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在烏克蘭的兩難困境

文/老C


普京和俄軍將領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意志,以及攻佔烏克蘭大城市的難度。
1、
之前的一篇文章,說普京進攻烏克蘭在戰略上並不明智。現在看,在戰術上,俄軍也犯了不少錯誤。其中一個,就是嚴重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意志,以及攻佔烏克蘭大城市的難度。
現代戰爭中,城市戰是最難打的。“你想佔領一個城市唯一的辦法就是摧毀它。” 現代城市有很多高層建築物,防守方的火力點可以居高臨下,輕易的打擊行走在街道上的進攻方。而進攻方很難在眾多高層建築中找到防守方的火力點。這次烏克蘭戰爭,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從高層建築視窗拍攝的清晰短影片,試想如果不是拍攝短影片,而是一個火力點。街道上的俄軍就是活靶子。進攻方不可能搜尋高層建築的每一個房間,來找到可能的火力點。
對於進攻方來說,打城市戰唯一的選擇就是用重火力,逐一摧毀可能成為火力點的建築物。
這意味著,整個城市會變成一片廢墟。
二戰中的柏林和斯大林格勒是一個例子。
戰後的柏林。
二戰中的斯大林格勒
二戰後的城市戰同樣務必殘酷。
波黑戰爭中的薩拉熱窩
車臣戰爭中的格羅茲尼
二戰中的基輔
城市戰,是現代戰爭中最殘酷的一部分,是人間地獄。
這種殘酷的結局,即使防守方,有時也不忍看到。
1940年6月10日,為了保護巴黎不被炮火毀滅,法國當局宣佈巴黎為不設防城市。此前,比利時也宣佈布魯塞爾為不設防城市。
1944年,納粹德國宣佈佛羅倫薩,雅典,1945年宣佈漢堡為不設防城市。1944年納粹德國雖然沒有宣佈巴黎和羅馬為不設防城市,但也沒有在巴黎和羅馬做實質性抵抗。
2、
普京本想盡量避免打擊平民目標,只打擊烏克蘭軍隊和軍事目標。對俄軍的行動做了比較嚴格的約束。
在這次俄烏戰爭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烏克蘭的民用車輛和俄羅斯的軍用車輛一同行駛在公路上,也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戰區拍攝的短影片。普京也許期待一場武裝遊行式的戰爭,儘量不傷害平民和基礎設施。
但是,普京和俄羅斯軍隊,完全誤判了烏克蘭的抵抗意志。普京以為,烏克蘭的領導人在俄羅斯重火力的威脅之下,不會願意冒數萬甚至數十萬平民死傷的風險,不會在大城市做實質性抵抗。畢竟,即使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在很多大城市都沒有進行實質性抵抗。
普京完全低估了西方的輿論霸權,以及這個輿論霸權帶來的無以倫比的宣傳鼓動能力也低估了澤連斯基,低估了這個演員出身的烏克蘭總統的天才的宣傳和鼓動能力。澤連斯基在戰爭剛剛開始,就發自動武器給平民,讓平民製造莫洛托夫雞尾酒瓶去攻擊俄軍的坦克。這種操作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但非常有效。
在這種輿論霸權下,俄軍被困住了手腳,迷茫不知所措,而烏克蘭一方則士氣高漲。
俄軍對基輔和哈爾科夫的進攻,完全不敢使用重火力,用輕步兵透過街道進攻,基本上就是兩旁高樓火力點的活靶子。能打不來才怪呢。
車臣的卡德羅夫在TG發文,描述了烏克蘭軍隊的戰術。烏克蘭軍隊躲在街道兩旁的建築物,他們會放俄軍經過,然後等俄軍通過後,再從後方進攻俄軍的進攻部隊。俄軍不清理街道兩旁建築物,怎麼可能打城市戰?
現在不使用重火力,西方的輿論力量已經把俄羅斯打成千夫所指。如果把基輔,哈爾科夫都打成當年的格羅茲尼,後果不堪設想。
烏克蘭一方,也就認準了俄軍不敢硬打,所以也堅決的在大城市抵抗到底。
目前,俄軍的策略是對大城市圍而不打,但自己的後方留下大量敵軍重兵把守的據點,後勤補給將有巨大的風險,也不是長久之計。
普京戰略上過於冒險,戰術上有些保守。現在好像有點騎虎難下了。
卡德羅夫公開呼籲,要求普京放開對使用重火力的限制。他說,目前俄軍的戰術即緩慢又無效。他說:“既然烏克蘭人自己都不在乎自己國家平民的安全,為啥我們要像幼兒園保姆那樣照顧烏克蘭人。”
烏克蘭畢竟和俄羅斯是近親。把基輔變成格羅茲尼,這個決心可不容易下。就算把烏克蘭的大城市都夷為平地,後續的治理也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3、
目前,戰局後續有三種可能:
上策是俄羅斯和烏克蘭談判停火,雙方達成妥協。但這個目前看起來很難。俄羅斯的要求和烏克蘭願意接受的條件差距非常大。很難短期達成妥協。
中策是俄軍對所有的烏克蘭大城市圍而不攻,快速大縱深穿插。在第聶伯河東側完成對烏克蘭東部重兵集團的合圍,殲滅烏軍有生力量。這一策略對平民的傷害比較小,但對俄軍的風險大。在後方留下眾多沒有佔領的大城市,後勤供給線隨時可能被切斷。
下策是放開使用重火力的限制,用重炮消滅在大城市的烏軍防守力量。具體來說就是用第二次車臣戰爭圍攻格羅茲尼的策略:先對城內進行長期的高強度炮擊和轟炸,對車臣守軍進行消耗戰和心理攻勢,然後再使用小股受過巷戰訓練的步兵穿插入城內。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格羅茲尼戰役打了接近三個月。雙方的傷亡都非常慘重。
我自己的判斷是,俄羅斯應該目前還不至於用下策,應該還是先爭取透過大縱深穿插,圍殲烏軍東部的重兵集團。對幾個大城市還是圍而不攻。希望在烏軍東部主力被殲滅後,再爭取有利的停火條件。如果是這樣的話,俄軍應該把主要兵力集中在烏東,不要急於越過第聶伯河分散兵力。目前看這個目標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如果俄軍最終使用下策,強攻烏克蘭的大城市,將是人間悲劇。如果一個個強攻大城市,估計這場戰爭的死亡人數就是10萬以上了。
當然,還有第四種可能,就是俄羅斯自己發生內亂。
俄羅斯實力遠強於烏克蘭,只要自己不內亂,打贏烏克蘭還是沒問題的。但有可能要付出比原先預想更大的代價。
4、
俄烏戰爭是在遙遠地方發生的一場戰爭,中國不需要站隊,目前外交部的中立政策,沒什麼問題。中國一直以來的政策就是希望雙方儘快停火,儘快恢復和平。
同時,我們要吸取俄羅斯的這次戰爭的經驗教訓。俄羅斯衝在前面,給我們頂雷做大體老師,我們可不要浪費這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機會。
這次,我們可以瞭解到,西方最強的,最全面制裁手段是什麼。如果有一天我們遭到了這樣的制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俄羅斯的股市和匯市都幾乎崩盤,大大打擊了俄羅斯民眾的信心。
這次,我們也可以瞭解到,西方對國際輿論的強悍的控制力,要認識到輿論戰的威力可以遠超想象。如果沒有西方在輿論的鼓動,以及澤連斯基的天才的宣傳能力,烏克蘭應該也很難有這樣強的抵抗意志。畢竟,俄軍並不是不敢下狠手,當年俄軍在格羅茲尼是怎麼打的,全世界都知道。
戰爭期間,必須做嚴格的輿論控制。即使西方國家,在戰爭時都是沒有言論自由的。
這次,我們也應該明白,一個國家戰略上要謹慎再謹慎,不要輕易開啟戰端。開啟戰爭容易,終結戰爭難。
但一旦開戰,就必須全力以赴,要以獅子搏兔的力量,運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在最短時間內戰勝壓倒對方。一旦開戰了,就不能再有婦人之仁。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相關文章