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昨天,Meta和微軟先後釋出了2025財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財報(它們財年起止不同)。一個利潤翻倍,一個雲業務狂飆,兩家巨頭像是提前打響了“科技行業復甦”的訊號槍。
過去幾年,科技行業也經歷了許多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大廠進軍AI,還是邊裁邊招,無不透露著一個資訊:市場變了,戰場也變了。

巨頭亮業績,它們“又行了”

Meta:賺錢的速度趕不上花錢搞AI的速度

截圖來自Meta, 版權歸其所有
原文連結:https://investor.atmeta.com/investor-news/press-release-details/2025/Meta-Reports-First-Quarter-2025-Results/default.aspx
先看Meta,這家社交起家的公司,如今正全力投入AI和大模型的研發競賽。

截圖來自Meta, 版權歸其所有
原文連結:https://investor.atmeta.com/investor-news/press-release-details/2025/Meta-Reports-First-Quarter-2025-Results/default.aspx
2025 Q1(截至3月31日)財報亮點如下:
💰→營收:423億美元,同比上漲16%
📈→淨利潤:166億美元,同比上漲35%
👥→日活躍使用者(DAU):突破31億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都在用
💵→資本支出(CapEx):全年預期提高至640-720億美元,主要用於AI研發、資料中心和算力基礎設施
最關鍵的趨勢是:Meta的“燒錢重點”徹底轉向了AI。Llama 4已於今年4月正式釋出,搭載混合專家架構,支援多模態、多語言,官方基準成績也相當亮眼。但釋出後,有開發者調侃它“像是還在內測就急著上線了”。不過,作為Meta在開源大模型賽道上的關鍵一步,Llama 4依然意義重大。
更重要的是,Meta自研的AI晶片Artemis已開始投入使用,正在逐步承擔模型推理任務,目標是在未來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同時,AI技術也已嵌入Meta的廣告投放、Reels推薦和WhatsApp商業機器人中,正在成為它增長的新引擎。

圖片來自appeconomyinsights, 版權歸其所有
而且,在大家都關心的“還招人嗎”問題上,Meta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將繼續在“優先技術領域”進行招聘。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系統、AI infra、廣告演算法方向,你將更有機會進Meta。
💡 股市反饋也很直接:財報一齣,Meta股價盤後上漲超過5%,市值一度逼近1.45萬億美元。

微軟:雲業務一枝獨秀,AI變現開始提速
如果說 Meta 是“賭AI賭得狠”,那微軟就是“賭AI賭贏了”。

截圖來自Microsoft, 版權歸其所有
原文連結:https://www.microsoft.com/en-us/investor/earnings/FY-2025-Q3/press-release-webcast
2025財年Q3(截至3月31日)財報表現也非常強勁:
💰→總營收: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
🧰→Azure和AI業務增長35%,營收達247億美元,是最大增長引擎
📈→淨利潤:258億美元,淨利率37%,賺錢能力依然強勢
👇這張收入流向圖,一目瞭然地告訴我們——微軟現在賺錢,不止靠Windows:

圖片來自appeconomyinsights, 版權歸其所有
📌 看懂圖,你會發現幾個關鍵趨勢:
Server業務(主要是Azure)獨佔鰲頭,貢獻1/3營收,增長最快
微軟整體毛利率69%,遠超大多數SaaS公司
研發支出達82億美元,佔比12%,比銷售和行政成本還高——真的在“用錢砸技術”
Windows、Office、LinkedIn、GitHub全部接入Copilot,AI已成為微軟的預設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對Copilot的推廣不只是“內嵌工具”,更是一個新的商業邏輯:企業使用者透過訂閱方式購買Copilot功能, 並且與Microsoft 365緊密繫結,提升客戶黏性,在Bing和Edge瀏覽器整合AI提問能力,提高搜尋市佔率。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在財報釋出展示增長後,微軟股價上漲超過7%,市值突破2.79萬億美元。資本市場的反饋再次說明:真正能落地變現的AI,才是香餑餑。


機會真的在變多
但只對“準備好的人”開放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財報這麼好,但怎麼還是不停裁員?
這就是現如今的招聘市場趨勢:裁員,是為了把資源投在業務核心;招人,但絕不是亂招。
我們正在進入“結構性復甦”階段:

企業在招人,但只招那些能直接落地的人,尤其是在下面幾個方向:
🔍 Cloud & Infra:AWS/Azure背景吃香
🧠 AI/ML Ops:有大模型微調、部署、最佳化經驗
📊 Data Product/Analytics:能講清楚業務價值的資料人
⚙️ Software Engineering:高效構建、測試、上線的全鏈路能力
簡歷“看得懂”、專案“說得通”、技術“跟得上”,才是當下求職者和下一個offer之間的距離。
來Offer近期直播預告
想要收穫大廠offer?
⬇️⬇️⬇️
近期來Offer開班課程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新增來Offer課程顧問為好友
直接進行課程報名諮詢
(或聯絡任一已新增顧問老師報名)

如需電話諮詢,請傳送簡歷至
老師將會在24小時內與你聯絡
第461周
最新Offer榜
向上滑動閱覽

檢視完整offer榜,請前往www.laioffer.com
求職,你只需要一門課程。

內容編輯:小橘子
責任編輯:安逗
你在看嗎?點個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