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2月衝突升級以來,烽火吞噬了成千上萬烏國人的晝夜,至今滿三年。聯合國在2024年報告指出,1,460萬烏國人的生活受影響,日常生活隨時被打斷侵擾。
日前,世界展望會發布《烏危機回應:三年來,兒童迫切需求超過以往》(Ukraine Crisis Response: Three Years On: Children Need Us Now More than Ever)則指出,每週平均16位烏兒童因硝煙傷亡。
此外,烏國超過3600 所教育機構受影響,近2000間是學校,在仍有學校運作的地區,校方早已不堪負荷,並面臨合格教師不足的問題;全國基礎設施被破壞,發電量損失60% 以上,該國春季低溫仍是攝氏零度以下,北部、東部和南部前線社群約90萬人需要寒冬援助,如保溫毯、加熱器、發電機等。
世界展望會於2022 年3 月在烏地救援,同時支援鄰近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喬治亞的烏克蘭難民和收容社群。三年來,為超過210 萬人提供了基本援助,包含近100 萬兒童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務、現金援助、生計、防寒保暖和保護措施。邀請大眾響應「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即刻援助烏國兒童獲得糧食、心理安全、學習及抗寒等需求。
-
上千萬人流離失所。每週平均16位兒童傷亡,700萬兒童面臨失親、暴力或創傷風險。 (圖)
1,010萬烏國人無家可歸:650萬人逃難至鄰國,360萬人在境內流浪
三年前,達莎(Dasha)所住的村莊被佔,隨後局面混亂,食物便得稀缺,重要建設及物資被毀,倉庫遭到洗劫。達莎捂著孕肚,另一手緊牽著兒子,艱難地逃往中南部的聶伯城(Dnipro)。
顛沛流離之中,達莎的小寶寶早產來到世界,她好不容易找到一處避難所,卻是主要收容家庭暴力受害者,過度擁擠地同住,讓照顧新生兒的她壓力緊繃,「我有一整個月睡不著,需要服抗憂鬱藥。」展望會及在地合作伙伴協助為她另覓避難所,今年小寶寶已長成3歲小女孩。
衝突造成的大規模流離失所,迫使650萬人逃至鄰近國家,高達90%是婦女和兒童,而境內36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82% 離家一年多,卻盼不到返家希望。醫院、學校、供水系統及暖氣等基礎民生設施被毀,多數家庭男人被徵赴前線,家庭失去生計收入來源及安全保護,但扛起家中經濟的女性缺少一技之長,導致三餐和基本生活困苦,需要人道救援。而達莎的兒女,如同其他烽火下生存的孩子,不只失去家園保護的安穩生活,正面臨極度匱乏和硝煙帶來的失落童年。
-
超過150萬兒童面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和憂鬱症的風險。 (圖)
不只缺糧或失學,700萬兒童面臨失去父母、暴力或創傷風險
37 歲的漢娜(Hanna)曾帶6 歲兒子和3 歲女兒逃難,幾個月後再度返家。 「經歷了硝煙、長時間沒有電或暖氣,我和孩子度過了艱難的冬季。」
漢娜說,孩子在學校上課20分鐘就被打斷,每天需要進入防空洞6到8次。 「在防空洞裡,孩子們無法學習,老師只能試圖透過遊戲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更像是一種心理折磨,孩子們每天都要面對這麼多無法預測的事情。」
一份針對烏地1500多名兒童、家長和照顧者的報告顯示:每10位兒童就有9位正承受心理和情緒壓力,世界展望會烏國危機回應總監阿爾曼.格里戈揚(Arman Grigoryan)表示,「超過150萬兒童面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和憂鬱症的風險,他們受到的心理傷害令人震驚。」
展望會與在地機構合作的兒童友善中心,讓漢娜定期帶孩子來學習、重建安全感,獲得專業心理照護資源。 「烽火在所有人身上留下了印記,但我們重新找到安慰和希望,看見女兒和其他孩子互動、發展正常社交,在這時刻格外重要。」而在展望會支援的另一間日間中心,漢那第正陪伴兒子接受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健康、藝術、烏語課程,期盼有天孩子能重新說話,找回對人的信任感。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