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廣告
摘 要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消費季,加拿大有55%的消費者計劃減少對非必需品和服務的支出。打折季,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更便宜,有些東西以後買會更划算。下面是購物達人總結出的在黑五應該避免買的商品。
加人「黑五」消費更謹慎,55%減非必需品及服務開支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消費季,加拿大有55%的消費者計劃減少對非必需品和服務的支出,37%的人計劃在這個購物季減少消費,50%的購物者認為他們需要更多的資訊來做出可持續的購物選擇。
84%消費者關注自身財務狀況
據安永未來消費者指數調查(EY Future Consumer Index Survey)顯示,加拿大的消費者在黑五消費季更加謹慎,93%的消費者對國家經濟表示擔憂,而84%的消費者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加關注。
總的來說,加拿大人對未來持樂觀態度,74%的人期待恢復正常,48%的人急於追回疫情造成的混亂而錯過的經歷。然而,62%的人表示愈來愈擔心生活成本。幾乎一半的受訪者選擇不增加家庭支出,超過四分一的受訪者計劃與去年相比減少支出,為朋友購買禮物時尤其如此(40%)。

56%的加拿大人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旅行,與親人團聚。另外,41%的人計劃在節假日期間減少度假旅遊的支出,因為不斷上漲的燃料成本使得旅遊更加昂貴。
安永國際加拿大零售業主管Monica Chadha說:「儘管消費者覺得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正在消退,但是愈來愈擔心生活成本的增加,這影響了他們對收入的分配。他們儘量購買自有品牌甚至減少購物。」
不過消費者並未放棄生活的希望,他們算則更划算的方式來實現願望。無論是減少購買實物商品(42%)還是在當地購物(30%),以及選擇包裝較少的禮物(40%),購物者正在透過最佳化經濟和環境效益來控制。
安永加拿大雜貨和消費包裝商品領導人莫里斯(Elliot Morris)說:「消費者認為節日是表達社會價值的一個機會,由於現在的價格更貴,消費者希望在購物時做出明智的決定,並希望從可靠的來源獲得資訊。」
黑五最不該買的8種商品出爐
一年一度的黑五即將來臨,儘管因為通脹的壓力不少人打算削減購物開支,但商家還是早早就釋出了黑五優惠預告,家庭主婦們則摩拳擦掌地等待這一年中打折力度最大的購物狂歡時刻。然而,精明的購物者早就發現,在這個打折季,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更便宜,有些東西以後買會更划算。下面是購物達人總結出的在黑五應該避免買的商品。
健身器材

生活在北美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往往是當季商品的折扣最大。雖然現在有些健身器材也會打折,但實際上是1月份是購買健身器材的最佳月份。
因為新年開始,人們往往會給自己設立新年目標,要開始健身。北美非營利獨立機構Consumer Reports 建議1月是購買健身追蹤器、體重秤和家庭健身器材等零售商品的最佳月份。
如果您不介意購買二手商品,可以在2月購買,這時會有不錯的二手摺扣。
取暖器

在當前的聖誕假日季,取暖器是熱門商品。但隨著冬季最寒冷的時期在2月前後結束,零售商通常會在那時始給取暖器打折,否則將不得不保留這些庫存直到來年秋天。如果等到2月,您可能會能以大幅折扣買到取暖器。
冬季服裝

就像取暖器一樣,冬裝通常在假日購物季需求量最大。但和大多數衣服一樣,如果等到季末的大清倉時再購買,會更加划算。
不妨密切關注心儀的品牌和商店,以便在冬天快結束的時候找到最划算的商品。這個時候,商家會盡量賣出庫存,以為下一季的服裝騰出空間。
數碼相機

儘管在假日購物季也能找到很划算的數碼相機,但購買數碼相機的最佳時間是在1月份。
有兩個原因:聖誕節後,由於假期需求已經過去,零售商競相打折,那些沒有出售的電子產品通常會有很大的折扣。此外,新款相機通常會在1月份的消費電子展之後釋出,這時通常會降低老款相機的價格。
行李箱

由於人們往往在聖誕假期和夏天旅行,這兩個季節通常都不是買新行李箱的時候。如果你等到夏天結束,會發現更好的折扣,那時你會趕上零售商最絕望的時刻:秋季旅行“死亡區”。
空氣清淨機

隨著4月份春天的臨近,人們開始蠢蠢欲動要出門活動,但這時也是過敏季節的迴歸。有經驗的商家都知道,4月份對花粉過敏的人不太友好,所以3月份的時候,許多零售商都在降低空氣清淨機的價格促銷。
冰箱

另一個你最好在夏天買的大件家庭用品是冰箱。
冰箱往往會在加拿大國慶日前後看到最大的折扣,因為像Best Buy、Home Depot和Lowe’s這樣的零售商會大幅降價,希望你買第二個冰箱來存放第一個冰箱裝不下的啤酒和燒烤食材。在國慶長假的促銷期間,名牌冰箱的售價最高可達40%,所以等到夏季來臨再購買吧。
洗衣機和烘乾機

洗衣機和烘乾機在聖誕假日季也會有折扣,但如果你真的想買到最優惠價,應該等到9月份的勞工節銷售旺季再買這些電器。據《讀者文摘》報道,這些商品在勞工節前後的價格是最實惠的。
來源:明報、加國熱點
更多文章推薦
廣告
廣告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版權宣告:若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絡我們
小編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嚴謹負責的新媒體
微訊號: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