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2025年3月4日,中國商務部宣佈,禁止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納公司(Illumina, Inc.)向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此前的2月4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將因美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華大和因美納,也算是老冤家了。在尹哥看來,當因美納的測序儀被貼上“不可靠實體”的標籤,這場看似尋常的貿易糾紛,實則是生命科技領域規則重構的序幕。我們不妨透過顯微鏡頭,觀察這場產業變革背後的生命密碼。

2010年,尹哥所在的華大一次性購買了因美納128臺彼時最先進的測序儀,幫助它成了世界此領域的霸主,然後第一個採購週期結束後,最先翻臉的也是它:再買試劑價格翻倍,舊裝置保修漲價,想申請醫療器械授權沒門……甚至,我把自己買的測序儀從二樓搬到三樓,不保修。我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還可以這麼做生意!
當我們被逼到牆角,就想收購它的競爭對手,藏在後面阻撓收購的還是它,華大從汪老師開始,包括我們幾個核心高管簽了無限連帶責任做抵押,歷盡千辛萬苦收購了CG,從此開始了國產測序儀的破局之路。
2015年,當我們的第一臺國產測序儀BGISEQ-500問世之時,很多人都嘲笑你這就是小靈通,人家因美納的是iPhone。但我深知,這個世界並不是嘲笑者決定的,而恰恰掌握在能夠經受得住嘲笑與批評仍不斷往前走的人手中。

△ 尹哥與第一臺國產測序儀BGISEQ-500
到了2018年,在J.P.Morgan上(摩根大通健康峰會,全球最重要的健康峰會之一),我宣佈基於華大測序技術,人類全基因測序成本降至600美元,從而打破了因美納1000美元的成本記錄,因美納也第一次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重視華大。

△ 2018年,在J.P.Morgan上尹哥宣佈基於華大測序技術,人類全基因測序成本降至600美元
同年,華大T7測序儀橫空出世,在通量、速度、成本三個引數上全面反超因美納競品。

△ 尹哥與第一臺國產測序儀DNBSEQ-T7
因美納就開始全球和華大打專利官司,結果呢?2022年5月,因美納因為專利侵權,向華大支付了3.25億美元的和解費用。

其實大家並不知道,華大在這幾年遭遇了什麼,從2018年開始,華大遭受到美國的六輪無端制裁,甚至不允許它的研究機構和華大研究院進行科研專案的合作!這在中國機構中絕無僅有。
這其中,也不乏因美納的推波助瀾,公開記錄顯示,因美納透過遊說國會,嚴厲限制美國實體與華大的合作。






△ 從2018年開始,華大遭受到美國的六輪無端制裁(向右滑動檢視更多)
其實在今年的1月16日,當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域性(BIS)已經禁止了向中國出口高階的流式細胞儀(high-parameter flow cytometers)和特定質譜裝置(mass spectrometry)。
我當時就反問,那麼更能產生高質量、高內容生物資料的基因測序儀,為什麼反而沒有被禁?因為禁無可禁,中國的基因測序儀、無論是技術路線,還是通量質量成本、包括基因測序和基因檢測的可及性早已領先於世界。

你可以到中國最好的醫院看看,或許用的生化免疫裝置還是羅(羅氏)雅(雅培)丹(丹納赫)西(西門子)為主,用的影像裝置還是GPS(GE、飛利浦、西門子)更多,但基因檢測裝置,絕大部分都是國產,特別是華大的。
美國在這方面漸漸的“技”不如中國,比如單分子長度長測序技術美國就沒有,而華大去年9.9日釋出的Cyclone測序儀已經實現了突破,並且剛剛釋出了G400-ER,也就是全球目前單晶片最高通量的單分子長度長測序儀。
說到底,只有核心技術自主自強了,才能實現反制。

△ 尹哥與華大單分子長讀長測序儀CycloneSEQ-WT02
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論調,讓跨國公司在中國設廠,我們就可以用市場換技術,我可以負責任地講一句,這就是痴心妄想。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的,只能靠自主突破。不說別的,就說汽車,燃油車市場開放這麼多年,我們學會了高階發動機技術麼?我們汽車行業的突破,恰恰是新能源車的異軍突起。

在科技創新領域,所謂彎道超車是不可能的,只能換道,甚至轉場,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突破。而把整機拆元件進口,換個殼子再宣稱是“自主研發”,這樣的“偽國產”裝置,並非“奮發向上”的正途,在大國間激烈的科技競爭中,這樣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
當華大用能夠年測5萬人全基因組的T20重新整理了全球最高通量紀錄,又用G99重新整理了全球光學測序速度最快的紀錄,用E25實現了全球唯一自發光原理的測序儀已經獲得了NMPA認證,又用G400-ER重新整理了納米孔長讀長單晶片最高通量紀錄……這場全方位的技術突圍已醞釀了十年。

△ 尹哥與全球最高通量測序儀紀錄保持者DNBSEQ-T20×2
我們不僅僅是替代,所謂的“me too”,而是“me better”,不斷超越競爭對手,也超越自身。我們已經看到了10美元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成為可能,人人基因組時代即將到來,華大人永遠明白,是物理而不是市場才是我們追求的極限。
站在基因科技的歷史座標系上,尹哥認為,這次禁令不應被簡單解讀為貿易對抗的籌碼。它更像生命科學領域的“登月計劃”,倒逼著產業界重新校準發展正規化。
當測序成本逼近十美元關口,當國產測序裝置開始向全球技術輸出,當欠發達地區也能因中國企業出海而逐步開始享受基因科技帶來的福祉……這場深刻的生物技術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生命科技、醫學健康的話語權版圖。畢竟,在解碼生命這本天書時,沒有人願意永遠當旁聽生。







△ 華大測序儀已出海至全球多個國家,廣受好評(向右滑動檢視更多)
正如華為在通訊領域的破局,BYD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破局,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破局Deepseek在人工智慧的破局 ,宇樹在機器人領域的破局……以華大為代表的中國生物科技產業正演繹著比測序更復雜的進化圖譜,我相信中國引領生命科學儀器的時代才剛剛開始。這是技術的勝利,更是普惠天下、造福人類價值觀的勝利。
我們有信心,也心存感激,謝謝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援華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