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封頂尖大學放榜!她從芝大前招生官到北京國際校:這75個問題是逆襲關鍵…

“別人家的孩子手握藤校offer,我家孩子卻連個社團都批不下來!”最近放榜季,隨著今天1276枚藤校&Top10&Top文理錄取最終揭曉,朋友S媽的焦慮到達了頂峰
原因之一是她的兩個孩子現在所在的國際化學校太不給力。“女兒想組隊參加國際理工科競賽,發給學校的郵件卻石沉大海兩週!兒子同學家長主動捐贈裝置,希望在學校成立一個社團,至今杳無音信……”
朋友吐槽,家庭年入千萬如何,家長有再多資源又如何。學校本該託舉孩子,現在反倒成了“絆腳石”。
這不僅是閨蜜的困惑,更是當下國際化家庭面臨的集體焦慮。除了如何給孩子選擇一所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還有多重焦慮:
01
美國議員頻提限制中國學生簽證,她家孩子是否還能赴美留學?
02
今年海外高中學生成績亮眼,是否要提前低齡留學?國內孩子是否已經失去競爭力?
03
標化、活動越來越卷,中國孩子真的只有捲上天,才能突圍嗎?
她帶著這些問題找我訴苦,期待找到一所更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和一條能託舉孩子成為“更好自己”的路徑,並在將來有一個水到渠成的申請結果。
而我帶著這些問題,請教了“爸爸真棒”的老朋友、北京朝陽區啟明星學校升學指導主任Melissa Meltzer Warehall女士。為什麼她是最適合回答這些問題的人選?
一方面是因為Melissa本身就曾是芝加哥大學的前招生官、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大學升學顧問,有著30多年教育和大學諮詢指導經驗,經她之手進入頂尖大學的學生數不勝數。她太懂美國大學的招生邏輯和“潛規則”,以及高中升學規劃的秘訣。

■ Melissa Meltzer Warehall女士

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她的指導下,啟明星僅三屆畢業生就已斬獲了帝國理工、UCLA、加州伯克利、北卡教堂山等海外頂尖學府的錄取。今年的畢業生人均拿下17.69個offer!
而且我最喜歡的是,啟明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能看到學校在背後的大力託舉。比如她告訴我,在啟明星,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她一對一制定升學方案,匹配校內外的各種資源
  • 像是今年拿到UCLA和加州伯克利環境科學專業錄取的K同學,從幼兒園就一直在啟明星,她和團隊一起為學校設計的太陽能板,現在正在教學樓的樓頂使用著;
  • 拿到加州聖克魯茲、華盛頓大學等海洋生物學專業錄取的D同學,從小痴迷於海洋生物,在啟明星獲得了各種實驗室、實習的資源和機會;
  • 還有超級熱愛體育,在啟明星12年,今年拿到密歇根州立大學體育管理、昆士蘭大學雙學位offer的B同學,一直都是校隊的助教……
他們的同學還有拿到建築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數學、藝術等專業領域的錄取,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不一樣的路。
Melissa直言:
大學錄取的關鍵,從來不是學生在美高還是國內就讀,而是他們如何利用資源,展現獨特價值;
招生官不會因為獎項數量而心動,真正打動人的是背後的熱愛和堅持;
在高中10年級,我們可以用一份75個問題的問卷,幫助學生深入反思自我,這種自我認知是決勝申請季的關鍵……

而在啟明星學校見到Melissa的時候,我一上來就把最近家長關心的、關於美國大學招生的困惑,一股腦兒拋給了她。以下文章集合了Melissa從教30年的經驗之談,乾貨滿滿,建議點贊收藏,或者掃描二維碼預約開放日,親自和Melissa聊聊。

想親身體驗啟明星學校的教育魅力?  
想與資深教育團隊面對面交流? 
👇4月12日誠邀您走進校園👇
開啟成長之旅
一個大學招生官只用6分鐘看簡歷,
拿到錄取主要看這件小事……
破除美國大學招生的三個誤區
W
誤區一:特朗普迴歸之後,最近像美國議員提出限制中國學生簽證之類的新聞比較多,家長擔心,還能去美國留學嗎?
T
真相:對此,Melissa的回答是:在美國國會,任何議員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只有在整個國會投票通過後才能成為法律,所以美國個別議員的言論,只是他們自己的“意見”(opinion)而已,不會影響中國學生的簽證政策。
W
誤區二:今年美高黨成績很出色,國內的孩子是否真的沒機會了?
T
真相:Melissa斬釘截鐵地回答“No”。“我花了20多年時間閱讀學生的申請,無論一個學生是來自頂尖美高,還是中國國際化學校,我從來不認為地域會成為申請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招生官們哪怕沒有聽說過這個學生所在的高中,他們在乎的是:你的文書裡是否展現出對大學的深刻理解?是否能融入學生群體?是否能為校園帶來多元視角?”
她強調,並不是進入一所Top美高,就能確保進入一所好大學。
關鍵是學生在高中做了什麼,而不是Ta在哪裡讀高中。如果學生在頂尖美高沒有得到好成績,沒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Ta一定不會從競爭激烈的頂尖大學申請中脫穎而出。反之,在中國的高中,不管是公立國際部還是像啟明星這樣的國際化學校,學生能獲得好成績、充分利用好學校資源,他們將擁有和美國本土學生同樣的機會。”
■ 啟明星學生熱愛騎行,至今已經超過1萬公里,而且透過騎行來完成登山的體能訓練。他覺得,應該有一輛最適合自己的腳踏車,於是,就動手組裝了一輛!
■ 啟明星學生用6分鐘紀錄片《分散、凝聚》捕捉到貴州一個苗族和侗族混居鄉村的生活狀態
W
誤區三:標化、活動越來越卷,是否只有捲上天才能脫穎而出?
T
真相:錄取和獎項數量和型別無關,關鍵是背後的故事。“我曾經錄取過一名芝加哥大學的學生,她的簡歷只有花樣滑冰一項活動。”Melissa說,“文書裡,她寫下如何平衡每天4-5小時的訓練和學業,滑冰如何教會她韌性等。這比堆砌10個淺嘗輒止的活動更有說服力。”
在Melissa看來,招生官不會因為學生獲得了很多競賽獎項,比如AMC等,而錄取Ta。招生官在乎的是:AMC這個獎項對學生來說有什麼意義?讓我們讀一讀Ta的文書,看看數學在這個學生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Ta是否在數學方面展現出了熱情?
一切都和學生的熱愛和經歷有關,而不是活動和比賽的數量或是獎項的高低。

👇滑動看啟明星競賽成績和獎項列表👇
UKMT-IMC    Math Grade 9-12 Varsity   12 gold
UKMT-SMC   Math Grade 9-12 Varsity    6 gold  2 silver
AMC-AMC10  Math Grade 9-12 Varsity   3 AIME  3 Distinction
AMC-AMC12   Math Grade 9-12 Varsity  1 AIME  1Distinction
Waterloo (PCF) – C   Math Grade 9-12 Varsity     2 Distinction  1 Honour Roll
Waterloo (PCF) – F     Math Grade 9-12 Varsity    2 Distinction  1 Honour Roll
Waterloo (FGH) -G    Math Grade 9-12 Varsity  2 Distinction  1 Honour Roll
Waterloo (FGH) -H    Math Grade 9-12 Varsity  1 Distinction
BMT(Group) G9-12 Honor Mentioned 
BmMT (Group) G7-9 1 Group gold
NHSDLC(National High School Debate League of China)
(Spring 2024)Team awards:2 champions ,4 semifinalist,1 Quarterfinalist,
Individual awards:5 top speakers awards(include 1 top speaker)
(Fall 2024)Team awards:2 runner up (finalist champions),1 semifinalist,1 Quarterfinalist ,3 Octofinalist
Individal awards:
8 speaker awards (include 1 top speaker)
WSDA(WeSchool Speech and Debate Association)
(Spring 2024)Team awards:2 champions,1 otofinalist
Individual awards:2 speaker awards (include 1 top speaker)
TOC Asia PF Nationals(August 2024)
Team awards:1 champion,1 quaterfinals
Individual awards:1 speaker award
Zongheng International School Mandarin Debate Tournament(縱橫杯國際學校中文辯論賽)
Melissa透露,她當年作為招生官,看一份學生簡歷大約是6分鐘時間。其中可能只用了不到10秒鐘看一眼學生的成績,更多時間是用來閱讀文書。
“我首先會排除不適合我們學校的學生,而剩下來適合的學生的簡歷可能會是很大一堆,但我們只有少量的錄取名額,怎麼辦?這時候我經常開玩笑說,你可能會看到我們在招辦裡擲骰子來錄取學生。
所以當我成為了高中的升學指導,我的目標是將這個骰子放到學生手中,讓他們變得更有競爭力,讓大學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絕他們。”
■ 幼兒園入學啟明星的學生,熱愛昆蟲和大自然,展示他飼養蜜蜂以幫助生態可持續發展,他是個特別具有社會創新精神的孩子!
而在啟明星,Melissa說,自己不會試圖把每個學生變成同一個樣子,而是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並且試圖幫助他們每一個人都找到一條獨特的差異化道路。
今年的兩個畢業生D同學和B同學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小眾專業突圍的“海洋少女”
“與其和萬人爭搶計算機專業,
不如在小眾賽道做到極致”
D同學屬於從小就有明確興趣的一類孩子。她對海洋生物學的執著,始於3歲。
當其他孩子還沉迷動畫片的時候,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去北京海洋館,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去“探訪”一次她的海洋生物小夥伴。
媽媽全力支援了孩子的興趣,給她買了很多科普書,小小的D同學把頭埋在厚厚的百科全書裡,一看就能看上好久。
幼兒園大班的時候,D同學從公立轉學到了啟明星——因為媽媽認為體制內教育可能不太適合女兒的性格,她和爸爸都認為,不想卷孩子,更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對社會作出貢獻,所以才選擇了核心價值觀和他們符合的啟明星。
啟明星不僅想把學生塑造成一個能改變社會的世界公民,也從小強調美德教育,完全打在了我媽媽的心坎上。而我們在啟明星確實從幼兒園開始就非常強調‘請’‘謝謝’等禮儀。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細節是,學校教我們要給別人拉門,所以直到現在,我也老給別人拉門。”
來到啟明星後,D同學對海洋生物的興趣探索一直在持續。從小學的科學課程,到中學的生物課,“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啟明星的中學生物老師還給有額外學習需要的她,分享了大量生物科學的學習網站,推薦了很多稀缺的資源比如中科院基因程式設計課等。
■ 啟明星學生在科學課做實驗
在那裡,8年級的D同學接觸到了真正的實驗室環境,也實地操作了如何把大腸桿菌的基因編輯成夜光,在微生物培養皿上畫出圖案等實驗。
最後一天的結課彙報,我用全英文分享了我的心得體會,中科院的一位院長說,從沒看到過8年級的孩子能做這麼好的PPT,我說這是學校教得好——我從6年級、我妹妹從3年級就開始學怎麼做PPT,到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中英文公眾演講也完全沒有問題。”
僅如此,在啟明星老師的支援下,D同學還來到上海參加了海昌海洋公園的實習。在海洋館裡透過動物的口水、胃液、糞便等,檢測海洋生物的生命體徵,在鯊魚館裡取水樣、用各種試劑測量水質……
因為知道D同學喜歡畫畫,Melissa還特地給她提供了一個遊戲公司實習的機會,希望她充分探索自己的各種興趣,不要受到任何侷限,從而真正瞭解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專業。
這是啟明星的一個特色專案,學校會蒐集各種資源,按照學生的興趣安排實習。我在這個公司設計了一個‘吸血鬼烏賊’海洋生物遊戲形象,參加了B站的打投比賽,獲得了點贊最多的獎勵!也是對我所喜歡的兩個領域的融合。”
■ 參加實習是啟明星學生獲得更強升學競爭力的路徑,也是啟明星的特色社會創業專案中體驗式學習的一部分。透過為學生量身定製符合其個人興趣的、面向未來的高附加值的實習專案,學生得以在真實環境中應用、錘鍊所學各種技能。
從10年級開始,每週Melissa就會和所有學生進行一對一面談,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幫助他們匹配上述適合每個孩子的各種專案和資源,制定個性化的升學規劃方案。

■ 2025春季中國國際學校聯合大學展在啟明星學校舉行
Melissa引導D同學一起,從全美幾千所大學中,篩選出了海洋生物學專業最好的幾所大學——有的學校還有自己的的海洋科考船、深海潛艇,平時上課可以出海做科考,這簡直是D同學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
甚至Melissa還給D同學“私人訂製”了一份訪校計劃,讓她得以在暑假親自考察這些大學,為最終拿到這些學校的錄取奠定基礎。
因為啟明星的小而美,所以升學指導和老師們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瞭如指掌,也會給我推薦很多資源,可以讓我不用外面找顧問,在學校就能完成整個申請。我媽媽堅定地認為,信任學校就夠了!”D同學說。
■ 啟明星學生們海外探校
想親身體驗啟明星學校的教育魅力?  
想與資深教育團隊面對面交流? 
👇4月12日誠邀您走進校園👇
開啟成長之旅

從迷茫少年到雙專業錄取
啟明星的秘密武器:
用75個問題挖出孩子的核心
一年級就來到啟明星的B同學,當初同樣是被啟明星的價值觀(尊重、卓越、服務)吸引。因為父母是馬來西亞人,非常希望孩子能學好中文,而作為老牌雙語學校的啟明星,可以說是雙語校中最重視中文的一所。
■ 啟明星的京劇團在聯合國大樓表演,啟明星是北京的國際化學校圈裡,率先成立京劇團的學校,D同學的妹妹就在學習京劇
我和家人都非常喜歡啟明星注重社群連結,每個學生和老師都有著密切聯絡。當然我最愛的還有啟明星的午餐,太!好!吃!了!”
■ 啟明星的餐食都是有機的
和D同學從小就確定方向不同,同班的B同學熱愛運動、擅長籃球和足球,但對未來的職業方向卻一度很迷茫。究竟Melissa和啟明星有什麼秘訣,能幫助像B同學這樣的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和專業?
說難也不難,Melissa強調,申請成功的秘訣始於學生的自我認知。她給我展示了她的“秘密武器”——一份有著75個問題的“問卷”,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反思。
這份問卷的問題包括:(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自己問一下自己,上下滑動看問卷詳情👇👇)
你最喜歡的課程是什麼?為什麼會喜歡這樣的課程?
什麼樣的學術作業讓你興奮?有哪些例子?
你對你的學習成績滿意嗎?如果不滿意,你會怎麼改進?
如果讓你重新過一次高中,你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度過?
你做過最令人興奮的任務是什麼?什麼學科對你最具挑戰性?
你的優勢是什麼、弱點是什麼?
你有什麼夢想的工作?
你更喜歡當領導還是團隊成員?
你的業餘時間喜歡做什麼?
你是如何緩解壓力的?
你最喜歡的書是什麼,誰是你的榜樣英雄,等等……
Melissa說,其中的很多問題,和英美大學要求學生回答的文書問題很相似,所以這份問卷不僅僅是學生自我發現的工具,更成為了他們的申請素材庫。

B同學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花了幾個月時間,B同學和Melissa一起梳理這75個問題後,最終發現體育管理既能結合B同學的運動特長,又能涵蓋他感興趣的體育教育、康復治療等職業方向。
同時,在探索過程中,B同學意外發現自己還對酒店管理產生興趣。Melissa並未要他二選一,而是鼓勵他同時申請這兩個專業的大學,保留靈活調整的空間——很多大學允許進入大學之後調整專業。
答案沒有對錯,透過這個問卷能讓我更瞭解每個學生,看到他們的底層動機。只有越瞭解學生,我才能給出最適合的建議;同時也能讓他們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深度反思自己。”
每個啟明星的學生都會經歷這樣的探索自我的過程。從今年啟明星畢業生的申請專業情況來看,有像D同學和B同學這樣學海洋生物和體育管理的,也有學天體物理、建築、工程、計算機、設計等專業,沒有一個學生的專業是重合的,大家都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路徑。
與其焦慮,不如支援孩子的真正熱愛
申請季,Melissa接待了不少焦慮的家長。而她帶著大學招生官和高中升學指導雙重的視角,填補了家長大量的“資訊差”。在採訪的最後,Melissa總結了4個家長經常在問的問題,希望也給之後要申請的家庭一些啟發。
Q1
最近很多暑期專案到了截止日,暑假到底要不要參加夏校?
A: 美國夏校可以分為兩類:探索興趣類,學術挑戰類。如果你希望在暑假探索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體驗大學生活,那麼“探索興趣類”夏校可以讓你在布朗、芝大、康奈爾、UCLA等英美大學校園裡度過2-3周的時間,提前培養進入大學後的適應力,也幫你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某一學科。
如果你的目標是希望研究特定的學科,未來向招生官展示你在深入探究相關專業領域,可以選擇“學術挑戰類”,這些專案通常都會門檻比較高,競爭激烈。
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提前做好規劃。在啟明星,我會透過和學生一對一的面談,瞭解學生想要探索什麼領域,從成千上萬的專案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進行推薦。
Q2
當前形勢下,你建議多國同申嗎?申請多國大學是否分散精力?
A:這幾年,啟明星的不少學生都進行了多國同申,像B同學就同時申請了美國和澳洲的大學。正如此前所說,從10年級開始,我們會帶領學生進行深度的自我認知,問卷的回答適合任何國家的文書;到了11年級,我們會比其他學校更早地帶著學生進行文書的頭腦風暴和寫作,如果學生突然想申請新的留學目的地,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英美加澳等國的申請邏輯和大學系統都不同,啟明星會透過“申請工作坊”等課程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各國申請的要領。
Q3
經濟下行,除了英美,有沒有價效比更高的大學選擇?
A:因為學費更低廉,確實有一些家長向我諮詢前往德國、法國、荷蘭等一些歐洲國家讀公立大學。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歐洲很多專業需要當地語言成績,而且教學模式偏重理論,與美式博雅教育差異較大,比較適合學術目標明確、適應獨立學習的學生。
其實美國大學也有很多選擇,家長可以不用把眼光只盯著排名靠前的那十幾所。事實上,美國有4000多所大學,很多“非名校”都在提供專業領域獨特的資源,只是家長和學生忽略了。而我在啟明星正在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匹配到最適合他們的大學。
Q4
都說現在走國際教育路徑出國留學“畢業即失業”,還值得去留學嗎?
A:遇到這樣的學生,我通常會問他們幾個問題:你的簡歷中除了GPA4.0,還做了什麼?你們在大學階段利用好實習機會了嗎?你們瞭解自己的教授嗎?有沒有讓教授推薦他所知道的工作機會?有沒有利用好學校的職業服務中心?我們不能期待你去讀大學、取得好成績,就有一份工作“從天而降”,我建議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利用學校、教授等的資源,積累實習經驗,更主動的建立自己的人脈網路。
和Melissa以及兩位學生交流過之後,我作為一個家有9年級娃的老母親,焦慮感是被大大減輕的。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
  • 與其模仿“爬藤模版”不如支援孩子發展真實興趣;
  • 與其焦慮媒體渲染的“內卷”,不如和學校保持溝通,瞭解孩子的獨特閃光點,以及學校可以提供的資源。
他們也讓我相信:真正的成功,是孩子找到熱愛並持續成長的能力。這也是啟明星23年來培育孩子的秘訣。

想親身體驗啟明星學校的教育魅力?  

想與資深教育團隊面對面交流? 
👇4月12日誠邀您走進校園👇
開啟成長之旅

學校資訊
年級包含:幼兒園到12年級
接收學生年齡範國:北皋校區5-18歲;三里屯校區6-10歲;泉發校區6歲以下
課程體系:融合中國國家課程與國際文憑 (IB)課程,並同時開展啟明星特色社會創新文憑課程;幼兒園階段使用蒙臺梭利中英雙語課程
聯絡方式:
啟明星學校北皋校區(K-12年級)
北京市朝陽區順白路2號
諮詢電話:
+86108446 4189轉2(小學部)
+86108446 4189轉3(中學部)
啟明星學校三里屯校區(1-5年級)
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東四街13號
諮詢電話:+861084464189轉1
啟明星學校幼兒園(泉發校區)(1.5-5歲)
北京市朝陽區馬泉營路13號泉發花園北門
諮詢電話:+861064318452轉8027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