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75天
美國正在加大施壓力度來推動烏克蘭戰爭結束,各路高官扮演“紅臉白臉”的角色,並提出一項和平計劃。週四在巴黎舉行的會談中,美國提出一項建議,基本內容是在當前前線凍結衝突,已被俄佔領的烏克蘭領土繼續由俄方控制。該計劃的整體框架還包括解除部分對俄製裁、排除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這是俄方的關鍵訴求,同時也會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並阻止俄方攻擊。
這項提議尚未最終確定,法國表示,將於下週在倫敦與美英德三國繼續磋商。歐洲官員希望這項計劃(包括歐洲拒絕承認被佔區域屬於俄羅斯)能推動烏克蘭達成協議,並將“球”踢到俄羅斯一邊,看其能否接受停火。

圖片來源於網路
魯比奧週五早些時候表示,如果推進俄烏和平的努力遲遲沒有取得進展,美國將“很快放棄”結束戰爭的努力。這番言論令整個歐洲深感不安,相關細節尚不明確。如果美方真的放棄和平談判,或者停止對烏軍援、取消對俄製裁,那麼俄羅斯很可能會在戰場上受益。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政府希望在未來幾天內看看能否就該框架達成協議,否則就必須做出更重大的政策決定。
歐洲外交官認為,魯比奧的言論似乎意在向烏克蘭施加壓力,他在巴黎會談中並未提到要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力。歐洲外交官的普遍感覺是,魯比奧和威特科夫正面臨來自特朗普的巨大壓力,他們正在把這種壓力傳遞給其他參與方。

圖片來源於網路
萬斯則在羅馬釋放出更為積極的訊號,他表示局勢甚至在過去一天內就開始發生變化,並稱對結束這場極其殘酷的戰爭持樂觀態度。
特朗普的態度似乎更接近魯比奧的警告,而非萬斯的樂觀態度。此前幾天,他在私下就已經因談判毫無進展而大發雷霆。他在週五表示自己幾乎已經準備好放棄。他在被問到是否被俄羅斯“耍了”時,回答道:“沒人耍我。我是在試圖幫忙。”不過,他說:“如果其中一方或者雙方都讓事態變得極其困難,我們就會說:‘你們真蠢,你們是傻瓜,你們太可怕了。’然後,我們就會選擇放棄。但希望我們不必走到那一步。”特朗普並未設定最後期限,也沒有說明是否會採取除“退出”之外的進一步行動。

圖片來源於網路

威特科夫雖然是特朗普的“中東特使”,但自上任以來,他在全球各地奔波,處理俄烏、加沙、伊朗等問題,其處理的事務早已超越了他起初的職責範圍。如今越來越明顯的是,特朗普對他的信任幾乎無人能敵,他已成為特朗普政府應對一系列最緊迫外交政策挑戰的事實上的首席代表,有時甚至涉足了通常屬於國務卿或中情局局長的職責範疇。
據美政府匿名官員稱,在白宮核心圈子之外,幾乎無人真正與威特科夫共事過,他的行事風格很像“獨行俠”。威特科夫是紐約房地產開發商,與特朗普的關係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他現在被視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最接近“家人”的人,知情人士稱,他就相當於特朗普首任政府中庫什納的角色。和庫什納當年一樣,威特科夫幾乎每天都會見到特朗普,與特朗普家人保持簡訊聯絡,擁有自由出入橢圓形辦公室的許可權,並享有位元朗普政府中其他人更大的行動自由。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正在就關稅問題與一些國家進行談判。在與日本談判代表——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的會談中,特朗普提出三大要求:為駐日美軍多出資、多買美國汽車、縮小美日貿易逆差。赤澤亮正以為會談會聚焦關稅問題,沒想到特朗普還提出了安全問題,並重申他的一貫看法,即日本沒有承擔駐日美軍費用的足夠份額(日方每年平均為駐日美軍承擔約2000億日元的費用)。特朗普還對美產汽車在日銷量低表示不滿,並要求消除美日之間的貿易逆差。2024年美對日貿易逆差為685億美元。
日本是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90天緩衝期後,第一個與美國直接展開談判的國家。特朗普說“對日談判是當務之急”,希望日本儘快樹立一個成功的榜樣,供其他國家和地區借鑑。目前,日本官員的關注重點已轉向安排石破茂與特朗普進行會面的時間。

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此同時,印度尼西亞考慮採購大量美製武器和戰鬥機,作為在貿易問題上安撫特朗普的舉措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英國希望與美國就關稅等優先事項達成協議之際,特朗普隨口提到他可能會在9月份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相關訪問籌備工作確實已經在進行中。特朗普很可能會在溫莎城堡會見英王查爾斯三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國已停止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並中國加強對稀土礦物出口至美國的限制。美方認為,這不僅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可能還會影響某些癌症治療、核磁共振成像(MRI)等醫療裝置的供應鏈。與此同時,這可能也會加速美國本土稀土礦開採的發展步伐。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於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麥克卡車公司(Mack Trucks)未來三個月內將在其位於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阿倫敦(Allentown)郊外的利哈伊谷運營中心(Lehigh Valley Operations)裁員250至350人。公司發言人稱,受貨運費率和需求市場不確定性、潛在監管變化以及關稅影響的持續影響,重型卡車訂單繼續減少。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喬什·西格爾(Josh Siegel)表示,此次裁員“清晰表明特朗普政府混亂的關稅政策正製造危險的經濟不穩定”,“雜亂無章、範圍過廣且目標不明的關稅政策正在壓垮美國核心產業”,導致供應鏈陷入混亂,成本飆升,僱主信心崩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華爾街日報》透露,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主要倡導者是納瓦羅,自從特朗普宣佈所謂“解放日”以來,納瓦羅幾乎天天出現在橢圓形辦公室附近。而特朗普之所以會決定暫停對多數國家徵收“對等”關稅90天,是因為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抓住了納瓦羅不在特朗普身邊的一個短暫空檔,向特朗普提出暫停部分關稅的建議,併成功說服特朗普採納這一策略。直到特朗普親自在Truth Social上釋出帖文宣佈這項決定,貝森特和盧特尼克才離開。
貝森特與盧特尼克之間的聯盟展示了特朗普白宮內部局勢變化之快,兩人曾因爭奪財政部長一職而陷入混亂的公開爭鬥。最終,貝森特勝出,作為補償,盧特尼克被任命為商務部長,接管了分量頗重的“貿易”事務。

圖片來源於網路
納瓦羅是特朗普身邊一個獨特的存在——他是特朗普的長期顧問,準確傳達特朗普支援關稅的本能主張,但也常常惹惱同僚。他因為拒絕就“國會山暴亂”到國會作證,被判藐視國會罪,並因此而坐牢。特朗普曾對他人表示,納瓦羅是“替他坐牢”的。特朗普再次勝選後,納瓦羅再次被任命為貿易顧問。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納瓦羅就是白宮內頗具爭議的人物,常與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Gary Cohn)和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發生衝突。但特朗普一直對納瓦羅頗為欣賞,因為他們在貿易政策上持有相似的極端立場,都主張進行更激進的改革。納瓦羅對中國的強硬立場贏得了特朗普支持者中反華爾街群體的大力支援,但也因此成為許多金融界高管和商界領袖眼中的眼中釘。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政府將大幅縮減國務院每年釋出的國際人權報告內容,僅保留法律要求的內容。報告將刪除對諸如嚴酷的監獄條件、政府腐敗以及限制政治參與等長期存在的人權侵害問題的批評,而且也將不再點名批評那些限制人員流動和和平集會自由的國家。將難民或尋求庇護者強行遣返至可能面臨酷刑或迫害的原籍國的情況,對人權組織的嚴重騷擾行為,等等,都將不會被重點指出。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五角大樓經歷了一週動盪之際,赫格塞思的辦公廳主任喬·卡斯帕(Joe Kasper)將在未來幾天離任,轉任該機構內的一個新職務。本週,作為一項洩密調查的一部分,赫格塞思的高階顧問丹·考德威爾(Dan Caldwell)、辦公廳副主任達林·塞爾尼克(Darin Selnick)、副國防部長斯蒂芬·範伯格(Stephen Feinberg)的辦公室主任科林·卡羅爾(Colin Carroll)等都已於週五被解僱。這一系列最新事件使得五角大樓過去幾個月的整體動盪雪上加霜,包括赫格塞思此前在Signal群聊中洩露敏感資訊,以及馬斯克備受爭議的到訪。
據稱,卡斯帕曾於今年3月請求對五角大樓的洩密事件展開調查,涉及範圍包括巴拿馬運河的軍事作戰計劃、第二艘航母開赴紅海、馬斯克的到訪以及暫停為烏克蘭蒐集情報等。也有內部人士表示,卡斯帕與這幾位被解僱顧問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卡羅爾和塞爾尼克準備就“非法解僱”提起訴訟。這些人事變動意味著,赫格塞思將一時失去辦公廳主任、副主任以及高階顧問等關鍵前臺職位。一些國防高官認為,這嚴重反映出赫格塞思的領導能力有問題,他安排在自己身邊的人並不真正關心他的利益。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衛生部長小肯尼迪履行了他的承諾,在對衛生部進行大規模裁員時,沒有影響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安全的檢查員,但是支援這些檢查員工作的數十名員工已經被裁撤,包括已安排好複雜行程前往印度偏遠地區製藥廠的人員、測食品樣本是否受到汙染的實驗室科學家、向公眾釋出緊急安全召回資訊的公共事務專家等。FDA本已人手緊張的檢查工作如今面臨更大幹擾,促使該局高層最近加快了僱傭外部合同工的計劃,率先替代的就是原本負責海外差旅安排的被裁員工。由於這項工作要求特殊——長時間出差、薪資不高、在海外艱苦條件下高強度工作,FDA很難招到新的檢查員,即便僱傭臨時外部合同工,也並不一定會比原來的員工開銷更低。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