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12日、7月25日
由17名北大師生組成的
專業登山隊與教工登山科考隊
克服了高原嚴寒而極端的天氣
戰勝了陡峭的山路和險峻的崖壁
分別登頂海拔7546米的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為“北大精神,永在巔峰”
再次作出了完美詮釋
2024年7月1日-25日
北京大學工會、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聯合組織了
北大師生暑期赴新疆喀什地區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登山科考社會實踐團
該團隊由北京大學教職工戶外健身協會具體組織
體教部戶外探索課教學團隊提供專業支援
分為專業登山隊、教工登山科考隊
師生社會實踐考察團三個隊伍
開展了攀登慕士塔格峰、考察“一帶一路”沿線
赴帕米爾高原地區進行對口交流等系列活動
學習交流和登山科考



專業登山隊
由5名北京大學教工
1名北大校友和3名學生組成
風雲不測,由於天氣變化
團隊不得不將原定的衝頂日期提前
在未進行山上營地住宿適應的情況下直接衝頂

一期隊員在登頂途中
衝頂過程困難重重,狀況頻發
專業登山隊一天內經歷了三場暴風雪
團隊半數以上成員出現高原反應
大多數隊員在C1營地
便開始出現頭疼、食慾不振等身體不適
隨著海拔的逐漸提升
空氣變得愈發稀薄,氣溫也急劇下降
地形複雜的冰川、高聳陡峭的崖壁
無不為隊員們登頂帶來巨大的挑戰
然而,面對風暴的威脅和體力透支
即使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專業登山隊仍邁出堅定的步伐繼續攀登
他們相互鼓勵,彼此扶持,決不退縮
用汗水和堅持戰勝自我,不斷超越
登山的過程艱苦漫長且孤獨,隨著海拔的升高,對高山和自然只有敬仰之心,唯一要征服的只有自己。
——北大法學院校友于良

一期專業登山隊在慕士塔格頂峰的合照
最終,在7月12日凌晨
一期隊員嚮慕士塔格峰頂發起最後的衝刺
風在耳邊呼嘯,雪粒不時打在臉頰上
但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登頂!
經過數小時的不懈努力
一期隊員終於出現在了夢寐以求的最高點上
雲海翻騰,山峰如劍指蒼穹
冰川在陽光下閃耀著銀白色的光芒
那一刻,所有的疲憊與艱辛
都化為了無盡的喜悅與自豪
談及登頂後的感受
北大體教部主任錢俊偉表示
登山運動就是一項忍受痛苦的藝術,人生亦如此!隊員們主動放棄舒適安逸的暑假時光,向上而行、攻堅克難、團結協作、淬鍊身心,汲取正能量的體育精神,為日後生活、工作、學習、科研注入新動能!

一期隊員在慕士塔格頂峰舉起北京大學旗幟
在一期專業登山隊衝頂時
二期教工登山科考隊到達慕士塔格大本營
其由10名北大教工、2名校友及1名學生組成
相比專業登山隊
此次登頂對業餘的二期隊員更是艱鉅的挑戰

二期隊員在登頂途中
行進途中,隊員們相互鼓勵
共同克服了高寒缺氧、複雜地形等重重困難
利用休息間隙,他們分享著彼此的故事與夢想
屬於北大人的智慧與情懷
在冰峰之巔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夜幕降臨,星空璀璨
圍坐在臨時搭建的營地中
隊員們仰望銀河,暢談理想
將這份獨特的經歷化作心中永恆的記憶
登山路上一步三喘,艱難前行,是摔倒又爬起的堅持、隊友領隊的關愛支撐著我到達頂峰和順利下撤。回到營地我精疲力盡,但我喜極而泣,因為我做到了,因為慕士塔格值得。
——退休教師賈文霞

二期隊員衝頂時刻
於二期隊員而言
他們不懼艱險
克服困難的精神令人敬佩
而敬畏生命,以人為本的關懷
則更加難能可貴
在衝頂關鍵時刻
二期隊員收到了
來自登山大本營指揮中心的救援指令
C3營地有一名隊員發出求救資訊
北大二期教工登山隊立刻中止了登頂任務
和同在C2營地的另外一支登山隊
組成聯合救援小組
在兩隊嚮導的合力救援下
救援小組在凌晨4:30成功將隊員帶回二號營地
並在早上6:30救助到大本營送醫
本次救援行動
彰顯了“山高人為峰”的攀登精神
登上了人文關懷的巔峰

救援團隊出發前合影
7月25日清晨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
照耀在慕士塔格峰頂時
第二支隊伍也迎來了他們的勝利時刻
在歡呼與擁抱中,他們成功登頂
其中,鄭成洋、田越、趙小斌
更是成功實現無氧登頂
登頂後
北大工會副主席田越感嘆到
當我決定無氧衝頂的一刻,我釋然了。當我發現我有能力無氧登頂併為此發出衝擊時,我內心的力量被釋放出來了。我知道我是在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每走一步,都是一個全新的高度,每前進一步,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這種超凡的勇氣和力量也會一直鼓舞和陪伴著我,遇到困難時激勵我堅定執著地走下去。
城市與環境學院鄭成洋老師也表示
開始攀登時,我的心裡總有一股意念支撐自己,一定要成功,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用腳印去丈量雪山,什麼困難都能克服。我常想起年輕時,聽說勇攀科學高峰需要經歷千辛萬苦,只要努力和堅持,最終一定會成功。終於成功無氧登頂,不僅重新整理我的個人攀登新高度,也是人生新起點和新高度!
二期隊員用行動詮釋了北大精神
在未來,他們還將登上更高的山峰
踏上更加壯麗的征程

二期隊員衝頂時刻

二期隊員和部分一期隊員合影留念
除了專業登山隊與教工登山科考隊
北大師生還組成了師生社會實踐考察團
他們深入塔縣鄉村
與當地的塔吉克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參觀歷史遺蹟
體驗民俗風情與文化傳統
加強民族間的理解和互動
此外,實踐團自發成立的臨時黨支部
還積極與當地村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
就教育支援、醫療援助
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登山科考社會實踐團臨時黨支部與塔縣託格倫夏村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

醫療團隊為當地村民義診

4500米高海拔徒步
從首都到帕米爾高原
北大的登山隊員們
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懼挑戰的魄力
展現了北大人勇於探索、不斷超越的精神風貌
這既是與自然的接觸和探索
更是對心智的磨礪和洗禮
此外,師生社會實踐團透過深入調研與實踐
為塔縣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建議與支援
展現了北大人強烈的社會責任和時代擔當
是北大精神在新時代下的生動體現

大本營合影

本文轉自“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