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訊息|邦迪5月曾告知特朗普其名字出現在愛潑斯坦名單上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869
愛潑斯坦風暴”持續主導華府輿論,白宮內部氣氛迅速惡化。據報道,特朗普因事件升級而勃然大怒,有知情人士直言這是白宮“第一次顯得如此癱瘓”。原本預期以國會透過鉅額法案、促成北約增防預算、迫使外國讓步為夏季主軸的勝利敘事,如今被全面打亂。報道指出,特朗普對司法部長邦迪公開愛潑斯坦案舊材料導致輿論反噬感到憤怒,且不滿幕僚未能遏制早前由自身陣營推動的陰謀論蔓延。有盟友承認,正是白宮主動重啟相關話題,反令總統與共和黨陷入被動。此外,特朗普既對司法部失去控制又與司法部過於關係緊密,令其難以撇清政治干預之嫌,加劇了危機的政治代價。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令局勢雪上加霜的是,有關特朗普本人捲入“愛潑斯坦檔案”的細節進一步曝光。據《華爾街日報》披露,司法部長邦迪早在5月即在白宮親自告知特朗普,其名字與其他多位公眾人物一同出現在司法部掌握的愛潑斯坦資料中,雖不涉及違法,但內容多為此前未經證實的傳聞。儘管邦迪與副部長布蘭奇隨後表示無跡象顯示需進一步調查或起訴,且特朗普表態尊重司法部不再公開更多材料的決定,但此舉引發其政治基本盤的嚴重反彈,被視為對“揭露全球精英黑幕”承諾的背棄。
圖片來源於網路
檔案不公開的決定也引發白宮內部高層激烈對立。FBI局長帕特爾與副局長邦吉諾均主張披露更多內容,邦迪則力主謹慎。兩人在7月一次會議中發生激烈爭執,邦迪指責邦吉諾向媒體洩密,後者當場斥其為“騙子”,場面一度失控。與此同時,白宮試圖以“公共利益”為由推動法院解密只包含該案少數材料的部分大陪審團證詞,試圖平息質疑,惟司法界普遍認為解密難度極高。當前,特朗普已多次向幕僚表示希望相關議題儘快“從公眾視野中淡出”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事態也並未如願降溫,國會層面的推動反而使風波持續升溫。7月23日,眾議院監督委員會聯邦執法小組委員會在民主黨人推動下,以8比2透過動議,要求司法部公開愛潑斯坦相關檔案,並依法啟動傳票程式。儘管該動議原本只是民主黨人的嘗試,最終仍獲部分共和黨議員支援,打破黨內統一立場,令白宮措手不及。共和黨議員隨後藉機附加修正案,擴大傳喚範圍至克林頓夫婦、前司法部長霍爾德與加蘭德、特別檢察官穆勒,以及拜登就愛潑斯坦事務與政府官員的溝通記錄。這是繼眾院透過傳喚愛潑斯坦共犯馬克斯韋爾後又一重大動向,反映出民主黨正借輿論高漲之機施壓,而部分共和黨議員則試圖藉機轉移矛頭,牽連政敵。就在眾議院準備因該爭議提前休會之際,來自兩黨的對“徹底透明”的呼聲已使愛潑斯坦案從總統日程邊緣重回政治風暴核心。
在與哈佛大學就聯邦政府在高等教育中角色的爭議談判仍在進行之際,特朗普政府再度施壓,宣佈啟動對該校是否合規使用國際交流訪問簽證專案(J-1)的調查。魯比奧致函哈佛校長,要求其一週內提交大量簽證相關資料,並表示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安全,引發哈佛指責政府進行“報復性打壓”,侵犯其言論自由權利。
該調查被視為白宮與哈佛曠日持久衝突的新一輪升級。在此前爭議中,波士頓聯邦法官曾多次阻止政府以簽證專案或研究資助為由對哈佛採取懲罰性行動;但法庭也允許政府在合理範圍內進行例行審查。魯比奧還敦促財政部調查哈佛是否在中國參與可能涉及制裁官員的會議,並推進限制中國學生簽證政策,顯示政府正將外交、教育與政治目標日益聯動。
圖片來源於網路
澤連斯基簽署削弱兩大反腐機構的新法案,引發自2022年俄烏衝突以來最大規模抗議。新法賦予總檢察長對國家反腐局與特別反腐檢察官辦公室的全面控制權,遭批評為強化總統核心圈權力、削弱獨立監督。觀察人士擔憂,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危機不僅可能削弱烏克蘭內部團結,也將為克里姆林宮提供宣傳口實,危及戰爭關鍵時刻西方援助的持續性。
圖片來源於網路
《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美國與歐盟正接近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擬對部分歐盟進口產品徵收15%的關稅,模式類似本週特朗普政府與日本簽署的協議。雙方預計將對包括飛機、烈酒與醫療裝置在內的部分產品相互免稅,以緩解貿易摩擦。
儘管談判取得進展,歐盟仍在準備一項高達930億歐元、稅率最高可達30%的報復性關稅方案,以防8月1日前無法達成協議。歐盟方面重申,當前優先目標是避免特朗普所威脅的單邊懲罰性關稅。資料顯示,2024年美國從歐盟進口汽車及零部件總額約473億歐元,與自日本進口水平相當,而美製汽車在歐日市場銷售則相對稀少,凸顯美方貿易逆差背景下的談判籌碼考量。
圖片來源於網路
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因對提名人選存疑,成功拖延了特朗普前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出任聯合國大使的提名程序。原定於週三舉行的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表決因此推遲,委員會已進入休會期。保羅雖未明確反對,但告知委員會主席他只會“無推薦意見”地推進提名,使華爾茲前景蒙上陰影。
保羅在聽證會上質疑華爾茲曾支援國會阻止特朗普從阿富汗撤軍,稱其與莉茲·切尼等人站在一邊,“把結束戰爭的權力從總統手中奪走”。儘管白宮強調華爾茲對“美國優先”外交路線的忠誠,並呼籲參院儘快確認其任命,民主黨人則私下擔憂若其提名失敗,特朗普可能改提更具爭議的人選如前駐德大使格雷內爾。目前華爾茲仍有可能在未來幾天內推進至全院表決,但若保羅不鬆口,其命運將取決於是否有民主黨人倒戈支援。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馬科斯作為第一位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到訪白宮的東南亞國家元首,與特朗普究竟談得如何?是否吃了大虧?在最新一期《鳳凰全球連線》節目中,我們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們歡迎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檢視節目影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