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2年2月24日烏俄開打以來,已造成兩國超過15萬人傷亡。
據聯合國人權辦公室(OCHR)統計,平民死亡人數約達1萬2千人,其中至少近7百名為兒童。隨著硝煙頻率增多,過去一年烏境內的平民傷亡人數增加了30%。
期間有超過2萬名兒童被強行綁架到佔領區,送往多個教育營。在那裡,兒童遭受虐待,被迫在窗戶被封鎖的環境中入睡。

經濟層面,已對烏造成3,200億美元經濟損失。23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出席「烏克蘭2025」論壇時,被問及,是否願意放棄烏總統職位以換取和平?對此,他語氣平靜地表示「欣然接受」,並希望此舉可換取北約支援或成員資格,為這場硝煙帶來終結的可能性。

烽火下被遺忘的受害者
隨著烽火持續,身障人士的困境變得更加嚴峻。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所釋出的報告指出,烏的無障礙設施嚴重不足,以致身障人士在緊急撤離時遭遇諸多困難。
部分身障人士無法自行移動,或即便有親友協助,也常因缺乏適合的交通工具而滯留在危險地區。
身障朋友因自然災害而流離失所的可能性,約為其他人的2倍!災難發生後,他們更可能永遠無法返回家園,且遭受詐騙的機率為尋常人至少2倍以上。
這些挑戰,讓許多非政府組織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更多針對身障人士的援助,但面對烏龐大的戰時需求,支援遠遠不夠。
據烏當地組織研究,許多身障朋友在烽火期間經歷極端焦慮、抑鬱,甚至因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照護者,而面臨孤立無援的處境。
即便能夠撤離到安全區域,他們仍需長期的心理支援和重建計劃,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烽火爆發時,身障者因行動不便、資訊接收不完整、缺乏資源等原因,撤離與生存的難度更高。
南卡羅來納州應急管理和災難服務部門經理羅伯特·伯雷斯(Robert Burress)說:「無論是否為身障朋友,我可以給的最好建議就是,要認識你的鄰居。」,因為很多時候,鄰居會跟你經歷同樣的災難,且鄰居是最快能檢視你狀況並提供幫助的人。
願身為門徒的你我,成為他人的好鄰舍,更關顧社會中「最小的弟兄」,而要在烽火時幫助身障朋友,平時就應建立穩健的社會支援系統、擬定緊急應變計劃,這不只是當局責任,更需要教會齊心努力。
教會能做的不只是關心與捐助,更可以透過代禱,將弱勢者們交託在主手中,並求主在戰火紛飛的土地上帶來和平和盼望。挽救更多無辜生命,並安慰那些在烽火中失去家園與親人的人心,求主特別憐憫殘障朋友們,他們於烽火中面臨更弱勢的處境,求禰供應他們一切所需,使真平安臨到每個人身上。
盼主祝福烽火中的門徒,無論身在何處或在什麼景況,都能成為當地的和平之子,帶著愛與靈的感動來伸出援手扶助弱勢者,使生命之道進到許多角落,讓更多百姓聽見主、經歷禰救恩的大能。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