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計劃|教育公益π計劃•於星火處熱烈|[麻省——擔當者]看見行動|

2024年3月,MIT上海校友會聯合深圳校友會發起“教育公益π計劃”,支援鄉村小學圖書角建設、未來英才夏令營開展、閱讀活動開展、鄉村教師成長計劃等內容,用閱讀陪伴鄉村孩子看世界。4月,π計劃第1期公益行走進了江西瑞金。

從微小處行動
25日,贛州還飄著小雨,兩支隊伍即將在黃金機場會師。前往瑞金的大巴上,董二哥將安全帶在身前扣好,開始介紹π計劃的緣起。
“這一切還得從百華協會說起,當時號召大家參與的時候,我可以說算個懷疑的旁觀者,我說:‘做這事,哪裡有時間,你們是吃飽了撐的。’但在我接觸幾次之後發現,不論是擔當者的小夥伴還是他們在做的事情,都足以打動所有人。”
“在2021年百華-擔當者貴州興義的公益行中,我又一次成為參與者的同時又‘忽悠’了校友趙羲博士與我同去,結果那次之後趙博士發現擔當者行動的閱讀教育助學專案與他倡導的教育公平不謀而合。從此我倆就有了一個念頭——號召更多MIT的校友參與進來。”
“與我當初對百華-擔當者的態度一致,起先π計劃的推動並不那麼順利,大家都太忙,但至少我們埋下了一顆種子,時間會賦予種子生命,今天種子發芽了。”
π象徵著:無限、創造、可能性、圓、起點、迴圈,它能連結過去與未來,而瑞金之行註定會成為我們共同的故事,也將創造關於愛的故事。
深夜,一碗客家牛肉湯、幾段故事,足以溫暖幾個老朋友的心。
▲π計劃公益圖書的名稱條
於星火處熱烈
瑞金迎來了連天陰雨後的第一縷晨光,當陽光透過九堡鎮官倉小學的窗戶,灑在孩子們稚嫩的臉上,26日的公益行便在一片溫暖中緩緩展開。
一陣響亮的進行曲劃破了校園的寧靜,孩子們排著隊來到了操場,小志願者雋然隨著節奏和孩子們一起做起了廣播操。做完操,六年級的同學代表走上了國旗臺,用他真誠的文字和語言向π計劃的所有捐贈人們表達著感謝。
大課間短暫休息後,大家分組進入了各個班級。
上午的活動除了為班級建設圖書角,也需要志願者們精心準備一節課和鄉村孩子們分享。這對董二哥、趙博士兩個老擔當者或許不是難事,但對Jeff姐夫(楊求宏博士)、思文以及大嵬、雋然這對父女組合而言,卻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3支隊伍的志願者和班上孩子們一起拆封圖書、貼上標籤、將圖書上架、張貼名稱條。
點選圖片並滑動,檢視圖片
孩子們的耳朵聽著步驟、手上跟著行動,但是眼睛卻早已被書中的內容吸引。大嵬也不時感嘆:“有些書我都沒看過誒!”“哇,圖書角里有配《神奇校車》,這套書非常好!”
就著繪本的故事,從神奇校車、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講到自己的求學經歷,講到夢想是什麼,志願者們與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課後,志願者與老師們進行了閱讀教育交流。
“鄉村教育的第一個痛點就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很多孩子被手機‘困住’了。”
“學前教育跟不上,很多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足,識字量很少。”
“我們想打造一個書吧,讓老師和孩子們能夠在空間裡自由地閱讀。”
“所以我們鄉村老師的責任重大,我們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或許我們的一點點就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老師們總是感謝我們,但其實他們才是在一線付出最多的人。”
時間在對話的碰撞中悄然流逝,在時間裡改變的不僅僅是校舍,還有一代又一代在教育的土壤裡紮根的鄉村教師。
故事讓我們成為一個圓
下午,笑聲、驚呼聲在羊角小學的“故事圈”裡炸開。
在提到聽故事還要用到鼻子時,大家都疑惑不解。
“要用想象!”一個小男孩大喊。
“對!”董二哥鼓掌叫好。
在婷婷講述《和幹伯伯去遊河》後,志願者和孩子們分成一個個小圈,開始講述各自的故事、排練即興戲劇。
點選圖片並滑動,檢視圖片
“在這樣能夠自由表達、解放天性的場域下,有些孩子的才能就會顯現出來。我們都覺得那個孩子或許是天生的導演。”
在戲劇中,一個男孩從道具、表演、指揮一條龍服務,成為操場上閃亮的星星。
“你們覺得三個強盜是好人還是壞人?”
“他們搶劫金銀財寶是好人嗎?”
“那你們為什麼覺得他們是好人?”
從聽故事、演故事到理解故事,在戲劇表演後,姐夫用一個個問題引導著孩子們的思考,讓繪本里的故事成為各自生命裡的故事。
▲點選圖片並滑動,檢視圖片
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夕陽西下,好故事正當時。
當說起對本次活動的感受時,雋然的發言詮釋了π計劃的意義、也詮釋了擔當者行動的意義:
“我知道我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或許我不能讓整個世界改變,但是我能讓一部分世界改變。”掌聲雷動。
鄉村孩子們、老師們、“擔當者”們都面臨著這樣那樣的現實,但我們都在路上,在追求優質教育的路上,在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路上。
一點點星火可以燎原,種子會發芽、春天會來,讓我們一起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託起明天的太陽

教育公益π計劃的意義
π象徵著:無限、創造、可能性、圓、數學、起點、迴圈、連結過去與未來。
正如兀公益聯合發起人,MIT上海校友會前會長董增軍學長所說:“鄉村孩子可以就是我們的過去,殊不知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們可能就是他們的未來。”“生命影響生命”。
也如聯合發起人,前副會長趙羲學長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我們與擔當者行動一起助力百年大計——教育。”
π計劃寄託著每個人對鄉村孩子的美好期待與“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同時期待在每年Pi論壇及其他活動上,能夠讓MIT校友甚至是孩子來講述他們的公益故事,讓我們一起透過閱讀支援鄉村孩子與老師綻放出絢爛的生命之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