闊靜謐的雪景為個人與民族的命運留白,構築出詩意化的民族表達,沉靜而深刻。(閆宇希)
我們在河畔希望被魚怪吃掉(2024)

導演:陳語沙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愛情 動畫
時長:90分鐘
節展榮譽
2022年 香港HAF20(WIP)
2022年 FIRST青年電影展(WIP)
2024年 FIRST競賽平行單元-她的一幀
梗概
這是一個“都市航海寓言”,關於三個剛畢業的年輕人。落魄女演員劉佳佳在經歷男友出軌後回到老家與舊友韓凌、友為相聚。同時,護魚軍團也開始執行任務——“捉拿不餵魚的人類”……池塘般的家鄉、飄蕩著不可言狀的表白……
導演闡述:我想將“古老傳說”的氛圍嘗試融入現代都市裡,讓似有若無的情緒貫穿於整個影片,營造一個這個影片特有的空間。我同時也想探索元素間結合的“可能性”:影片結合動畫輔助敘事, 聲音在常規敘事的同時,也不放棄實驗性。片中的三人關係也非三角戀,演員形象的選擇也偏中性。拍攝過程中,我特地選擇了方言,但注重“去城市化”。我發現中國當代95後有一種隱形風氣——“擺爛”。看似玩樂,但內心無法安寧。人前歡樂,人後沮喪。我將這一體會注入在片中的人物性格中,他們各自懷有心事,各自孤獨但又互相陪伴著彼此。(摘取)
薄荷紫短評:本片是一部關於青春的“水下寓言”。北漂青年佳佳(陳語沙 飾)在失業與失戀後回到家鄉,與兩位好友短暫重聚。影片透過水下的壓迫感,刻畫青春期如深潛般的迷茫與掙扎。畫面與聲音交織出一種低沉而緊張的氛圍,情感彷彿被水流壓制,靜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她們如同漂流在水下的生命,在混沌中摸索方向,既承受流動的無序,也懷抱對未知的渴望。最終在三人遙望河水的畫面中,壓抑被漸漸化解,複雜的情感與微光般的希望交織,定格為對當代青春的真實而詩意的書寫。(歐陽文錚)
所有憂傷的年輕人(2023)

導演:張家駿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都市 實驗
時長:124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27屆塔林黑夜國際影展
梗概
一座都市孤島上,原本陌生的人們開始悄悄觀察彼此。好奇,渴慕,愛情或油然而生,或戛然而止。電影的兩個故事放映順序可以互換,因此有A,B兩個版本。每個人觀看的版本都可以是偶然決定的。
導演闡述:電影所有憂傷的年輕人全部在發生在上海一座名為環球港的商場裡。我在這商場附近的小區度過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大部分的時光。這座巨型雙子塔商場在我倫敦求學期間建成。當我回到上海,環球港作為突然闖入我“家鄉”的巨大存在和空間,讓我和我的創作夥伴邊禧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將近兩年時間裡幾乎每天去散步,紀錄和觀察環球港商場的空間和裡面的人物後,我們決定在這裡拍一部電影——關於我們在這這裡找到的一切與一無所有。
薄荷紫短評:年輕人們各自帶著不同的目的在商場中游蕩,時間與關係的流轉帶來了他們對自我身份的思考,女主角優優對自我人生和自我情感的動態反思反應了在城市中游弋漂泊的年輕人們的常態。手機影片和畫面作為銀幕內的另一種媒介參與創作,他們最終會在這場與彼此相斥又相惜的相遇中找到自我嗎?(宗鈺垚)
長片競賽單元之二:亞洲之光
ASIAN SPARKS
< 以下滑動檢視完整片單資訊 >
奈米比亞的沙漠(2024)

導演:山中瑤子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型別:劇情
時長:137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77屆戛納電影節費比西獎
梗概
21歲的Kana對未來感到迷茫,甚至無法明確自己在生活中真正渴望的是什麼。她對一切都缺乏熱情,連戀愛也只是為了消磨時光。她與男友Honda同居,Honda透過支付租金和為她做飯來試圖取悅她。然而,隨著Kana與自信且富有創造力的Hayashi關係的加深,她逐漸感到自己被Honda的依賴束縛,內心開始湧現出掙脫的渴望。
導演闡述:作為導演,我最初想探索人際關係中的權力與虛偽,靈感來自法斯賓德的《佩特拉·馮·康德的辛酸淚》。然而,我轉向了卡薩維茨和克萊爾·丹尼斯的作品。我觀看了皮亞拉、婁燁和卡薩維茨的電影來激發靈感,並在不到一個月內完成了劇本。女主角是一位有雙相情感障礙的年輕日本女性,反映了我自身的一些困境。為了讓角色更具普遍性,我借鑑了劇組成員的經歷,例如Honda的崩潰場景,靈感來自一支電影製作團隊的經歷,而Hayashi數Kana脊椎的場景則源自一段甜美的回憶。
薄荷紫短評:每個女孩都必須面對獨自做選擇的一天。城市的光怪陸離和高樓林立,還有未來規劃的不確定性,為青春帶來迷茫,也帶來期待。這部電影講述了許多年輕女性的真實感受:對未來的迷茫、對關係的疲憊,以及對自我認同的渴望。主角Kana的內心空虛與困惑,讓每一個曾經歷過愛情與成長掙扎的人都能感同身受。電影透過細膩的情感刻畫,展現了人在迷失與覺醒之間的掙扎,是一段觸動心靈的旅程。(李佩澤)
懶猴從不哭泣(2024)

導演:範玉麟
製片國家/地區:越南 新加坡 法國 菲律賓 挪威
型別:劇情
時長:92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7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首作獎
2024年 全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梗概
一位女性在繼承了與久別丈夫之間漸行漸遠的聯絡——一隻侏儒懶猴後,試圖緊緊抓住那些日漸消逝的過往記憶;與此同時,她的侄女正為婚禮做準備,而年輕的夫妻則在對未來的迷茫中徘徊。現實與越南歷史的層層迴響交織,影片以一種深邃而詩意的視角,勾畫出時光與命運交錯的畫面。
薄荷紫短評:難得不自戀的詩性表達,每一個鏡頭都呈現出一種交流的面貌或狀態,所以我們知道猶疑和沮喪是真實的,歡樂與欣慰也存在著。避免了無效空鏡和刻意緩慢的填塞,每一處暗示均做出回應,婚戒的傳遞,作為幼兒園老師的女主懷上自己的孩子,酒保“扮演”姑媽的兒子,男主偷偷放進罈子的骨灰被姑媽以同樣的動作一把一把重新撒向大海,大壩的海浪彷彿時代的回聲(《記憶》最後一段空鏡寂靜遼闊的既視感):代際點明著歷史,答案在風中飄搖。(王少陽)
發力的時候(2024)

導演:南宮善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型別:劇情
時長:99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26屆全州國際電影節韓國電影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最佳演員獎、Watcha選擇獎
2024年 第35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屏獎最佳亞洲劇情長片提名
梗概
三位退役的K-pop偶像前往濟州島旅行,揹負著失敗的事業和未曾言說的創傷,她們試圖為失去的青春時光尋找補償。然而,在旅行的第一天,Sarang丟失了行李,並捲入了一場不期而至的爭執。在面對往日記憶的衝擊時,三位朋友逐漸開始走出陰影,向前邁進。隨著旅程的深入,她們在濟州島的美麗景色和寧靜氛圍中,慢慢放下了彼此之間的隔閡和過去的傷痛。每個人在回望曾經的輝煌與失落時,逐漸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彼此的關係。雖然她們曾因夢想破滅而迷失,但透過這次旅行,她們重新找回了友情、理解與希望。這段旅程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治癒與重生。
薄荷紫短評:影片以柔和的色調描繪濟州島的橘林、海岸與篝火下的笑聲,在寧靜與沉重之間取得微妙平衡,細膩展現那些曾經站在聚光燈下的年輕人如何揹負不合理待遇帶來的陰影,同時揭示偶像工業背後冰冷的真相。在破碎的夢境中,一行人透過彼此的陪伴,拼湊出屬於自己的新成長之路,重新定義曾經迷失的自我與未來。(伏怡蓓)
沙希德(2024)

導演:納格斯·卡爾霍爾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型別:敘事紀錄
時長:84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7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首作提名、榮獲卡里加里獎
梗概
《沙希德》是一部兼具社會政治深度與荒誕幽默的作品。影片呈現了歷史中的英雄人物、當代的罪犯以及現代女性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尋求生存與自我。作為一部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影片,《沙希德》大膽質疑各種激進意識形態,同時又不失自嘲,以一種不拘一格的態度反思現實,既深刻又輕鬆。
導演闡述:儘管我們常談論女性主義和多樣性,但我們的敘事依然深受男性視角的影響,並且被同質化所主導。《沙希德》有意識地打破了傳統的規則,突破了我們在電影和視覺作品中早已習慣的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第四面牆”。影片挑戰我們不僅在視覺上展現女性氣質,更要在敘事層面上牢牢紮根。尤其在探討女性主義對抗父權結構以及社會同質化時,這一舉措顯得尤為重要。電影旨在為銀幕帶來新的敘事方式,重新審視故事,或至少忠實地儲存當下的瞬間,為未來留下印記。The Cinemigrante——即“所有面孔和他們的故事的電影”,以及女性氣質,正是當今電影行業中最為缺失的元素。
薄荷紫短評:這部引人入勝的電影深入探討了導演本人在移民的國家改名的個人旅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大膽應對民族認同和移民政治的錯綜複雜。影片中充滿了對伊朗社會全新的歷史構想,打破了電影型別的界限。作為一名離散海外的有洞見的電影創作者, 卡爾霍爾巧妙地將來自故土的複雜文化元素交織在一起,邀請觀眾進行一場關於“她是誰”的冒險。這部電影引導觀眾進入身份認同的溝壑,同時揭示了與文化記憶相關的政治困境(朱兆宇)。
短片競賽展映1
< 以下滑動檢視完整片單資訊 >
第二個孩子(2024)

導演:羅潤霄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時長:20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短片單元
梗概
孟琴的生活24小時圍繞著患有遺傳性罕見病的11歲孩子林昊。懷胎四月的她既惴惴不安第二個孩子的健康,也不知如何告訴林昊自己懷孕的事實。
薄荷紫短評:《第二個孩子》圍繞一位身懷二胎的母親和她患有罕見遺傳病的11歲兒子展開。透過凝滯的鏡頭、昏暗的燈光和逼仄的佈景,導演羅潤霄精準地勾勒出一種病痛浸透的生活:此處,愛與折磨交織,絕望悄無聲息。在如影隨形的痛苦之中,活下去對母子二人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們在城市高樓的陰影下掙扎求生,卻又不得不接受命運悲劇的輪番上演。(徐涵文和陳晞)
公鹿(2023)

導演:朱建安
製片國家/地區:臺灣地區
型別:劇情
時長:15分鐘
節展榮譽
2023年 第60屆臺北金馬影展最佳創作短片提名
2024年 第8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短片提名
梗概
正值鹿茸採收季,彰化颳起了大風,工人阿合帶著兩個小孩來到鹿場,鎮上的男人們漸漸聚集了起來。
導演闡述:
拍攝《公鹿》之前,我在彰化鹿世界待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和工人們一起住在鹿舍、一起喂鹿,同時拿著DV拍攝素材。鹿茸採收是一年一度的活動,割去公鹿的鹿茸需要一群男性體力密集地參與,這個過程是雄性動物制伏雄性動物的過程。鹿茸的營養價值包括壯陽、修復、提神等,因此當地鹿只的價值會依年紀和鹿茸的大小來區分,而男性工人的工作能力也有差異。我希望透過這部電影探討男子氣概,以及這一風氣如何影響下一代。片中的演員全部是當地鹿場的工人和鎮民,我嘗試將紀錄片和劇情片的手法融合,以觀察、客觀、節制的方式呈現這個故事。(摘取)
薄荷紫短評:
一年一度,臺灣彰化縣的鹿場裡,養殖公鹿被鋸下鹿茸,用以泡酒或製成膠囊售賣。《公鹿》以沉靜的鏡頭捕捉鄉野景緻,同時跟隨鹿場上的一父二子,探索這個以“壯陽”為核心的生產環境如何影響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男子氣概的競爭中,人與鹿皆是困獸。(徐涵文)
殺了這匹馬(2024)

導演:郭小若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動畫 實驗
時長:10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短片
梗概
草叢中傳來的謀殺讓他瘋狂的尋找他們口中的那匹馬。焚燒一切吧!灰燼中,響起了那匹馬的聲音。
導演闡述:這個短片的故事背景源自於我家裡一個長輩在我14歲時給我講的一個故事:一個被誤會偷東西的人,他的家裡有一匹已經不能幹活的老馬。因為偷東西是要被懲罰的,所以他一大早就被人們拖走了。中午,他的家裡來了一群人,把這匹老馬拉走,做成了馬湯,平分給每一戶人家,也給了他家裡一碗。傍晚,當這個人精疲力盡回到家之後,他和他的家人面對這碗馬湯,飢腸轆轆的他卻久久無法動筷子。當晚,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面前也有一碗馬湯,湯裡倒映著我的影子,那一刻分不清楚那到底是馬還是我。這種悲傷一直伴隨著我,我一直想要尋找到一個東西,我也不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是我和馬的關係嗎?是信仰的崩塌與建立嗎?也可能到頭來只是一種不斷尋找、綿延的過程嗎?(摘取)
薄荷紫短評:一個人的命運與一匹馬的生命會有怎樣的羈絆?《殺了這匹馬》正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受民間故事啟發的這則短片,畫風優美細膩,極簡風格中不失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筆觸風韻,在賦予觀眾中國風的美學體驗之時又融會了自然與部落生活、人與萬物的連結、信仰的崩塌與重建等主題敘事。作為郭小若導演的首作,這部短片無疑見證了一個冉冉升起的創作新星。(許納)
Mānoa Valley(2024)

導演:Emily May Jampel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型別:劇情
時長:10分52秒
節展榮譽
阿斯彭短片電影節(全球首映)、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多倫多亞洲電影國際電影節
梗概
兩個朋友在馬諾阿谷度過了一個夏日,之後其中一個將搬到紐約市。
導演闡述:這是一部關於離開家的電影。我出生併成長於檀香山,十一年前搬到了紐約市。在這些年裡,我常常回想起童年最後一個夏天,反覆思考那段時光。我並不打算對在夏威夷成長的經歷做出任何普遍性的總結,而是希望捕捉那個特定的地方和時刻,講述兩個年輕人探索自己屬於哪裡、想要在哪裡生活的故事——這些正是我今天依然在思考的問題。創作拍攝這部電影,部分是出於我想要以自己的方式重新連線夏威夷的願望,重新建立我從未在成長過程中擁有的那些關係、經歷和社群。同時,我也在探索自己與家的記憶和關係,試圖調和過去和現在的自己——那個在歐胡島上急於離開的青少年,和那個在紐約市懷念並常常思考迴歸的成年人。
你不知道嗎(2024)

導演:譚欽樺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型別:劇情
時長:23分鐘
節展榮譽
2025年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 短片競賽單元 世界首映
梗概
去年夏天,我和家人一起到英國布里斯托參加妹妹的畢業禮。歡聲笑語的背後卻藏著父女對未來的不同期許——97移民潮從澳洲迴流的他期盼著她的歸來,Z世代的她卻憧憬著在離家千里之地展開她的生活。透過兒時錄影和畢業禮片段,《你不知道嗎》把作者、父親和妹妹帶進一場跨越20年的光影對話,邀請觀眾一窺香港移民潮下一對父女的親密與疏離。
導演闡述:沒有任何媒介能做到百分百客觀,影像尤是。當我發現20年前父親拍下的家庭錄影時,我驚覺他和妹妹的關係原來曾經如此親近,與我現在所感知的完全不同。這短片對我來說不完全是一部紀錄他倆關係的紀錄片,反而更像是一個心理治療,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這段家庭關係。所以,我希望以獨特的剪輯方式讓觀眾儘量接近觀看舊家庭錄影的經驗,從不同拍攝者的角度感受不同敘事觀點。
拳擊日(2024)

導演:鍾曉藝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實驗 奇幻
時長:13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FIRST青年影展先鋒創作·評審團獎
2025年 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 短片競賽單元 世界首映
梗概
在一個平常而無聊的工作日,護士西西莉一邊在收音機上關注她最喜歡的病人阿諾在痊癒出院後的拳擊比賽,一邊用她特有的方式照顧其他形形色色的病人:一個揹著護士貪酒喝的,一對偷偷在角落裡約會的,一個因為絕望撞牆的,一個在病床上留下可愛貼紙和血跡的…隨著阿諾的比賽臨近,西西莉的擔憂浮現;直到一個水星人帶著會長出蒲公英的傷口降臨在她的午後夢中…
導演闡述:在《拳擊日》創造的醫院裡,我珍愛的柔軟美麗事物:純真、童年、溫柔、夢想、可愛的人…在病痛籠罩的陰鬱中發光,這就是我想給世界帶來的東西。對我來說,愛與美一直是這個充滿不幸和荒誕的世界裡值得付諸努力的價值;與此同時,我們卻似乎要反覆在生活的受苦之中領悟:如何行動?故事誕生於我寫下:“每一次結痂都來源於一次愛。”——愛會帶來一切療愈和美好,但去愛也需要忍耐疼痛。有力量的心靈,不要因為怕痛就停止愛。
短片競賽展映2
(含映後導演現場Q&A)
< 以下滑動檢視更多影片 >
完整片單見電影節官網
阿達(2024)

導演:帕柯麗婭·阿力甫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奇幻
時長:18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28屆塔林黑夜電影節反叛者單元
梗概
在一個遙遠的陌生城市,兩個二十出頭的維吾爾女孩正在尋找愛。她們的生活是童年的遊戲、是異國的電影、是酒精與舞蹈。在她們看似懸浮的彩色世界中,她們依靠模仿話劇和電影來融入這個城市,來反覆確認自己捉摸不定的座標。
薄荷紫短評:當兩個維吾爾族女孩在大城市中踏上探尋“愛”的旅程,迎接她們的卻是層層焦慮的桎梏——身材的枷鎖、工作的壓力、單身的孤獨。在一次微醺下,她們邂逅了一位自稱“天使”的人物,似乎為她們解答了愛的迷題,卻逐漸顯露出將女性物化、操控的虛偽面目。(王文瑩)
熱天午後(2024)

導演:張文倩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型別:劇情
時長:24分12秒
節展榮譽
2024年 第7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評審團銀熊獎
梗概
小齊是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因為父親在中國深圳工作,很少回家,所以她常年與母親的原生家庭生活在一起。在20世紀末一個炎熱的中午,她看著大人們的身影像影子一樣在她眼前忽隱忽現。
導演闡述:回望世紀之交,我不禁想起那種瀰漫在家人之間的隱隱渴望與不安。這段記憶將我帶回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那段特殊時期。彼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外部世界的迅速變化交織共鳴。製作這部影片,既是為了重溫那些深埋心底的童年記憶,也是一次對它們的當下反思。而那揮之不去的悲傷與失落感,始終縈繞在我的思緒之中。
薄荷紫短評: 透過六歲小女孩的視角展現了90年代中國典型雙職工家庭的生活。影片以細膩的鏡頭和溫暖的色調勾勒出時代縮影:疲憊於家務的姥姥、難以親近的媽媽、角色缺失的爸爸,以及掙扎尋找平衡的年輕父母。看似遠去的記憶,被90年代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回憶時,總能找到熟悉的片段,如夏日午後的溼熱與隱約雷聲,形成了一代人獨特的集體記憶。(伏怡蓓)
事過方覺(2024)

導演:劉重燕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英國
型別:劇情 LGBTQ
時長:25分鐘
節展榮譽
2024年 首爾國際驕傲電影節世界首映
2024年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華語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梗概
柏林一所大學的心理治療師為一名在校園內因目睹同學自sha而受到創傷的學生提供心理疏導。談話之間,言語徘徊在細膩而模糊的易碎邊緣。
導演闡述:超越單純的情感宣洩,潛在的政治意義逐漸顯現。如果我們將人類視為一個有機整體,那麼自sha事件便成為對我們社會結構的可怕控訴,這些體制往往拋棄了那些處於絕望邊緣的人——那些所謂的“難以應付”的人。我們這些留下來處理臨時應急的人,又該如何運作?至少,我們可以承認,我們往往試圖將這些令人震驚的現實“正常化”,將它們輕鬆地套入我們已建立的信仰體系中。儘管我們口頭上承認個體的價值,但個體性依然難以捉摸。(摘取)
薄荷紫短評:柏林、校園、死亡——《事過方覺》是導演劉重燕真情流露的佳作。她用現實又充滿詩意的鏡頭,展現出一個目擊了朋友自sha的女孩對內心的探索和揭露。那一個個痛苦與掙扎的瞬間,不僅是戲,更是這個時代下中國留學生所面臨的困境的縮影。(陳晞)
*提示:
在電影節主場地內的展映或節目將安排不同的映前/映後環節
具體展映排期以及映前/映後環節以電影節現場實際排期為準
實際展映/節目時長可能略長於所示影片時長
電影節活動
策展工坊:
A Curatorial Workshop with Women in Archive and Visual Art
本次策展工坊依舊以女性策展人和藝術家的工作為主題,將聚焦影像與視覺藝術領域的檔案策展實踐。我們非常開心邀請到HippFest默片電影節的策展人Nell Cardozo 作主講人,以運河電影專案(現名“水之記憶” What the Water Remembers)為案例研究,探討利用檔案影像創作新電影的過程和方法。What the Water Remembers是一個通過當代視覺藝術、現場音樂和社群干預賦予檔案影像新生命的專案,為當代與歷史的交匯提供了相互影響的契機。該專案是由HippFest的Nell Cardozo和Flatpack Festival的Sam Groves聯合委託的合作專案,彙集了藝術家Moira Salt與音樂家Tommy Perman和Andrew Mitchell,共同以檔案影像創作了一部新電影The Dark Mirror和現場配樂。此外,視覺藝術家楊圓圓將在週六其導演首作《女人世界》重映後作為特別嘉賓加入此次工坊,與薄荷紫的策展團隊和感興趣觀眾一起探討新的策展藝術合作靈感!

湖畔漫步:與薄荷紫和當地導遊一起環湖探險
弗里爾斯峭壁(Friars Crag)湖畔漫步線路介紹:在我們經驗豐富的徒步領隊和當地導遊的帶領下,穿過凱西克小鎮和美麗的希望公園(Hope Park),沿著德文特湖(Derwentwater)的一側走去欣賞坎布里亞郡最壯觀的湖泊景觀之一!

亞洲市集和當地新年慶祝活動:一起過大年!
在凱西克小鎮中心,薄荷紫聯合HelloArt主辦的戶外亞洲市集在週日白天將帶你感受豐富多彩亞洲文化,品嚐亞洲美食,選購琳琅滿目的亞洲手工藝品和薄荷紫獨家設計的精美文創周邊;還有一系列由當地居民組織的春節慶祝活動待你探索, 比如中國傳統的舞龍表演和精彩的樂器演出! Keswick博物館還將展出關於中國春節及薄荷紫的專題展覽。

節後派對 Afterparty
我們計劃於影節舉辦期間的週日晚在當地小鎮的酒吧組織一場輕鬆愉快的聚會,希望能和留在小鎮的影迷朋友、薄荷紫工作人員、志願者,以及特別嘉賓一起慶祝電影節的順利結束!
*活動詳情和時間安排建議前往電影節主場地進一步瞭解。歡迎隨時來“打擾”當地電影院工作人員和我們現場工作人員&志願者!
*溫馨提示:電影節會根據實際情況、環境及天氣因素就文中所列出的展映、節目、映後與活動安排等進行合理調整,請關注官方渠道的即時更新。
📢 電影節票務資訊
🎫 電影節早鳥通行證火熱預售中,今日購買立享5折低價,點選“閱讀原文”獲取通行證資訊!
通行證將於2025年2月2日恢復常規價
單張電影票將於開幕前兩週全面開售
🐍電影節早鳥通行證
Earlybird Festival Pass🐰

💡您將獲得什麼:
🌟憑通行證可任選並預定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所有電影、活動、節目,包括含開幕晚會的聯映和長短片展映。通行證持有者同時享有以下活動/環節的免費入場:
· 策展工坊
· 映前和映後環節:如開幕酒會、主創現場交流Q&A
· 亞洲市集、春節慶祝、湖畔漫步、社交活動等
· 可提前選座 +專屬提示郵件
· 精心設計的電影節紀念週邊
💺電影節通行證持有者座位預訂說明:您需要為準備觀看或參與的電影節主場地內的電影、工坊、節目提前預訂觀影佳座
📍電影節主場地資訊
36 St John's St, Keswick CA12 5AG, UK

(李雨欣拍攝於2023首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
電影節主場地凱西克阿爾罕布拉電影院(Keswick Alhambra Cinema)是一傢俱有百年曆史家族運營的獨立電影院,全年365天開放;坐落於凱西克小鎮中央,毗鄰英格蘭湖區徒步熱門地之一德文特湖。
🏠 交通住宿資訊
詳情見電影節官網:Visiting MINT CFF 欄目
為了響應行業號召的舉辦綠色環保電影節使命,我們鼓勵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來參加電影節!以下是我們推薦的一些公共交通方式和線路:
🚄火車
距離凱西克最近的火車站是彭里斯 (Penrith Train Station),距離凱西克(Keswick)約20-40分鐘車程。
如需瞭解從倫敦(尤斯頓)、曼徹斯特、愛丁堡、格拉斯哥、聖安德魯斯、蘭卡斯特、利物浦出發的時刻表 –請前往Trainline查詢時刻表、票價和詳細資訊。
從利茲出發,可以乘坐幹線火車;也有一條著名的風景路線,途經歷史悠久的塞特爾至卡萊爾鐵路(Settle to Carlisle Railway ),該鐵路穿越約克郡荒原和里布爾黑德高架橋。然後需要在卡萊爾換乘火車才能到達彭里斯。
🚌公交
&
🚕計程車
彭里斯火車站和凱西克之間可乘坐 Stagecoach X4X5 公交擺渡車。
我們整理了一些聲譽很好的當地計程車服務供大家拼車選擇,以便各位自主安排彭里斯火車站和凱西克小鎮之間的短途交通。計程車服務有限,請直接聯絡電影節官網上所列的服務公司並儘早預訂。為了支援綠色環保電影節出行,我們建議大家和行程接近的電影節小夥伴多人拼車!
🏨
住宿
當地住宿有青旅、民宿、招待客房、酒店、湖景鄉村別墅等豐富的選擇,我們鼓勵大家提前自主安排住宿!
我們正在積極為大家爭取當地商鋪餐廳特別優惠福利,請關注小紅書更新。
欲知電影節最新片單、排期、優惠福利、及更多精彩活動資訊
請前往官網 unicornscreening.com
訂閱薄荷紫華語影節的官方郵件推送
關注電影節社交媒體輕鬆掌握影節動態與折扣活動:
Instgram @mintchinesefilmfestival
小紅書 @薄荷紫華語電影節
🔍微訊號MintCFF新增小助手並備註來意

加入電影節官方社群,與電影節團隊、導演、嘉賓和Pass holders提前互動,結識薄荷紫小夥伴組隊前往電影節!
還等什麼,快點加入我們一起開啟薄荷紫之旅!
最後,不妨瞭解一下薄荷紫的由來和主視覺設計理念:
【電影節起源】
薄荷紫華語電影節的策展靈感最早可以追溯到林怡翔在2019年舉辦為期3天的女性意識獨立影展(北京)計劃。三年多的獨立策展實踐與研究後,她於2022年在英讀書期間參與的ICO Screening Days展映活動上結識了愛丁堡大學中文研究博士卡羅爾女士。結合林怡翔關於“重新審視當代女性策展”的研究生畢業專案與卡羅爾女士對華語電影的熱愛,二人一拍即合產生了創辦關注女性議題與跨文化交流的華語電影節的想法。該想法同時受到了愛丁堡大學電影策展專業導師Jane Sillars的大力支援。標題中的“薄荷”來源於卡羅爾熟知的湖區特色薄荷蛋糕,而紫色不僅帶有策展人林怡翔的個人印記,也寓意著紫氣東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Mint Chinese Film Festival)的名字由此應運而生。
【主視覺設計】
2025年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的主視覺設計由常駐愛丁堡的視覺藝術家姜串操刀。她此前也為薄荷紫的蘇格蘭巡展專案提供了設計支援。姜串表示:“我想用蛇的曲線和湖區那種五彩斑斕的植物氣息,去描繪一種流動的生命感。畫面裡的每一道線條和色塊就像是在訴說不同的故事,交織成一個柔和又充滿能量的世界。它既像是一條蜿蜒的路徑,也像是一種無盡的迴圈,就像我認為的薄荷紫的精神一樣:多樣、自由、充滿可能性。”
電影節團隊Festival Team:
聯合創始人& 主策展人:林怡翔 Yixiang Shirley Lin
聯合創始人:卡羅爾蕾尼 Carol Rennie
聯合策展人 & 市場傳播: 張雯琪 Wenqi Zhang
聯合選片人 & 競賽統籌 : 李熙贇 Simyun Li
市場傳播(實習):趙嘉欣 Jiaxin Zhao
2025屆電影節主視覺設計師:姜串 Chuan Jiang
薄荷紫logo 設計:於淺
攝影剪輯師:王少陽 Shaoyang Wang
媒體合作 Media Partnership:
歡迎海內外對文章轉載、媒體通行證、導演訪談、節展報道、競賽影評感興趣等各界媒體小夥伴聯絡我們。
媒體合作諮詢:張雯琪:[email protected]
(文章轉載需求請搜尋微訊號“MintCFF”新增薄荷紫小助手微信並備註來意即可)
第三屆薄荷紫華語電影節贊助與支援
(名單持續更新)


薄荷紫媒體夥伴
(名單將持續更新)

國際電影節行業認證
薄荷紫華語電影節是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Network正式認證的首個華語電影節

特別鳴謝
技術支援: Cineport
文章編輯與排版:林怡翔 張紫略 趙嘉欣
一直陪伴薄荷紫成長的好朋友、專家導師、和志願者們
🎫 電影節早鳥通行證火熱預售中,今日購買立享5折低價,點選“閱讀原文”獲取通行證資訊👇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