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小娟 編輯柴旭晨
最近,車圈充斥著濃濃的找錢氛圍,有車企選擇配股,有車企選擇發新股。而還沒有上市的,則是加快了IPO程序。
3月27日,市場訊息稱,阿維塔計劃最早於今年二季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在四季度完成上市,同時擬評聘華泰國際等為保薦人。針對此訊息,阿維塔方面向華爾街見聞稱,確實正在落實,但是具體遞表等進度暫且保密。
不過,這一訊息也證明了,阿維塔的上市進度確實有所加快。2024年12月,阿維塔科技宣佈完成C輪融資時提到,預計2026年進行IPO上市。
在老錢們都在加速找錢的氛圍之下,“創二代”們當然也要儘快實現上市融資或者實現自己造血。
在過去的幾年間,阿維塔作為長安寄予厚望的高階品牌,儘管融資也一直進展順利,但在這個極為燒錢的賽道,幾年下來的虧損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根據長安汽車披露的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阿維塔淨利潤分別為-20.15億元、-36.93億元和-13.95億元,兩年半時間,阿維塔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了71.03億。
衝刺IPO,標的的基本盤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車企而言,規模就是一個重要的衡量要素。與已經完成上市的新勢力們相比,阿維塔在銷量方面還顯得相對薄弱。
今年以來,阿維塔準備了多款車型,且定價一步步下沉,以此來拉動銷量,為上市做進一步的準備。
3月27日,阿維塔第四款戰略產品阿維塔06正式開啟預售,推出純電、增程共五個版本,預售價21.59萬元起。有意思的是,這款車的預售價正是一年前的小米SU7起售價,而這款定位運動轎車的新車,對標的就是小米SU7、極氪001等市面上知名轎跑車型。
可見,其也希望透過來自華為的智慧化能力,獲取年輕人的青睞。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也表示:“阿維塔06要成為真正能打動年輕人的第一臺豪華轎車。”
不過,其所處的賽道也格外擁擠,除了上市兩款車,去年上市的小鵬P7+也月均交付1萬臺左右,幾個都是強勁的對手,阿維塔06需要更大的競爭力。
在如今主打的智慧豪華方面,阿維塔的主要殺手鐧還是華為,華為鴻蒙座艙、華為乾崑智駕,都將是其重要賣點。另外從預售價來看,新車已經是其現有車型當中價位最低的一款車了。而根據車市慣例,正式釋出的售價還要比預售低一些。可見,這款車承載著阿維塔滿滿的沖銷量的希望。
事實上,阿維塔沖銷量,一步步下沉的努力開始得更早。上個月,阿維塔推出阿維塔07Pro+兩款車型,增程版限時售價19.99萬元,純電版20.99萬元,相比Pro版本直降兩萬,且增加了不少功能。
面對當前焦灼的車市競爭,面對接下來幾年市場的出清期,阿維塔也只能選擇更卷,畢竟,去年阿維塔10萬臺的年銷目標最終只完成了7.4萬。
而今年,阿維塔定下了22萬輛的目標,這意味著月均需1.8萬輛,但上個月上市的阿維塔07尚未表現出強勁勢頭,2月,阿維塔僅交付5182輛。可見,要想完成全年目標,接下來銷量能否攀升至關重要,而這就要看阿維塔06以及去年末登場的07了。
這兩年,隨著車圈競爭加劇,阿維塔也明顯更加著急了。
去年初,長安董事長朱華榮親自掛帥擔任阿維塔董事長,內部火速對渠道和組織架構大刀闊斧地改革,拋掉了直營店的“負重”、整理了內部的體系化能力。快刀斬亂麻後,產品端跟進發力,打造了爆款阿維塔07後,改款的阿維塔11、12迅速增援。
同時,阿維塔還選擇進一步繫結華為。去年,阿維塔曾投資115億元入股引望,持股比例佔10%。到了今年,雙方的合作繼續加深,華為300人的團隊入駐阿維塔科技位於重慶的總部,聯合開發新車。
而眼下,行業淘汰賽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的合併也箭在弦上,如何迅速達成規模效應實現自我造血,對阿維塔而言是一道嚴肅考題。這關係到它的生存,更在於其能否真正在豪華市場站穩腳跟。
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方式,若阿維塔無法快速上量,其估值模型將面臨“高研發投入、低規模效應”的雙重拷問。
在年初的長安汽車智慧化戰略大會上,朱華榮提出了一個宏大願景,長安到2030年銷量要突破500萬,其中自主機板塊和智慧化產品分別要貢獻400萬、300萬臺,推動長安汽車成為世界級品牌,阿維塔在其中顯然要擔起重任。
上市正在程序當中,2025年對於阿維塔而言也是生死時速拼更大規模、搏更高估值的一年。
短期來看,一兩款車的銷量能否帶動阿維塔整體規模顯得尤為重要;長期而言,也需要在長安、華為、寧德時代三巨頭的光環之外,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拿到終局的入場券。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