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望
1644年,吳三桂放清軍進入山海關,為大明朝蓋上最後一抔黃土,也為李自成挖好了墳墓。
原本打算投李自成的吳三桂,因為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搶走,大怒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不滅李賊,不殺劉宗敏,我誓不為人!”
吳三桂的故事,經過很多文人騷客的渲染,幾乎已經變成了一段人盡皆知的故事。
除了被罵漢奸外,也有很多人為吳三桂與陳圓圓的愛情感慨唏噓。

而韓國總統尹錫悅,也因為他的妻子金建希,在政治上犯了錯誤。
政治與愛情,孰輕孰重?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劉邦和劉備,這倆人,危險的時候先拋妻棄子;比如吳三桂和尹錫悅,誰和他愛的人過不去,他就先收拾誰。
但是,尹錫悅付出的代價無疑是慘痛的。
青瓦臺這地方,本來就有魔咒,尹錫悅卻頂著魔咒,迎難而上,以一種極不成熟的方式發動了為期6個小時的政變。
這傢伙上臺的時候,主打的是鐵腕反腐和司法出身的清流形象,然而上臺之後卻為了保全第一夫人,啟動了戒嚴令,試圖用軍隊的力量封鎖國會、逮捕政敵。
他這麼做的目的很明確,表面上打出來的旗號是肅清親朝勢力,實際上他是為了保全夫人,企圖在最關鍵的時刻將在野黨推動的“金建希特別檢察法”給封殺。

在這之前,尹錫悅其實已經四次用總統否決權,封殺該調查法案。但是國會不顧阻力強行推動。尹錫悅沒了辦法,只得動用無力殊死一搏。
這裡不得不說說三權分立的好處,總統再牛掰,也有他搞不定的事。
殊死一搏六個小時後,尹錫悅就失敗了。憲法法院認定這個事違憲,開始啟動彈劾程式。時至今日,終於還是被罷免了。
造成這哥們黯然收場的關鍵人物就是他的妻子金建希。
曾經的韓國第一夫人,而今的紅顏禍水。曾經總統的賢內助,而今受賄的貪汙犯。
2009年到2012年,她透過德意志汽車操縱股價,非法獲利10億元;成為總統夫人後,公然收受旅美律師的贈送的名牌包,價值高達300萬。另外,還有她學術造假的問題也被媒體揭穿。
樹大招風,她又不夠謹慎,就成了在野黨攻擊尹錫悅的軟肋。
縱觀青瓦臺魔咒下的韓國政壇,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軟肋,有的是貪,有的是色,有的是縱容,有的是狂妄,有的是又貪又色又縱容又狂妄。
事情的經過大概就這樣,我不再贅述。
這裡我要說的是關於紅顏禍水的問題。
自古紅顏多禍水,自古紅顏多薄命。中國人一直說這個話。
我記得我看林正英的《殭屍至尊》時,裡面那個女鬼唱歌,唱到:自古紅顏多薄命。下面英語字幕寫的是“pretty girl die young”,直譯過來就是漂亮女孩死得早。
這翻譯蠻有趣,漂亮女孩招誰惹誰了,憑什麼就得死得早。
不過話說回來,紅顏禍水其實是一種父權制下的落後思想,是對女性的貶低。這是不合理的。
拿陳圓圓來說,她不過是個弱女子,被幾個男人搶來搶去,自己根本無法為自己的命運做主。她猶如一葉浮萍,只能被俗世洪流推著走。
拿金建希來說,不是因為她是個女子,而招致禍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她貪汙。不是紅顏是禍水,而是貪汙是禍水。

我想起我聽蒙曼在《百家講壇》講楊貴妃與李隆基。
歷史上罵楊貴妃的人比罵陳圓圓的人多多了,都認為她是紅顏禍水。
蒙曼老師總結楊貴妃的悲劇時,提到了兩點:
第一點與陳圓圓類似,一介弱女子,無法選擇。
第二點則頗值得深思,既已獲芳心,則應該幫助夫君治理天下。雖然後宮不得干政,但偶爾吹吹好的耳旁風,多為民眾想想,這些悲劇就可以避免。
如果金建希不貪汙,尹錫悅的悲劇就有可能避免。這與紅顏沒關係,這都是慾望作祟。
女人說完了,再說說尹錫悅和吳三桂這兩個男人。
從愛情角度看,這兩人堪稱偉大。為心愛的女人揹負巨大的罵名。尤其是吳三桂,幾百年了還被人罵。
但是,從社會與普通老百姓所渴望的角度看,身在高位的時候,應該時時刻刻想著天下為公,時時刻刻想著怎麼樣能夠多為百姓做些事。
歷史的教訓很多,覆舟水是蒼生淚,如果一個人處於權力的頂端,卻心裡沒有百姓,只有私慾,這就是德不配位。所以被罵幾百年其實也不冤,被罷黜也不冤。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八阿哥胤祀,滿嘴仁義道德,結果一肚子男盜女娼。所以康熙看得很準,這樣的人,私慾過重,心裡沒有百姓,怎麼能叫他當皇帝呢?

我喜歡看歷史劇,大明朝的海瑞在《治安疏》裡首推的皇帝是漢文帝。
為什麼是漢文帝劉恆,而不是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是因為比起這些千秋功業來,真正把民眾放在心裡的,恐怕就劉恆一人。
劉恆這個人,想給自己建個露臺聽戲,一聽工匠說要花百金,等於好多百姓的資產加起來,就不建了;又聽說百姓種地難,所以從文帝十三年之後,就把百姓的租金給免了;又覺得割鼻子這些刑罰太殘酷,就給廢除了。
他自己,也不穿華麗的衣服,富有四海的他,經常穿著黑色的粗衣服,也不允許妻妾穿拖到地上那種長衣服,他和他的妻妾,節儉了一輩子。所以海瑞喜歡他。
我也喜歡他。
遺憾的是,老百姓雖然心裡有桿秤,可惜有時候這秤並不準,往往把自己的心往那些豐功偉業上面傾斜。
真讓人痛心呢。
其實,真正的好,都是在這些民生小事上。
PS:今天是清明節,我有些悲傷。想起這麼多年的漂泊,甚至沒有回家祭祀。我想,也許有許多和我一樣半生漂泊的人,於是在小號姚文正公上寫了《清明的雨,思鄉的涼,多少人18歲就開始流落他鄉》這篇悲涼的文章,可以直接點選這篇文章的標題檢視。當然,如果能點選末尾名片,關注我的小號,就更好了。
PS:全文完。共1961字。請大家掃下面二維碼,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推薦閱讀:
清明的雨,思鄉的涼,多少人18歲就開始流落他鄉
攻擊意公子的蘇東坡後人,不妨先做一下DNA
特朗普決定錘爆全世界,甚至不打算放過南極企鵝
昨晚雷軍的回應,擰巴中暗藏玄機
馬斯克與沈一石
普京車隊遇襲,我已經窺見了俄烏戰爭的走向
普京與俄羅斯的普通人們
7.9級地震之後,我帶你們瞭解緬甸的極致悲苦與滔天罪惡
請大家多關注下列公號,這是我的小號,會發一些補充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