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版《鄉下人的悲歌》,呈現鐵鏽帶生存悲劇

前幾天,萬斯(J.D.
Vance
)被川普選為競選夥伴,當年讓他一炮而紅的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再次被熱議。
萬斯在阿巴拉契亞山區出生長大。因全球化和製造業衰敗,當地人普遍沒有像樣工作,生活窮苦,精神空虛,酗酒吸毒,憤怒無奈。但萬斯憑生存本能和奮鬥精神,不但上大學,還進了耶魯法學院。《鄉下人的悲歌》出版後他成為社會名流。他2022年當選為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現又成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被稱為虛構版《鄉下人的悲歌》的2022年小說《惡魔銅頭蛇》(Demon
Copperhead)。該小說被《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眾多權威媒體評為2022年十佳書籍,各種獎拿到手軟,並獲美國文壇最負盛名的普利策獎小說獎,是近年小說中超火爆的一部。
《惡魔銅頭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末阿巴拉契亞山區。主人公原名戴蒙·菲爾茨。因調皮搗蛋,有頭與銅頭蛇顏色類似的紅髮,“戴蒙”(Damon)跟“惡魔”(Demon)發音接近,他被同學贈予“惡魔銅頭蛇”綽號。
戴蒙父親在他出生前離世,他和十幾歲單身母親在一輛拖車裡度日。直到母親再婚,繼父在精神上和身體上折磨他,這樣貧窮但平靜的生活也失去。
母親因服藥過量去世後,戴蒙被送進寄養家庭,做童工,捱餓,被忽視虐待。絕望中,戴蒙從寄養家庭跑出來,遇到好心人,生活開始有起色,但失望和悲劇又接踵而來。他憑意志和韌性從一個個低谷中走出,終於看到個人幸福和事業成功的希望。
《惡魔銅頭蛇》是美國作家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依照狄更斯名作《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故事結構寫就,書名也相仿。但《大衛·科波菲爾》發生在霧濛濛、黑黢黢的兩百年前的倫敦,資本主義原始階段。而《惡魔銅頭蛇》告訴我們,在現代,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裕國家,也有大衛·科波菲爾這樣苦大仇深的孩子。
這有點讓人震驚。環顧四周,社會和平繁榮,生活安寧富足,資本家對童工的壓榨早已被法律禁止,赤貧生活,吃不飽飯的日子,制度化的貧窮,應該早已不存在。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制度化的貧窮仍然大搖大擺。嚴重貧富不均和階層固化中,兒童尤其深受其害。
這也是為什麼,《惡魔銅頭蛇》受到歡迎,堪比六年前《鄉下人的悲歌》的盛況。
按理說,非虛構作品能直接反應現實。但當一個好作家從現實生活摘取素材,用豐富細節妙手建構一個情理之中的故事,塑造栩栩如生人物時,反而比非虛構作品感覺更真實,更能讓人走進書中世界。
《惡魔銅頭蛇》對當地無處不在的鴉片上癮現象描寫非常細緻。戴蒙從受傷鎮痛開始使用鴉片類藥物,但最令人訝異的是他和女朋友多莉約會,多莉居然從包中取出包括針筒藥物的一小套工具,說人生第一次,要在high的狀態才能最好地享受。
多莉父親患有重病,家中有各種藥物,她拿出些來變賣,可以賺零花錢。藥店停車場,排隊取藥買藥的人排成長龍,多莉這樣的賣藥者就在長龍中兜售藥物。
書中有毒癮者非常多。用戴蒙自己的話:“我的同齡人每個都吃藥。”(I
don’t know a single person my age that’s not taking pills.
但兩本書最大區別,還在作者對待這些鄉下人的不同態度。
萬斯在《鄉下人的悲歌》中對家鄉父老鄉親態度曖昧。他當然同情他們的不幸,但他也清楚他們的弱點。好好的工作要辭掉,因為“不想每天早起”;偶爾做份工,也三天打魚,兩天篩網,遲到曠工,轉眼就不見蹤影。被開除還義正詞嚴地質問老闆:你為什麼開除我?你知不知道我女朋友已經懷孕?
而金索沃認為《鄉下人的悲歌》“被高估了”,因為萬斯書中似乎認為,阿巴拉契亞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文化缺陷,而不是經濟剝奪等系統性因素。金索沃認為萬斯的敘述簡化歪曲了阿巴拉契亞生活的複雜性,強化了負面刻板印象。
金索沃自己也在阿巴拉契亞山區長大,出去闖蕩一圈後,中年又搬回山區。她愛山區人民,對他們有深深同情心。但因為太愛他們,她對山區人民的描述過於理想化,作家應有的對複雜人性的批判顯得不夠犀利。
書中有幾個臉譜化的反面角色。除他們外,戴蒙和其他主要人物都是正面角色。他們的缺點僅在於意志力不夠,隨波逐流,有時受壞朋友影響,陷入困境。
因此,當多莉吸毒成癮,戴蒙痛苦不堪,我就知道戴蒙一定不會放棄多莉,因為他道德如此完美。那麼他的生活能如何向前?只有一個解答,多莉必死。而這正是後來發生的事。
金索沃在媒體採訪中,對阿巴拉契亞社群的描述是比較理想化的。這可以理解,在個人主義的冷冰冰的美國,尤其城市人民普遍孤獨、抑鬱的時代,對“美好的過去”、“農業社會世外桃源”難免有濃濃鄉愁。
但農業社會並不是記憶中那麼美好。隱私的缺失,機會的稀缺,家族對個人的壓迫,個人自由的喪失,眼界的狹窄,頭腦的閉塞,對新東西,異鄉人和陌生人的敵意,都是弊端,能走出去的人確實幸運。
總之,兩本《鄉下人的悲歌》相隔六年,一本真實,一本虛構,兩本都是超級暢銷書,放在一起比較很有意思。一方面虛構的故事比真實的故事更顯真實;另一方面,本應以批判現實為己任的小說作家批判力不夠強,而以鐵鏽帶人民代表自居的政客對鐵鏽帶人民反而缺乏同情,各有遺憾。
但毫無疑問的是,兩本《鄉下人的悲歌》都揭示鐵鏽帶人民生存悲劇,指出美國社會巨大問題。這個問題2016年就存在,現在也沒緩解,在可以看見的將來,仍會繼續深刻地影響美國政治。
_____
點選閱讀相關文章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選擇下面行動中的一項:
A. 分享到朋友圈
B. 轉發至相關微信群
C. 關注“矽谷生活家”公眾號
D. 以上全選
(正確答案: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