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裡,女導演紛紛破局上桌,從年初賈玲導演的《熱辣滾燙》狂攬34.6億票房,九月尹麗川導演的《出走的決心》詠梅的寫實表演引發全民討論,到年末邵藝輝導演的《好東西》,她創造了一個徹底的母系社會,鏡頭聚焦於女人間的關愛、眼淚、擁抱與欣賞。
在體育圈,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奪冠,成為中國首位奧運網球單打冠軍;前幾日UFC312在悉尼打響,張偉麗在女子草量級冠軍戰中,第四次衛冕冠軍。
女性是世界的一半,但她們孕育了整個世界,這一定意味著什麼。
女性在社會中承擔著多元化角色,她們是女兒、是伴侶、是母親、是偶像,更是自己,不成為任何人、任何身份的附庸。
作為“95內娛小花”代表人物之一,趙露思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在經歷了命運的跌宕起伏後,她對“明天”的自己有著清晰的認知。
她是真實的,對趙露思而言,不做永遠盛開的花,也挺好。

在流量至上的內娛生態下,趙露思的演藝事業一直穩步發展,從《傳聞中的陳芊芊》到《星漢燦爛》《偷偷藏不住》《許我耀眼》,她在不停地蛻變。
趙露思曾在之前的直播裡說過一句金句“掌聲噓聲都勝過於無聲”,不難看出她事業上的野心。
氧氣女孩的演藝之路,是從偶然到必然的發展過程,18歲的趙露思參加綜藝《火星情報局2》自此出道,隨後在電影《縫紉機樂隊》中飾演一位護士,算是第一次在大熒幕中露臉。
在這中間,趙露思始終以“練習生”般的謙遜姿態打磨演技。
三年後,她主演《傳聞中的陳芊芊》中的女主角,這一角色讓趙露思獲得巨大關注,並拿下多個獎項。

這部作品標誌著她從“甜寵專業戶”向實力派的轉型,一夜爆紅後,趙露思成為內娛頂流小花。
成為頂流意味著戲中戲外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外界的嚴苛審視。
趙露思有容貌焦慮,總是因化妝技巧遭到網友調侃。曾經被嘲普通的她,一點點修煉成大眾審美的標準模樣,又有人說還是以前的她好看,這讓她感到無所適從。
其實她一直主動選擇多元角色的突破,努力想要打破偏見,可後來在正劇裡暴露了演技上的些許短板,加之在紅毯、活動的妝造頻頻出錯,一度讓她倍感壓力。
更為殘酷的是,大眾對於趙露思的容貌審判遠遠大於演技,這就導致向來在意外界評價的她,一味地迎合外界審美,從而失去自我。

趙露思不敢大大方方地接受讚美,卻格外在意批評的聲音。
她甚至越來越讓自己緊繃,有了應激反應,在《珠簾玉幕》宣傳發佈會上,趙露思聽到粉絲誇她敬業,在刺骨的寒冬下水拍戲。
她立馬反駁:“別這麼說,我都能想到那個評論區會怎麼說,這不是她作為演員該做的嗎?這有什麼好誇的?”
趙露思無法承受外界的期待與壓力,越來越趨於自證泥潭,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
緊繃的弦越來越逼近斷裂狀態,意味著人也處於崩潰邊緣。


去年冬天,趙露思在醫院就醫,癱坐在輪椅上看起來病得很重,成為內娛被廣泛討論的事件,畢竟在此之前,她是甜美活力的美少女。
幾天後,趙露思發文透露自己2019年患抑鬱症,症狀逐年嚴重,長期積壓的負面情緒最終爆發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她無法控制身體抽搐、失去語言能力,連吃飯和行走都變得艱難,體重降至不到八十斤,看起來十分憔悴。
這段至暗時光,趙露思形容自己像被困在透明的玻璃罩中,看得見外界的光,卻觸不到溫度。

這場病重不是意外,而是早有源頭。
內娛生態下,被外界嚴格審視成為小花們的常態,“白幼瘦”的單一審美標準在無形中控制著女藝人們,名氣越大,身上所承載的審視越多,趙露思便是如此,在迎合外界審美的擰巴中,她越來越找不到自己。
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消耗下,趙露思與抑鬱症抗爭六年,直到揭露娛樂圈高壓環境對心理健康的摧殘,才使大眾看到明星光環下那些不為人知的苦楚。
衝上熱搜熱度持續不下後,趙露思在2025年的元旦做出回應。
對於外界稱她在“搞營銷”的言論,趙露思大膽回應質疑:“是的,沒錯,我必須透過營銷的方式,才能讓有誤解的人不帶差異化濾鏡看待抑鬱症,周圍會出現更多理解和支援的聲音,有底氣去面對這種不理解和不支援。”

不得不說,如今的趙露思變得很勇敢,她不再害怕陰影,因為背後有光。
1月25日,趙露思在活動上亮相,她拄著柺杖,一改往日緊繃狀態,以幽默自嘲“醫學奇蹟”的姿態,用四川方言與粉絲們互動,狀態好轉。
她衝破“完美偶像”的枷鎖,大方分享自己從74斤恢復到82斤的艱辛經歷,並呼籲女性們放棄畸形審美,健康才是最美的底色。
“做好事”“對人好”“好相處”……之前的趙露思用好多詞把自己包圍起來,大多數時候,她都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實聲音。
如今的趙露思,正在衝破這個自己親手製造的無形牢籠,明天的她可能不會一直都很好,不一定一直很開心,但一定是最勇敢的。


面對病痛,趙露思選擇了坦然接受。
她開始接受專業治療,重新學習與自己的身體、情緒真誠對話,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她逐漸領悟到設立邊界的重要性,不再為任何人的期待而活著,而是敢於面對真我。
康復的每一步都是珍貴的,從坐在輪椅上到拄柺杖練習行走,從無法握筷到重新開口吃飯,趙露思將這段歷程形容為“嬰兒學步般的重生”。
春節休養正在家,趙露思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日常,她將快要壞掉的水果自制成了冰糖葫蘆,把麵包切成小塊裹上糖漿做成小零食。
一切看起來很糟糕的情況,可能都會變成最好的寶貝,趙露思抱著自己養的小狗素顏自拍,家裡的春聯上寫著:無所謂、不至於、沒必要、那咋了。

趙露思破繭重生,狀態越來越好,經歷了這個漫長的冬天,她發現,“原來不做永遠盛開的花,也挺好”。
趙露思作為偶像新生代女性,她敢於面對真我,在逆境中破繭重生,這是她對“明天的WOMEN”最好的註腳。
趙露思這一路的成長與蛻變,在FILA的三八短片《明天的WOMEN》中娓娓道來。
她的故事是「明天的WOMEN」中的經典代表,女性不一定要成為完美的自己,不做永遠盛開的花,也挺好。

像這樣的態度,短片中還有另外一位女性——曾黎,也詮釋得很好。
曾有人說曾黎是“中女”的代表,但始終離一線大女主差口氣,對此她回應:“我一直認為,‘大女主’三個字是自己給自己的認可,沒有人能成為別人的大女主。在鏡頭中的我,只是我自己的主角。”
對於曾黎而言,別人的眼光並不重要,真正的覺醒,不在於創作別人口中的“大女主”,而在於是否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再用結果丈量價值,自然會步步生花。”這是曾黎的人生哲學。

一個新生代小花,一箇中女代表,她們不再跟隨主流,而是尊重自己的內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是「明天的WOMEN」的樣子。
在FILA《明天的WOMEN》短片中,還有另外兩個特別的女孩。一個是2025年“開年第一大女主”嘉嘉,一個是高爾夫球“天才少女”殷若寧。
嘉嘉被譽為2025開年最颯大女主,當男朋友王星被困緬甸妙瓦底電詐園區的至暗時刻,她用清醒的智慧撕碎絕望,開啟了跨國救援奇蹟。

嘉嘉是這場跨國救援的破局者,王星獲救後,很多人都喊話他:“平安回國後,對你女朋友好點,什麼時候結婚啊,你趕快娶了這個女孩吧。”
對此,嘉嘉笑著反問:“首先,這有人問過我嗎?我願不願意主動權在我,我的MVP結算畫面難道就是原地結婚嗎?”

殷若寧是出生於2002年的高爾夫球運動員,她用一次次的實力,打破“不可能”,以火箭速度完成職業賽場的三級跳,詮釋了“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力量。
殷若寧身上有著鮮活、熱烈的女性力量,那是真正年輕的、有望在將來改變遊戲規則的女性。

在這個為了紀念婦女權益的節日,FILA創造“明天的WOMEN”主題,關注來自不同領域的女性,邀請了趙露思、曾黎、嘉嘉、殷若寧拍攝了屬於她們的video,更深層的女性身上不被看見的一面,在此次的鏡頭裡被具象化。
她們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面向,有獨屬於她們自己的敘事,無關年齡、容貌與身份地位。
在FILA的品牌視角下,女性有成千上萬種,明天的WOMEN是一群敢於面對真我、有主見的、堅韌的、尋常但又不可被低估的女性,是擁有無限可能的「我們」。
這也正是FILA女性受眾的模樣,她們有著不俗的自我認知與獨立性、有韌性,勇敢地走出偏見,尋找屬於自己的鮮活道路。
FILA希望透過她們的真實故事,向大眾展現不同女性的力量,並告訴大眾:每個女性都能活出自己不一樣的明天,書寫自己的無限可能。
那是一起走在遼闊天地間的浪漫、覺醒與默契。
明天的WOMEN,都有自己不同的明天,明天是不被定義的,在這個屬於女性的節日,不給任何女性設限,不做永遠盛開的花,也挺好。
你覺得明天的WOMEN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請以“明天的WOMEN,是”分享你的故事,評論區點贊前3的小夥伴,將會獲得FILA送出的明星同款服飾(尺碼不限)。
正值三八婦女節之際,歡迎小夥伴們關注FILA官方平臺,瞭解更多女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