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晚,居然智家釋出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汪林朋先生家屬的通知,汪林朋先生於2025年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
前一天,網上關於汪林朋在北京墜樓身亡的訊息不斷。再往前十天,7月17日,靚家居創始人曾育周在廣州墜樓身亡。
汪林朋57歲,曾育周53歲,都是企業家的黃金年齡段。


去年8月6日,他開出了“愛拼才會贏,老汪不躺平”的直播間,邀請家居業有代表性的企業的領導人進行對話,聚焦行業難點、痛點、機會點,出謀劃策,砥礪前行。到今年4月初,他做過20期直播,重要的觀點都切成短影片,在行業裡頗有影響。
他曾說:“面對困難就躺平,我覺得這首先不是企業家精神。我的工作,我的生命的價值,就是在面對各種困難時去解決困難。在解決一個一個困難的過程中,得到成功、收穫,這就是我的價值所在。”
雖然整個家居零售行業受房地產大環境影響,很不景氣,居然智家的歸母淨利潤也一直在下降——2021年至2024年分別為23.03億元、16.48億元、13億元、7.69億元——但畢竟在盈利。今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還有2.12億元,一季度營收同比還增長了5.58%。
所以,難是難,但以汪林朋向來不懼逆境的性格來說,經營壓力不該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棵稻草。


就是在這次會上,我第一次聽汪林朋的演講,主辦方給他的題目是“新形勢下的企業突圍”,他圍繞“運營為王,要學會賺慢錢,賺辛苦錢”來展開。
在汪林朋看來,新形勢就是,“原來是增量市場,現在是存量市場,甚至是減量市場,充滿‘你死我活’的博弈。不突圍,企業就困死了。”
在新形勢下怎麼讓自己活著?不但活著,還能活得比別人好一點?他講了四個方面的內容。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點,即從開發模式走向運營模式。
汪林朋認為,過去幾十年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就是開發。開發模式像“談戀愛”,看到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機會”)就湊上去聊一下,聊成了就OK,至於後面結不結婚、過不過日子,都不管。
什麼叫運營模式呢?就是成家過日子。過日子的功夫跟談戀愛的功夫完全不一樣。
在開發模式下,無論是開發住房、商場、酒店、寫字樓、道路、橋樑、機場,注重的都是規模。拿購物中心來說,在“人貨場”三要素中,過去考慮的都是場,沒有好好運營顧客和商品。本質上,這都是地租模式。
幾十年的開發,讓很多老闆的資產負債表上有大量固定資產和開發性房地產,都是按歷史成本來記賬。但未來,所有物業的價值都會迴歸到運營上,即運營收益水平決定這些資產的價值,而不管你的面積有多大,一平米是多少錢建的。
你說你蓋商場、蓋寫字樓,一平米的成本是2萬塊,但它值不值2萬塊,要看一年能有多少收益。“這個運營時代的來臨可能是對我們最大的衝擊。”
為什麼運營時代一定會來臨,正在來臨?因為不可能一直開發下去,會過剩的,此外還有人口因素變化、逆全球化等國際環境的變化,等等。
“以後就要賺慢錢,賺辛苦錢,現在覺得8%的回報還低了,未來可能2%、1%的回報就是好資產。”
汪林朋舉了阿那亞的例子,他們雖然也是發展商,但先做運營再做開發,而不像很多發展商,先賣商品房,然後用商品房的利潤養配套的酒店、寫字樓和商場。“原來是以開發養運營,現在是以運營養開發。”
在運營時代,具體該怎麼運營?一是要創新,包括內容創新、消費場景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價值鏈重塑等。二是要提升效率,包括利用數字化、智慧化技術提效。“未來創新和效率是決定企業運營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關於效率,汪林朋舉例說:“居然之家總部的員工只有120人,而同行中規模差不多的一家企業,總部有一兩千人;居然大廈有6萬平米,管理人員只有27人,而周邊規模與我們差不多的寫字樓,最少是85人管理,最多是130人管理。居然大廈的出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他們的出租率只有80%~90%。”
接下來,汪林朋還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樹立現金為王的意識、降債去槓桿;老闆必須親自歸位,董事長、CEO一肩挑;加速國際化,實現國內國際雙迴圈。
最後他說:“雖然現在市場不好,但我還是堅信一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給你開啟一扇窗,現在還不僅僅是一扇窗,是好幾扇。”
這一兩年,汪林朋對人工智慧、大模型在家居業的應用極為關注。2024年末,“居然之家”更名為“居然智家”。他還計劃今年8月要在北京落地一個“不用設計師的真正智慧裝修的樣板間”,比原來的裝修時間縮短一半,裝修成本節省30%以上。


沒想到今年4月17日晚,居然智家釋出公告,稱公司收到汪林朋家屬的通知,其於近日收到由武漢市江漢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於汪林朋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不由得心裡一沉。
不過,7月23日居然智家又釋出公告,武漢市江漢區監察委員會已解除對汪林朋先生的留置措施,變更為責令候查措施,“汪林朋先生已回到工作崗位正常履職”。
可惜短短幾天後,就發生瞭如此悲劇。
從“老汪不躺平”的直播、短影片到他在一些論壇上充滿樂觀和創新的觀點,我完全想不到,這會是汪林朋的結局。我震驚,痛惜,也希望像公司公告中所說的,“公司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將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勤勉盡責,致力於公司的持續穩健發展”。公司能持續穩健發展,應該是汪林朋最大的心願。
汪林朋為何以這樣決絕而殘酷的方式辭世?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或者是一時想不開?網上有不少報道說他被留置與2019年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上市的交易有關。但具體是什麼問題,目前並無權威部門的釋出。
如果對“留置”到“責令候查”做一個一般化的解釋,則根據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監察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大致可以有兩個判斷:一是被調查人符合留置條件,如“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涉嫌行賄犯罪或者共同職務犯罪”;二是雖然符合留置條件,但因為有一些特殊情形,對被調查人不宜再留置,採取責令候查措施。
這些特殊情況包括:
1、不具有“涉及案情重大、複雜的”的情形,不存在毀滅證據、干擾證人、逃亡自殺風險等妨害調查的情形;
2、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繫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3、案件尚未辦結,但留置期限屆滿(注:一般為三個月,案情重大、複雜的可申請延長三個月,超過六個月為特殊情況),或者對被留置人員不需要繼續採取留置措施的;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責令候查措施更為適宜的。
經逐條對照,我認為汪林朋能改為責令候查,首先是滿足了第一種情況,這是前提;其次,或是患有嚴重疾病,或是案情沒有重大、複雜到需要繼續留置的程度,或是考慮到大企業正常經營、維護穩定的需要,這都有可能。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則目前的汪林朋,應該已經不存在重大、複雜案情纏身和不明的情形。讓他回到工作崗位履職,同時候查,是一種更適宜的安排。就常理來說,慢慢緩釋一段時間,這個關應該可以過去。
而此時,他卻選擇了以放棄生命求一個永遠的解脫。
從今年4月的紹興金點子紡織科技公司董事長畢光鈞,再到7月的曾育周和汪林朋,這些企業家的矛盾、困境、抑鬱、想不開、墜亡等等,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建設,“兩個毫不動搖”的建設,個人破產製度的建設,企業家精神和商業文明的建設,企業家個人素質與能力的建設,提振市場消費信心的建設,這些都必須常抓不懈,並落到實處。而就當下來說,相關部門、機構尤其要切實關注創業者、企業家群體的心理健康,他們的心理問題比身體的疲累要嚴重得多。
最後想對廣大創業者、企業家們說一句——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把這一條納入今天所需的企業家精神的範疇,很痛,但生命本身遠比財富與債務、榮耀與失敗、功名與屈辱,重要與珍貴。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援,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忍、奮鬥、敢於向神明挑戰的大勇主義。”這是傅雷《貝多芬傳》譯序中的話,今天的大勇,首先是在精神上站住,相信明天,不趴下,不墜落!
—— · END · ——
No.6469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秦朔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